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游记

环球旅游的随记,北美,欧洲
正文

老安游记《美国车牌背后的故事》第三篇:第6-10州

(2023-10-03 00:15:36) 下一个

老安游记《美国车牌背后的故事》第三篇:第6-10州

上一篇讲到美国的第1-5州,本篇讲美国的第6-10州。

第6州:马萨诸塞(Massachusetts,MA)

马萨诸塞州的车牌上写着“美国精神”(The Spirit of America)。

图1. 马萨诸塞:美国精神

为什么马萨诸塞州的车牌上写着“美国精神”呢?这要从本州的历史说起。该地区最早的欧洲移民是英国的“清教徒”(Puritan)。1620年,为了逃离英国的宗教压迫,他们乘坐帆船“五月花号”(Mayflower)在“普利茅斯”(Plymouth)登陆,并建立了殖民地。

在当地印第安人的帮助下,不仅渡过了当年寒冷的冬天,而且还学会了种植作物,第二年获得了丰收。为了感谢上帝的恩惠和当地人的帮助,移民们设宴邀请他们共庆丰收,由此发展成后来的“感恩节”(Thanksgiving)。

2010年7月17日,我曾到过普利茅斯,亲眼见到“五月花号”,下图是我在帆船前的留影。

图2. 我在“五月花号”帆船前面的留影

对于宗主国英国的高压重税剥削,殖民地的人民早就憋了一肚子气,终于在1773年爆发了。愤怒的人们把茶叶倾倒进波士顿海湾,这些人被叫作“波士顿茶党”(Boston Tea Party)。1775年,美国民兵在列克星顿(Lexington)打响了第一枪,从而拉开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为了镇压反英运动,英军包围了波士顿,并且发生流血冲突。当年7月,刚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的华盛顿将军,率领大陆军来到波士顿。构筑工事,添设大炮,调兵遣将,加强防御。英军看讨不到便宜,不久就悻悻地撤离而去。

2004年5月2日,我借技术培训的机会,抽空参观了“一分钟人国家历史公园”(Minute Man National Historic Park),现场体会了那些为独立斗争战士们的激憤心情。“一分钟人”,是指这些美国民兵在一分钟内,“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下图是“一分钟人”的雕像。

图3. “一分钟人”的雕像

独立战争胜利之后,北美的13个殖民地联合起来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788年2月6日,马萨诸塞批准了美国宪法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的第6个州,首府设在波士顿(Boston)。

因此,马萨诸塞州绝对是“美国精神”(The Spirit of America)的所在:从“五月花号”登陆,到“哈佛大学”诞生。从“波士顿湾倾茶”,到“列克星顿枪声”,再到“肯尼迪家族传奇”。你几乎都能在这里感受到美国历史上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马萨诸塞州的东面是浩瀚的大西洋。南面是康涅狄克州和罗德岛州,边界是直线。西面是纽约州,北面是新罕布舍州和弗蒙特州,边界也是直线。东南部有一个形如弯钩似的半岛“鳕鱼角”(Cape Cod)插入大西洋,鳕鱼角的南边有两个大岛和一些小岛。

鳕鱼角所包络的海湾和北边的马萨诸塞湾连成一片,构成一个大海湾,所以该州还有一个别称叫“海湾州”(Bay State)。该州的正式州名“马萨诸塞”(Massachusetts),来源于当地印第安语,意思是“高山顶上的地方“。下面是马萨诸塞州的地图。

图4. 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MA)的地图

美国国家公园局(National Park Services)在波士顿建立了“波士顿国家历史公园”(Boston National Historic Park)。它与费城的“独立国家历史公园”(Independence National Historic Park)一样,不是一般意义下的公园,而是一个历史遗址的组合体。

“波士顿国家历史公园”把美国独立建国的历史,与波士顿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串联起来,以“自由步行道”(Freedom Trail)的形式,提供了向导游或自助游。无数的历史节点,通过饱经沧桑的石板路,完整的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2010年7月16日,我曾经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参观这个公园。我手持导游图,沿着这条步行道从市中心出发,经过跨海大桥,一直走到邦克山战场的遗址。然后从北岸乘坐海上巴士回到了市区。边走边看边读边记,重温了美国独立建国的这段历史。

下图是我在“自由步行道”上,经过“马萨诸塞州议会大厦”(Massachusetts State Capitol)时,在大厦正前方所拍摄的一张照片。议会大厦的红砖白柱,黄金宝顶,旁边的国旗飘飘,上边的蓝天白云,虽然有景无人,看起来蛮有气魄。下图是波士顿的马萨诸塞州议会大厦。

图5. 波士顿的“马萨诸塞州议会大厦”

本州的名人首推第35任总统(1961-1963)约翰-肯尼迪(John Kennedy)。他出身于政治世家,父亲曾任驻英国大使。家中有九个兄弟姐妹,大弟罗伯特曾任美国司法部长,不幸的是兄弟倆均被刺杀。幼弟爱德华从1962年起,连任联邦参议员多年,直到去世。

