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伟矣!先祖马佳图海

(2019-12-27 11:31:18) 下一个

三百三十七年前的今天,是我马佳氏最伟大的男儿马佳图海的忌日。

 

 

自1616年出生到1682年去世,先祖历经了后金的天命和天聪两朝,和清初期的崇德,顺治和康熙三朝;成为顺治和康熙两朝的军政两方面的最重要的股肱之臣。在66年的一生中,先祖呈现给世人的是一位的现实版的“文能安邦,武能治国”的伟人形象。先祖为大清的建立和华夏的统一立下了不世之功;为广大的华夏民众留下了无边的福泽;也为我马佳氏十世子孙提供了近二百三十年的庇佑。

先祖是一位文能安邦的文臣。作为康熙帝口中的的“大清第一良臣” ,作为议政大臣,先祖曾在顺治朝任职排位第三的大臣 (弘文院大学士)和刑部尚书,曾在康熙朝任职排位第二的文臣 (中和殿大学士)和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兼任户部尚书。

 

作为刑部尚书,先祖删除明代酷法而订大清朝第一部律例《大清律》;毁明朝酷刑刑具而清正司法系统;公正无私断案而伸张正义。先祖无畏强权坚守职责,为维护法律的尊严而不惜身家性命(曾为此被抄家论斩)。在先祖去世的几十年以后,康熙帝仍念念不忘告诫群臣:“昔尚书图海,对喀纳理事,惟公断无私,不但胜者心服,而负者亦心服,此皆无私之所致也。”。

灭察哈尔后,先祖以先斩后奏方式为三万满清家奴和他们的全家争取到自由之身,从而开创了解放百万八旗家奴的“开户人”制度。平凉城下,先祖弃强攻而采招抚,免数十万生灵于涂炭。陕西士民感念先祖的旧德,“奉神主崇祀名宦祠,亦春秋祭焉”。

为忠义而舍身抗争,在剿灭三藩后,先祖改变了康熙帝对叛乱中归降朝廷者进行“秋后算账”的原意。使得包括王辅臣等数十万降兵降将的亲朋部署得以保全性命官职。有的史学家认为,先祖的离世是在同康熙帝就关于如何处理归降人员发生剧烈争论后发生的惨剧。

作为户部尚书,先祖还先后以免赋税,颁布法令等形式大幅减轻全国或地区的民众负担。使得深陷战乱之祸的广大民众得以休养生息。

作为总裁官和纂修官, 先祖先后参与纂修了《世祖章皇帝实录》(顺治帝),《清太宗实录》(皇太极),和明史。作为康熙帝的代表,先祖参与了历法的验证和确立过程。作为册立礼正使,先祖主持了清朝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公开册立皇储的大典。

先祖也是一位武能安邦的武将。自康熙王朝担任正黄旗满洲都统武职起,在近二十年的军事生涯中,作为大清朝第一位外姓大将军(清朝祖制:掌握战区全部军政大权的大将军一职只能由皇族担任),先祖在其经历的全部三大战役中完胜对手。,分别彻底剿灭大顺农民军的最后残部,传承成吉思汗血脉和汗位的察哈尔,以及吴三桂等的三藩。

茅麓山中,先祖以定西将军身份先是辅佐靖西将军都统穆里玛(鳌拜弟弟),继而于战事不利的情况下统帅全军,于荆襄一带的群山峻岭中,采取各个击破,围困突袭等战术,彻底剿灭为祸了二十多年的大顺农民军的最后残部,俘郝摇旗,迫李来亨(李自成之侄)和刘体纯自裁,灭大顺农民军的最后十万残部;彻底终结了南明王朝。

蒙古草原上,先祖以副大将军(因清祖制无法担任大将军)身份统帅临时募集的、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八旗家奴,在千余里急行军后,经一日数战,全歼强悍的察哈尔蒙古骑兵;彻底终结了传承成吉思汗血脉和汗位的察哈尔国。从出发算起到战争结束,在这场历经十七日的灭国之战中,先祖以非真正军队战胜了当时世界上号称陆地没有对手的蒙古大汗近卫铁骑,彻底断绝成吉思汗的汗室传承,创造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凯旋班师之时,康熙帝亲率所有在京王、貝勒、大臣、侍衛、八旗都統、精奇尼哈番、副都統、阿思哈尼哈番、及大學士、尚書、侍郎、學士、諸大臣、于南苑大红门亲迎,行郊劳礼 。

