鲁迅博客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个人资料
正文

缺乏幽默感者的悲剧

(2019-11-03 18:46:34) 下一个

人类智慧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艺术。艺术能够表现出许许多多赏心悦目的好东西,从而让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无论是去表现艺术,还是去欣赏艺术,都需要足够的修养和智力。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最经常的艺术形式就是语言艺术。语言艺术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笔墨、颜料、工具,主要有一张能说话的嘴就行了。

语言艺术的形式也特别地丰富,如,相声艺术,小品艺术,两人之间能引人入胜的调侃等都属于语言的艺术。即使是在文学城中时有的二人怼攻的段子也可以是一种艺术,让人围观,围观者从中感到了乐趣。艺术实质就是能给人带来美感的东西。语言艺术的艺术魅力就是其幽默的表达。幽默是智慧的闪光。

但是,很遗憾的是,在我们生活中却有那么一小撮人实在是缺少艺术的细胞和理解艺术的能力,甚至是缺少幽默感,对于大多数人都能充分欣赏的艺术表现却是视而不见,睁眼瞎。这些睁眼瞎知道自己的艺术能力的残缺,又要维持住自己的面子和虚荣,于是,就对艺术作品横加指责和扣黑帽子,从而得出结论,说这些懂艺术的人是肮脏的、邪恶,甚至是色情、黄色的。这就如同那些论干实事都是些手脚残疾的左派一样,他们自己实干没能耐,却要说那些实干家是反动分子。

下面是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非诚勿扰》的片段。片中的秦奋(葛优扮)找对象,遇到了专业投资股票的股票女,两个人就用股票的术语来讨论两个人是否有可能走到一起。两个人的对话唇枪舌剑,处处暴幽默,是个很不错的小品级视频小段。对话的内容在字面上没有任何的龌龊,找不出任何的毛病,但是,却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表达个彻彻底底。这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和这部电影的看点和价值,就是个“美”。

下面的视频是西方版,也是个语言艺术类的视频,也是一段小品。它里面的表现内容虽然和那段《非诚勿扰》视频不同,但是,性质完全一样,里面没有一句脏话,更没有性和任何的黄色内容,但是,却也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表达个彻彻底底。如果说贺岁片《非诚勿扰》非常成功,那么这个西方版的视频也是成功的。前者用股票来说事,后者用“shrinkage ”来说事。

然而,对于这个西方版的视频,一下子跑出来一些缺少最起码幽默感的人,对此横加指责,道貌岸然遮盖的下面都是些呆傻的面孔,请看:

缺乏幽默感者 A说:“幽默感的人博主说的这些都是老掉牙的段子,已经不新鲜。并不是乔治说过的,大家都要学。幽默也有各种各样的,并非要在黄腔上开路才算幽默。”

缺乏幽默感者 B说:“幽默感和谈性器官并不是一码事。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说笑间稍微带点色就是性骚扰也是令人无语。”

缺乏幽默感者 C说:“说黄段子在工作场所不能使用。过去不行,现在更不行。”

缺乏幽默感就是缺少智慧,缺少智慧就是缺少智商,缺少智商就意味着要干傻事。要干傻事就意味着缺乏幽默感者 A、B、C等要将自己父母的结婚证给烧了,把亲爹妈的结婚照也砸了,因为结婚的实质就意味着合法性生活的开始,缺乏幽默感者 A、B、C等见不得这些让他们能联想起性器官的结婚照、结婚证,恐怕此时,他们都在捶胸顿足地谴责自己是那性行为的黄色产物。哈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云之岚' 的评论 : +1刚来美国时也是和领导一起看:)
鲁迅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最爱蓝色' 的评论 : 无论是干什么,感觉有乐趣是第一。
鲁迅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JessAB' 的评论 : 场合的不同,谈话的内容也就不同。初次见面,大家讲话都要“正经”。当多次见过面,都熟悉了,彼此间的谈话就要转向“正常”了。日常话题中的学习、工作、吃喝玩乐、两情相悦几乎包罗生活的全部内容,从中,大家可以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地选择自己和其周围人喜欢的话题。其中,吃喝玩乐、两情相悦是人类的本能,不需要高深知识,也就因此成为日常热点的话题。
鲁迅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云之岚' 的评论 : 这剧中的调侃展现语言的魅力,对白巧妙。
最爱蓝色 回复 悄悄话 看脸识别视频的内容。不记名。也是记不住吧。看过。很搞笑的系列剧。
记得鲁迅先生也写过几篇文章,是说有关做人幽默和有趣方面的,描写的很好。
有趣的人生才不枉来此生吧。
很同意您文里的诸多论证。
JessAB 回复 悄悄话 博主好文笔. 我一直非常喜欢看美国那30分钟的幽默剧(sitcoms). 能让人开心一笑. 那些sitcoms经常会有一些有关sex方面的joke. 上个星期组里给男同事过50岁生日, 有人给他的礼物是AARP的杂志因为有一篇文章叫"How To Have Better Sex After 50", 很搞笑的. 当然在非常正规严肃的场合, 玩笑也不是随便开的.
云之岚 回复 悄悄话 Seinfeld是我看过的最搞笑的一部剧了,我觉得比后来也很火的生活大爆炸强。刚来美国的时候几乎是每天晚上都看,英语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好,里面几个人物各个都很精彩。那个Kramer每次一出场我就开始笑了,这人物形象太逗了,和葛优差不多的性质。有一次我还在一家很大的古董店里看到一幅Kramer的油画,说明他这人设真是很多人喜欢,八九十年代肯定红极一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