肯尼迪总统在波士顿的纪念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位于波士顿西郊的出生地(Kennedy National Historic Site),另一个是位于波士顿海滨的“肯尼迪总统图书馆与博物馆”(Kennedy Presidential Library & Museum)。下图是我在博物馆门前的留影。

图6. 我在“肯尼迪总统图书馆与博物馆”门前的留影

出生在本州的总统还有另外两位,即第二任的(1797-1801)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和他的儿子,第六任的(1825-1829)约翰-昆西-亚当斯(John Quincy Adams)。他们的家乡在波士顿(Boston)东南方的昆西(Quincy),大约有一个小时的车程。

2004年5月8日,2012年8月29日,我曾经两次到过那里去参观。下图是“亚当斯国家历史公园”(Adams National Historic Park),公园内有两位总统的诞生地(John Adams & John Quincy Adams Birthplaces)。下图是这个景点的指示牌。

图7. “亚当斯国家历公园”的指示牌

美国国家公园局在本州开辟的景点有十多个,除了上述的总统纪念地之外,还有几个比较著名的。第一个是“鳕鱼角国家海岸”(Cape Cod National Seashore),就是前面提到过插入大西洋的弯钩形半岛,半岛尽头是小城“普罗文斯敦”(Provincetown)。

2010年7月17日,我曾经驾车一直开到那个小城的海边。尽管有风浪,还是有人下水游泳。不过,对于当地人来说,这是个休闲度假的好地方,但是,对于一个只想看风景名胜的外地人来说,花三四个小时开车往返似乎不太值得。下图是“鳕鱼角国家海岸”的指示牌。

图8. “鳕鱼角国家海岸”的指示牌

第二个是“劳维尔国家历史公园”(Lowell National Historic Park),坐落在该州东北部的小城劳维尔。实际上,这里曾经是美国纺织工业发达鼎盛的地方,大量优质的纺织品,有效地在这里生产并运往世界各地。下图是“劳维尔国家历史公园”的指示牌。

图9. “劳维尔国家历史公园”的指示牌

第三个在该州西部,“斯普林菲尔德军械库国家历史遗址”(Springfield Armory National Historic Site),是个军火武器生产地。本人对美国枪支管制政策一向存疑,对大都市的治安更是怕怕,所以匆匆看上几眼立刻走人。下图是这个景点的指示牌。

图10. “斯普林菲尔德军械库国家历史遗址”的指示牌

该州还有一个地方,也许有人不以为然,但本人却是兴趣甚浓。该州西边的高速公路出口不远处,有个叫做“斯托克桥”(Stockbridge)的小镇,小镇里有个“诺尔曼-洛克维尔博物馆”(Norman Rockwell Museum)。诺尔曼-洛克维尔是美国著名的插图画家。

他的插画既有抨击时弊,又有市井小民。风格既有人物写实,又有卡通夸张,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他有一个在画布前作画时的自画像,对着镜子叼着烟斗,屁股口袋还塞着一块抹布,十分幽默逗趣。我在此处停留了好几个小时,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下图是“诺尔曼-洛克维尔博物馆”里的自画像。

图11. 诺尔曼-洛克维尔博物馆里的自画像

最后谈一下该州的文化教育,虽然放在最后,但却是最重要的。与波士顿隔着查尔斯河(Charles River)相望的是“剑桥市”(Cambridge)。剑桥市有一条从西北向东南延伸的,长长的“麻萨诸塞大道”(Massachusetts Ave),大道的西北端是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创建于1636年,是美国最早的大学,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流的大学。哈佛大学培养出8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30位普利策奖获得者。下图是哈佛大学的会议中心。

图12. 哈佛大学的会议中心

麻萨诸塞大道的东南端是“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同样的大名鼎鼎。创建于1861年,以科学训练和研究发展闻名于世。培养出7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因而获得了“世界理工科大学之最”的美名。下图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体育馆。

图13. 麻省理工学院的体育馆

2004年5月2日,2010年7月16日,我曾经两次造访这两所举世闻名的高等学府,并在礼品店买了印有校名的T-恤衫,穿上去照相作为纪念。下图是我在哈佛大学校园里的留影,再下图是我在麻省理工学院校园里的留影。

图14. 我在哈佛大学校园里的留影

图15. 我在麻省理工学院校园里的留影

第7州:马里兰(Maryland,MD)

马里兰州的车牌上写着“1812年战争”(War of 1812)。

图16. 马里兰:1812年战争

为什么车牌上写着“1812年战争”呢?这还得从本州的历史说起。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英美之间的主权之争并未停止,1812年再次爆发战争。战争的初期,英军势如破竹,一举攻下首都华盛顿,并且火烧白宫。然后向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Baltimore)发起进攻。

巴尔的摩是马里兰州最大的城市,是本州工业,金融,教育和医学研究的中心。巴尔的摩港口外面的“麦克亨利要塞”(Fort McHenry),是巴尔的摩的防卫门户。在1812年战争中,英军为了夺取巴尔的摩,对此要塞狂轰乱炸,但是该城人民誓死不降。

年轻的律师“弗朗西斯-斯科特-基”(Francis Scott Key)目睹了轰炸的全过程。1814年9月14日清晨停炸后,星条旗仍然飘扬在要塞上空。他突发灵感,写下了《星条旗永不落》的壮烈诗篇(Star-Spangled Banner)。配曲后朗朗上口,1931年,被确定为美国国歌。