作为后人,我一直无法理解和叹为观止的是:一个以严谨理性闻名天下的曾经的全国最高大法官,在六十高龄时,率领着一群未经任何军事训练的,仓促组织起来的家奴和轿夫,先祖在冲向傲视天下的蒙古铁骑的那一刻,他的内心会是多么多么难以想象的强大。

灭察哈尔一战是一场短暂但是意义巨大的战役。先祖不仅仅是在军事上战胜了成吉思汗子孙代表的蒙古铁骑,解救大清王朝于腹背受敌的危机;而且以八旗家奴歼灭蒙古铁骑的胜利方式,更是从精神上彻底击溃了成吉思汗子孙的骄傲。至此,成吉思汗王室血脉传承断绝;蒙古大汗位继承者察哈尔彻底灭国;漠南蒙古王公全部真心归顺大清;大清在漠南蒙古的统治从根本上得以确立。先祖表现出的勇气,智慧,和才能成就我马佳氏永远的骄傲。

 

 

在平定三藩战役中,先祖临危受命,以大将军身份主持整个西北战场全局。平凉一战,收降“活吕布”王辅臣,彻底扭转了的西北以及全国战场的战局。统辖“西北三汉将”的将军侯张勇、提督赵良栋、将军王进宝, 以及都统征南将军穆占,提督孙思克,振武将军佛尼勒, 总督周有德, 将军毕力克图,总督哈占等收服了陕西,四川;增援了湖南;挺进了云南;还震慑了刚刚兴起的噶尔丹部,使其不得不中止了对青海的入侵。三藩覆灭的标志,破昆明城的第一人就是提督赵良栋。

而作为后人,我最为感动的是:在平凉城受降后,先祖马上把记录诸将士功劳的记功牌上报兵部为将士请功,而将记录诸将士过错的记过牌全部当场焚毁,而且这些过错基本上是在其任职之前发生的。

在三藩之乱平定期间,建功立业的将领不乏其人,但得康熙帝赐御制诗的,包括先祖在内只有三人。康熙十六年九月康熙帝以御制诗二首及衣服等物赐与先祖。

 诗一:两朝密勿重元臣,秉钺登坛西定秦。钟鼎功名悬日月,丹青事业画麒麟。  

诗二:威名万里作长城,壁垒旌旗壮远征。绥靖边陲驰露布,凯旋立奏泰阶平。

先祖,无论是才能,人品,还是功绩都堪称完美;其为臣忠,为友义,为人仁,为将勇, 为帅智。而最为可贵的其能够处高位而守信义;其能够居庙堂而体民情;其能够真诚一生而无畏帝王之权威,无畏贵贱生死之胁迫。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不过如此。

叨天之幸,先祖在世界时得遇两位明君,使其能够展示其惊艳才能;使其得到无上的荣耀。发生在先祖身上,神奇的一幕是:顺治,康熙两位帝君的遗命都提到先祖。在先祖被抄家免死一年多后,顺治帝遗命“原任都统图海,情罪原屈,欲改未及。遇有满洲都统缺补用。著图海补授都统。”; 在先祖已经离世40余年后,康熙帝的遗命将先祖由三等公追认为世袭罔替的一等忠达公;同时,授予先祖以至高的荣耀 - 配享太庙

 

先祖荫被我马佳氏一族十余世,近230年。因其一人,马佳氏成为满族八大姓;因其一人,我马佳氏一族传承了十世的一等忠达公直至清朝覆灭;也因其一人,我马佳氏男丁享受免费上学和月钱待遇至清朝覆灭。

民国清史馆第一任馆长趙爾巽等著《清史稿》卷二百五十一列傳三十八里评论:“圖海始阻撤籓之議,及其鷹揚西土,綏靖秦隴,卒收底川之績。川軍入滇,遂竟全功。”“雖曰遭時盤錯,抑亦聖祖馭材之效哉?並踐綸輔,易名曰襄。嗚呼,偉矣!”

 

作为先祖的十四世孙,我感到十分的悲哀。我永远失落了那应该带带相传却被烧毁了的族谱;找不到那原来位于北京关西庄村南的家族墓;看不到那原来树立于沈阳商埠地十纬路三经街路东的家庙;也无缘拜祭于太庙享殿西配殿的先祖灵牌。其实,最为可悲的是作为家族三大分支之一的传人,由于自幼的被洗脑,在自己生命的前三十多年里,一直以身为满族人为耻;我从来没有否认过自己是满族人,我们已经失掉灵魂中许多珍贵的东西。虽然我依然可以从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身上看到先祖的忠义,真诚,和执拗等品质的影子,却好像无缘再现先祖的睿智,果敢;再现先祖的伟大。悲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