下图是“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用手指向高高飘扬的美国国旗。

图17.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用手指向高高飘扬的美国国旗

2012年,马里兰州为了隆重纪念1812年抗英战争胜利 200周年,发放了纪念车牌。上面除了印有当年15颗星的美国国旗之外,还把网站取名为(STARSPANGLED200),即“星条旗永不落200周年”。下图是当年(1812)十五颗星的美国国旗。

图18. 当年(1812)十五颗星的美国国旗

马里兰州的北面是宾夕法尼亚州,边界是直线。东北面是特拉华州,东南面是浩瀚的大西洋。南面和西面的边界比较复杂。弯弯曲曲的波托马克河是该州与弗吉尼亚州和西弗吉尼亚州的分界线。首都华盛顿夹在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之间。

下面是马里兰州的地图。

图19. 马里兰州(Maryland,MD)的地图

早在1608年,英国人约翰-史密斯(John Smith)曾经为航海测绘而来到过马里兰。后来,乔治-卡尔沃特(George Calvert)获得英王查理一世(Charles I,1625-1649)的特许,获得了这片土地。

1634年,乔治的儿子列昂纳德-卡尔沃特(Leonard Calvert)正式建立了马里兰殖民地,首府设在圣玛丽城(St. Mary City)。无论是殖民地名称还是首府的名称,都是为了纪念英王查理一世的王后,亨瑞塔-玛丽亚(Henrietta Maria)。

1695年,马里兰的首府迁到安纳波利斯(Annapolis),该城市的名字来源于英国的安公主(Princess Anne),英王詹姆斯二世(James II,1685-1688)之女,后来也成为英国女王(Queen Anne,1702-1714)。1788年,马里兰批准了联邦宪法,成为美国的第7个州。

2010年7月24日,我来到安纳波利斯参观马里兰州议会大楼。当时已经是下午5点多钟,未能入内参观。与其他州的议会大厦相比,此楼比较老旧,地点又在闹市区,街道也比较狭窄,没有引起我太大的兴趣,只是远远地照了一张相。下图是马里兰州议会大楼。

图20. 安纳波利斯的马里兰州议会大楼

但这只是表面印象,实际上在这栋大楼里,也发生过美国的重大历史事件。1784年,美国批准了巴黎和约,从而正式结束了北美独立战争。战争结束后,华盛顿将军也是在这里,辞去了北美大陆军总司令的职务。

在马里兰州的中东部,与大西洋相连的切萨皮克湾(Chesapeake Bay),伸入其中几乎到达马里兰州的北边界,差点把该州切成两半。远洋轮船可以通过切萨皮克湾直达巴尔的摩(Baltimore),安纳波利斯(Annapolis)和圣玛丽亚城(St Mary City)等大小港口。

本州东南部大西洋岸边有一个狭长的“岛障”(Island Barrier),岛障的北半部属于马里兰州,南半部属于弗吉尼亚州。东面是大西洋,西面是海湾湿地,马里兰州的大洋城(Ocean City)是这个岛障的中心,地理位置差不多是美国东海岸的中间点。

2010年7月22日,我曾在“岛障”上驾车从北向南扫了一遍,包括“阿萨蒂格岛国家海岸”(Assateague Island National Seashore)。下图是我在这个景点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21. 我在“阿萨蒂格岛国家海岸”指示牌前的留影

在文化教育方面,“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在美国颇有一些名气。这所学校位于一个叫“学院公园”(College Park)的大学城, 2010年7月24日,我曾经到这所大学的校园兜了一圈,下图是我在“马里兰大学”校门口的留影。

图22. 我在“马里兰大学”校门口的留影

说起来,我与该校还有一点渊源。早在出国前的1981年,我在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研究生院作论文时,马里兰大学的一位教授到北京访问。系里派我陪他到风景区游览。在去八达岭的路上,还现场应景地学会两个英语单词:路边的柿子树(Persimmon)和猪圈(Pigsty)。

“美国海军学院”(United States Naval Academy),位于首府安纳波利斯港口的旁边,是一所专门培养海军军官的学校。2010年7月24日,我来到该校校园参观。院内的大楼是清一色花岗岩建筑,颇有几分欧洲城堡的风格。下图是“美国海军学院”的校门。

图23. “美国海军学院”的校门

我一进大门就看见一尊雕塑立像:头顶船形帽,脚蹬高统靴,上着将军服,下身穿马裤,威风凛凛,神情专注。名字是海军中将“约翰-阿切-勒琼”(John Archer Lejeune)。我对此君了解不多,看名字像是法裔,在海军里应该很有地位。下图是海军中将勒琼的站立像。

图24. 海军中将勒琼的立像

马里兰州还有一处景点,“安提坦国家战场”(Antietam National Battlefield),在马里兰州的夏普斯堡(Sharpsburg)附近。美国内战时期的1862年9月17日,南军在李将军(Lee)的指挥下向北挺进,与麦克利兰将军(McClellan)指挥的北军在此相遇。

两军激战了一天,最后南军撤退北军胜利。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为血腥的一次战役,仅仅一天的时间,双方就死伤了2300多人。这次战役的胜利,促使林肯总统发布解放黑奴宣言(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使得解放了的黑人可以参加北军对南军作战。

2013年6月15日,我曾经到访此地。当年战场的硝烟早以荡然无存,只有后来建立的许多纪念碑纪念塔和纪念亭。我开车沿着指定的路线,一路参观一路拍照,最后还在瞭望塔上俯瞰昔日战场的全景。下图是我在这个景点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25. 我在“安提坦国家战场”指示牌前的留影

 

第8州:南卡罗莱纳(South Carolina,SC)

南卡罗莱纳州(简称南卡)的车牌上写着“微笑的面庞,美丽的地方”(Smile Faces,Beautiful Places),车牌的中央还画上一颗棕榈树为背景。

图26. 南卡罗来纳:微笑的面庞,美丽的地方

在该州高速公路入口指示牌的圆环上,也写着同样的口号。

图27. 南卡罗来纳州的入口指示牌

这是什么意思呢?要从该州的地理和历史说起。查看南卡地图可知,该州的地图差不多是一个三角形,很像一把打开的折扇。南卡的东北面是北卡罗来纳州(简称北卡),东南面是浩瀚的大西洋,西南面是乔治亚州。

下面是南卡罗莱纳州的地图。

图28. 南卡罗来纳州(South Carolina,SC)的地图

南卡的首府是哥伦比亚(Columbia),位于本州地理位置的中央,查尔斯顿(Charleston)是本州最大的城市和出海港口。南卡的地理样貌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东南部三分之二的面积,是平坦低矮的大西洋海岸平原。西北部三分之一的面积,是山地和丘陵。

早期的西班牙人和法国人都企图在此地殖民,但都不成功。1670年,英国人在今查尔斯顿的地方建立卡罗来纳殖民地。当初建立殖民地的时候,两卡是不分的。直到1729年,才分为南卡和北卡两个殖民地。

由于此地是具有重要沿海资源的战略要地,查尔斯顿(Charleston)迅速地发展和繁荣起来,成为南卡的首府。直到1790年,首府才迁到地理上在全州中央位置的城市哥伦比亚(Columbia)。南卡于1788年,批准了联邦宪法,成为美国的第8个州。

大西洋温暖的海风吹抚着沿岸的棕榈树,使它们质坚而叶茂。这种树木是建筑海港要塞的上好材料,曾经在独立战争时期为阻挡英军的海上进攻立下过汗马功劳。因此,南卡获得“棕榈州”(Palmetto State)的别称,该州车牌上也画了一颗棕榈树作为背景。

南卡是个农业州,内战之前主要农作物是棉花。以黑人奴隶为主要劳动力的棉花种植园,为庄园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内战前该州60% 的人口是黑人。庄园主们都非常担心,万一废除了奴隶制,他们的巨大财富就会蒙受损失,因此南卡主张保留奴隶制。

1860年12月20日,南卡第一个正式宣布脱离美国。 1861年4月12日,南军对查尔斯顿港口的萨姆特要塞发动进攻,从此南北战争正式爆发。南卡曾先后派出4千多人投入战争。在战争中,南卡遭受到极大损失,战后的南卡满目疮痍一片凋零,棉花生产更是一落千丈。

因此南卡不得不考虑发展其它农作物,如烟草大豆等。同时,也开始重视工商业和服务业,使得本州经济得以全面的恢复和发展。想必现在南卡人早已摆脱了内战的阴影,笑口常开,连山水也更美了:“微笑的面庞,美丽的地方”(Smile Faces, Beautiful Places)。

2012年9月9日,我来到哥伦比亚参观州议会大厦(State Capitol)。虽然太阳已偏西,但仍然明亮,天空瓦蓝,白云朵朵。于是我在州议会大厦前面拍下了如下的一张纪念照。

图29. 我在南卡州议会大厦前面的留影

2012年9月10日,我从哥伦比亚赶到查尔斯顿,目的是去参观“萨姆特要塞”(Fort Sumter)。该要塞建在一个岛上,游客需要坐渡轮才能到达,一天就只有几次。所以我早早就去排队等候上船,下图是将去萨姆特要塞的渡轮。

图30. 将要去“萨姆特要塞”的渡轮

就这样我来到了萨姆特要塞,亲身感受这个曾经炮声隆隆的军事碉堡和美国内战时期南北对峙的紧张局面。下图是我在“萨姆特要塞国家纪念碑”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31. 我在“萨姆特要塞国家纪念碑” 指示牌前的留影

有趣的是南北两军统帅都是西点军校出来的。守卫要塞的北军统帅是当年的教官,罗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进攻的将领是当年的学员,比尤瑞伽德(Beauregard)。结果,学生打胜了攻下要塞,老师打败了投降,这是多么巨大的反差啊!下图是南卡的萨姆特要塞。

图32. 南卡的“萨姆特要塞”

另外,该州还有一个风景区值得一提。在首府哥伦比亚的东南方,有一个美国最小的国家公园“康嘎瑞国家公园”(Congaree National Park)。在这个公园里,有一种我从未见到过的,极为特殊的品种,“秃柏树”(Bald Cypress)。

在秃柏树根部的四周,长出一些粗矮的树桩。像众星拱月似的拥立着主干,使其根深蒂固。因此,再大的风暴也难以撼动。2012年9月10日,我在去查尔斯顿之前,专门来到这里,近距离地仔细观察了这个奇异的树种。

下图是公园里的“秃柏树”和四周粗矮的树桩,再下图是我在景点指示牌前面的留影。

图33. 公园里的“秃柏树”和四周粗矮的树桩

图34. 我在“康嘎瑞国家公园” 指示牌前面的留影

 

第9州:新罕布舍(New Hampshire,NH)

新罕布舍州的车牌上写着“不自由毋宁死”(Live Free or Die),车牌上面的模糊背景是本州著名的“山中老人”。

图35. 新罕布舍: 不自由,毋宁死

新罕布舍州的“不自由毋宁死”(Live Free or Die),出自本州独立战争中的英雄,约翰-斯塔克将军(John Stark,1728-1822)之口,现在已经成为本州的“座右铭”(Motto)。本州入口的指示牌上,也写着这个“座右铭”。下图是本州入口的指示牌。

图36. 新罕布舍州的入口指示牌

约翰-斯塔克是新罕布舍州的民兵军官,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大陆军将领。约翰-斯塔克是苏格兰移民的后裔,在新罕布舍州土生土长。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斯塔克征召新罕布舍民兵,赶往马萨诸塞州增援,参与解救波士顿之围,在邦克山战役中一战成名。

1777年的“萨拉托加战役”期间,斯塔克与佛蒙特的“绿山兄弟会”携手作战。在“班宁顿战役”中大破英军。这场胜利令英军司令约翰-伯戈因将军在萨拉托加陷入包围,被迫向美军投降。斯塔克凭此战功声名大噪,获得大陆议会任命为大陆军准将。

此后斯塔克留在纽约州罗德岛州新泽西州一带作战,在战争结束后获擢升为荣誉少将。他没有参与政治,选择回乡务农。1822年,以94岁高龄去世,下图是约翰-斯塔克将军。

图37. 新罕布舍英雄约翰-斯塔克将军

新罕布舍州的地图像一个直立的直角三角形。东面垂直的长直角边是本州与缅因州的边界。南面水平的短直角边是本州与马萨诸塞州的边界。斜边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康涅狄克河,是本州与弗蒙特州的边界。

长直角边上方的尖角被削去了一块,是本州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边界。长短两个直角边的交界处,实际上不是一个整齐的直角,而是大西洋海岸线。下图是新罕布舍州的地图。

图38. 新罕布舍州(New Hampshire)的地图

该州的地理样貌可以分为三个区域。第一个是东南面的海岸低地,从只有十几英里长的海岸线,向内陆延伸大约20英里。第二个区域的面积很大,地形也很复杂,有山有河有湖。既有土壤肥沃的丘陵,也有郁郁匆匆的森林。第三个是西北部的白山地区。

早在16世纪,荷兰人和法国人都来过这里。1623年,英国人在今波茨茅斯地区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取名“新罕布舍”(New Hampshire)。名字来源于当时的领导者约翰-梅森(John Mason),他的家乡是英国的“罕布舍郡”(Hampshire County)。

1776年1月5日,宣布脱离英国而独立,比发表独立宣言还早半年。1788年批准联邦宪法,成为美国的第9个州。1808年,首府迁到现在的“康科德”(Concord)。虽然独立战争发生在这里的战役不多,但本州不仅派兵出征,还出现了像约翰-斯塔克这样的硬骨头将军。

2011年9月22日清晨,我来到康科德参观州议会大厦(State Capitol)。当时天空晴朗,万里无云,上面的镀金宝顶闪闪发光,门前的草地树木滴珠翠绿,我的心情格外愉快舒畅,于是在州议会大厦前面拍照留念。下图是我在“新罕布舍州议会大厦”前的留影。

图39. 我在“新罕布舍州议会大厦”前的留影

该州还有一件吸引公众眼球的大事,就是传统上每四年召开一次的“总统初选大会”(First Presidential Primary Election)。由于这个大会的重要性,两党的总统候选人都卯足劲,造声势,拉选票,这是美国的又一道风景线。

谈到选举总统,本州还真的出了一位,第14任美国总统(1853-1857)富兰克林-皮尔斯(Franklin Pierce)。由于他本人在职的时候政绩不显,关于纪念他的宣传介绍材料不多,所以我也就无缘造访了。

“白山地区”(White Mountain),是本州著名的休闲度假区。著名地标“山中老人”就在白山地区。“山中老人”是花岗岩风化侵蚀的结果,从侧面看像一个老人头,有额头有鼻子有嘴唇有下巴。本州的车牌背景就是它,本州的纪念硬币也是它。下图是本州的纪念硬币。

图40. 新罕布舍州的“山中老人”纪念硬币

可惜的是,由于多年风化的结果,老人头山体于2003年5月崩塌,所以这个景观不能再现。州政府亡羊补牢,在这里建造了一个瞭望站,采用连续的七个观察点再现老人头的侧影。下图是一个游客正在“山中老人瞭望站”里“瞭望”老人头。

图41. 一个游客正在“山中老人瞭望站” 里瞭望老人头

2011年9月25日,我曾经到此参观,拍下了业已崩塌了的老人头照片。下图是“山中老人瞭望站”(Old Man Profiler Plaza)的指示牌,远山上的顶端,就是脸朝左方的老人头。

图42. “山中老人”的山体

同样在这个州立公园内,还有一处游人如梭的地方,叫“水槽峡谷”(The Flume Gorge)。是一个近800英尺长的“山间裂口”(Chasm),一条小溪在这里下跌,从而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瀑布,景色非常漂亮。我于同一天也到此处游玩,拍下了许多好看的照片。

下图是新罕布舍州的“水槽峡谷”,再下图是我在“水槽峡谷”里的留影。

图43. 新罕布舍州的“水槽峡谷”

图44. 我在“水槽峡谷”里的留影

我在美加工作的时候,最常使用的商业应用软件(Fluent),就是一个在该州小城黎巴嫩(Lebanon)的高科技公司(ANSYS)搞出来的。2011年9月26日,我曾专门来到这个公司的所在地去看看,算是到“麦加”(Macca)去“朝圣”(Pilgrimage)。

下图是(ANSYS)公司总部的指示牌,再下图是(ANSYS)公司总部的办公楼。

图45. (ANSYS)公司总部的指示牌

图46.(ANSYS)公司总部的办公楼

本州唯一纳入国家公园局(National Park Services)的景点,是位于小城“科尼诗”(Cornish)的“圣高登斯国家历史遗址”(Saint-Gaudens National Historic Site)。下图是我在“圣高登斯国家历史遗址”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47. 我在“圣高登斯国家历史遗址”指示牌前的留影

圣高登斯是美国著名的雕刻家,他的作品中有许多名人的肖像,例如林肯总统,谢尔曼将军等等。其中反映美国内战的“大型浮雕”原作,聳立在波士顿市内的“波士顿公共公园”(Boston Commons)门口的遮影壁上。下图是反映美国内战的“大型浮雕”馆藏复制品。

图48. 反映美国内战的“大型浮雕”馆藏复制品

另外,博物馆还有一个高度近两米,全部贴金的古希腊女神的立式浮雕,放置在展览大厅外面的主墙上。2011年9月26日,我曾经参观这个景点,拍下了许多漂亮的照片。下图是古希腊女神的立式浮雕。

图49. 古希腊女神的立式浮雕

 

第10州:弗吉尼亚(Virginia,VA)

弗吉尼亚州的车牌上写着“詹姆斯敦”(Jamestown),下面又标上“美国400周年纪念”(America 400 Anniversary)。右下角注上“2007”,左下角画上三条帆船。

图50. 弗吉尼亚州的车牌

这块车牌至少传达三条信息:1)2007年前推 400,是1607年。2)三条帆船代表漂洋过海。3)詹姆斯敦是第一个殖民地。为了理解这些信息的含义,要从弗吉尼亚州的历史说起。

1607年,英国人在北美东部的“詹姆斯敦”(Jamestown)建立了第一个海外殖民地。为了歌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58-1603),即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处女女王”(Virgin Queen),取名为“弗吉尼亚”(Virginia),意思是“处女地”(Land of Virgin)。

殖民地的名字以当时的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James I,1601-1625)来命名。詹姆斯敦殖民地的建立,比“五月花号”在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登陆(1620),还要早13年。

弗吉尼亚,是美国开国十三州之一,绰号“老自治领”(Old Dominion)。弗吉尼亚是8位美国总统的诞生地,所以号称“总统之母”(Mother of Presidents)。后来弗吉尼亚殖民区被分成几个州,所以亦号称“各州之母”(Mother of States)。

1754-1763年的法印战争时期,英国议会试图在弗吉尼亚开征新税,遭到殖民区人民的反对。以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 Henry)和理查德-李(Richard Lee)为首的议员,据理抗争“无代表,不纳税”(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反对英国议会开征新税。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时,乔治-华盛顿被推举为殖民区部队总司令。1781年10月19日,华盛顿率领的大陆军,在弗吉尼亚击败康沃利斯率领的英国军队,美国独立战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1788年6月25日,弗吉尼亚批准了联邦宪法,成为美国的第10个州。

弗吉尼亚州的东部是浩瀚的大西洋,南部是北卡罗莱纳州田纳西州,交界是直线西部和西北部是肯塔基州和西弗吉尼亚州相邻,北部和东北部是马里兰州和首都华盛顿特区。下面是弗吉尼亚州的地图。

图51. 弗吉尼亚州(Virginia,VA)的地图

2012年9月6日上午,我来到里士满(Richmond)参观弗吉尼亚州议会大楼(Virginia State Capitol)。当时天空晴朗,万里无云,于是在州议会大楼的前面拍下了一张照片。下图是我在“弗吉尼亚州议会大楼”前面的留影。

图52. 我在“弗吉尼亚州议会大楼”前面的留影

与大多数州不一样,这个建筑物更像是一座普通的办公大楼,而不像是议会大厦,因为它没有标志性的圆屋顶。我前几次来的时候,都集中精力欣赏和拍摄广场上的一群雕像而忽视了大楼本身。今天时间还早,我决定入内参观。

进去一看,哇嗷,里边的内容丰富得很呐。除了每个州议会大厦都有的参众两院会议厅和州长办公室之外,还有几个很大的展览厅。有一个厅展出了本州出生的八位总统的大理石头像,个个形象逼真神采奕奕。

令我大感意外的是,还有一个厅展出了内战时期南方联盟的总统,副总统和几位主要将领的头像。尤其是李将军的立像更加显著。他全身戎装手持战刀,威风凛凛地站在展厅中央。美国人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大相径庭,下图是李将军的站立像。

图53. 李将军的立像

2010年7月23日,我来到弗吉尼亚州最早的殖民地詹姆斯敦,参观“詹姆斯敦殖民定居点” (Jamestown Settlement)。所谓的“定居点”,实际是个博物馆,里面陈列着许多实物和照片,介绍早期人民的生活。下图是我在“詹姆斯敦殖民定居点”招牌前面的留影。

图54. 我在“詹姆斯敦殖民定居点”招牌前面的留影

1699年,弗吉尼亚殖民地的首府从詹姆斯敦迁到威廉斯堡。那里有个叫“威廉斯堡殖民地”(Colonial Williamsburg)的区域。在一个长十多个街区,宽五六个街区内,再现了当年的场景。区内有政府大楼,总督府,法院,邮局,学校,印刷厂和监狱等等。

下图是我在“威廉斯堡殖民地”指示牌前面的留影。

图55. 我在“威廉斯堡殖民地” 指示牌前面的留影

当天我还遇上了一个化妆游行,军乐队高奏当年的音乐,人们穿着当年的服装载歌载舞,总督骑着高头大马与民同乐。下图是军乐队高奏当年的音乐,再下图是总督骑着高头大马与民同乐。

图56. 军乐队高奏当年的音乐

图57. 总督骑着高头大马与民同乐

詹姆斯敦和威廉斯堡,还有约克敦,在詹姆斯河(James River)下游的两岸,构成了一个“历史遗迹金三角”,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2010年,由于时间不够,我只参观了前两个。2012年9月7日,我专门造访第三个,“约克敦胜利中心”(Yorktown Victory Center)。

下图是在詹姆斯河下游的“约克敦胜利中心”。

图58. 詹姆斯河下游的“约克敦胜利中心”

在约克敦胜利中心,展出了有关独立战争最后一役的情况细节。展厅的门前还耸立着胜利女神的雕像,是法国巴黎卢浮宫胜利女神的复制品。展厅的门外还有华盛顿将军在凳子上的坐像,游客们可以与他并肩而坐合影留念。

下图是胜利女神的雕像,再下图是华盛顿将军在凳字上的坐像。

图59. 胜利女神的雕像

图60. 华盛顿将军的坐像

另外,在约克敦的海边,还耸立着一个高大的“胜利纪念碑”。

 图61. 约克敦的“胜利纪念碑”

弗吉尼亚州是南北战争的主战场,许多重大战役都发生在这里。本州发生过的主要战役有: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牛市战役,弗列德里克斯堡战役和羌斯勒斯维尔战役。南军将领汤玛斯-杰克逊(Thomas Jackson),因顽强战斗而获得“石墙将军”(General Stonewall)的绰号。

下图是我在“羌斯勒斯维尔战场”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62. 我在“羌斯勒斯维尔战场”指示牌前的留影

李将军当初并不赞成南方的分裂主义,但是却拒绝了林肯总统让他出任北军统帅的邀请。后期他成为南军的主将,发生在弗吉尼亚的几次战役都是在他的指挥下取得了胜利。然而时势比人强,统一是大势所趋,搞分裂不得人心,军事本领再大,也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1865年4月9日,南军统帅李将军在阿波马托克斯向北军统帅格兰特将军投降,从而结束了为期四年的南北战争。2012年9月8日,我曾经参观“阿波马托克斯国家历史公园”(Appomattox National Historic Park),下图是我在该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63. 我在“阿波马托克斯国家历史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1861年7月18日,北军炮击南军占领的“麦克林庄园”,开始了内战的第一场主要战役。四年后的1865年4月9日,南军统帅李将军在“麦克林庄园”的客厅里签字,向北军统帅格兰特将军投降。真可谓是美国的内战“始于麦家后院,终于麦家客厅”。

下图是位于“阿波马托克斯”的“麦克林庄园”。

图64.  位于“阿波马托克斯”的“麦克林庄园”

前面提到过,该州出生了八位总统,所以该州堪称“总统之母”(Mother of Presidents)。第一任总统(1789-1797)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1799)。1775-1783年,任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大陆军总司令。1789年,当选为首任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下图是华盛顿总统的标准像。

图65. 华盛顿总统的标准像

华盛顿亦是世界首位以“总统”称谓的国家元首,担任总统8年,直至1797年。他是至今为止唯一的一位获得所有选举人支持而当选的美国总统。

他的主要纪念地是弗吉尼亚州的“弗农山庄”(Mount Vernon)。2010年7月24日,我曾经到过那里去参观半天。下图是在“弗农山庄”博物馆里华盛顿“全家福”的雕像,再下图是我在“弗农山庄”后院里的留影。

图66. “弗农山庄”博物馆里华盛顿“全家福”的雕像

图 67. 我在“弗农山庄”后院里的留影

第三任总统(1801-1809)汤玛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1743-1826),也是《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是美国开国元勋中最具影响力者之一。其任期内的重大事件,包括路易斯安那购地案(1803)和路易斯与克拉克的西部探勘(1804-1806)。

1792年,杰斐逊创立并领导民主共和党(今日民主党之前身)。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杰斐逊曾经是第二任弗吉尼亚州州长(1779-1781),第一任美国国务卿(1789-1793),及第二任美国副总统(1779-1801)。下图是杰斐逊总统的标准像。

图68. 杰斐逊总统的标准像

杰斐逊总统的主要纪念地是该州中部夏洛茨维尔(Charlottesville)的“蒙蒂塞洛庄园”(Monticello)。2012年9月5日上午,我曾经花了半天的时间到那里去参观。下图是“蒙蒂塞洛庄园”的指示牌,再下图是“蒙蒂塞洛庄园”的主建筑。

图 69. “蒙蒂塞洛庄园”的指示牌

图 70. “蒙蒂塞洛庄园”的主建筑

第四任总统(1809-1817)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1751-1836),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因为起草和力荐《美国宪法》和《权利法案》,被誉为美国的“宪法之父”(Father of Constitution)。

他的主要纪念地是该州小城奥伦治的“蒙皮利埃庄园”(Montpelier)。蒙皮利埃庄园占地面积很大,其中的博物馆展出许多文物,入口处有他的石膏像。2012年9月5日下午,我曾经花了半天的时间专门造访。

下图是该庄园访客中心的指示牌,再下图是我在麦迪逊总统石膏像旁边的留影。

图 71. 奥伦治“蒙皮利埃庄园”的指示牌

图 72. 我在麦迪逊总统石膏像旁边的留影

第五任总统(1817-1825)詹姆斯-门罗(James Monroe,1758-1831),是最后一位担任总统的开国元勋。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担任过大陆会议代表,担任过美国驻法大使,担任过弗吉尼亚州州长。1817年,当选为美国总统

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美洲的事务美国具备掌控权。欧美各国不得再进行新的殖民活动,现存的殖民地应维持原状。美国亦不会介入欧洲事务,新旧世界互不干涉。这一主张被称作“门罗主义”,长期主导美国的意识形态,其影响延续至今。

2012年9月4日,我曾经参观过他的纪念地“詹姆斯-门罗博物馆”(James Monroe Museum)。下图是“詹姆斯-门罗博物馆”的指示牌。

图 73. “詹姆斯-门罗博物馆”的指示牌

第九任总统(1841-1841)威廉-亨利-哈里逊(William Henry Harrison,1773-1841),1841年当选为美国总统,但就职仅31天就因病去世。他是首位任内逝世的美国总统,也是任职时间最短的美国总统。

哈里森生于弗吉尼亚殖民地的“查尔斯城”(Charles City),城名为纪念英王查理一世。哈里森的父亲是美国开国元勋本杰明-哈里森五世(Benjamin Harrison V),独立宣言签署者之一。哈里森的孙子本杰明-哈里森后来当选为美国总统。

下图是他出生并度过童年的大楼,2012年9月6日,我曾经随团参观过这座大楼。

图 74. 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并度过童年的大楼

第十任总统(1841-1845)约翰-泰勒(John Tyler,1790-1862)。1840年,他与总统候选人威廉-亨利-哈里森搭档赢得大选,1841年就任美国副总统。哈里森入主白宫仅一个月就在同年4月病逝,约翰-泰勒继任总统,直到1845年任期结束。

约翰-泰勒总统出生在弗吉尼亚州的“舍伍德森林种植园”(Sherwood Forest Plantation)。2012年9月6日,我曾经到过这里,但是天色已晚,没能入内参观,只在外面照了相。下图是约翰-泰勒的“舍伍德森林种植园”。

图 75. 约翰-泰勒的“舍伍德森林种植园”

第十二任总统(1849-1850)扎卡里-泰勒(Zachary Taylor,1784-1850)。他虽然出生在本州的奥兰治,但是四十年的戎马生涯,主要活动地区是美国西南部,主要功绩是打赢了美墨战争。我在弗吉尼亚州没有找到关于他的纪念地。

第二十八任总统(1913-1921)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1856-1924)。在1912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与时任总统威廉-塔夫脱竞争,分散了共和党选票。威尔逊最终以四成普选票及四十个州的选举人票,以民主党人身份当选为总统。

此前,他曾先后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新泽西州州长等职。迄今为止,他是唯一拥有哲学博士头衔的总统。191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又一次胜出。威尔逊第二个任期的中心议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竞选时他的口号是“让我们远离战争”(Keep Us Out of War)。

但是美国的中立政策未能持久,最后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他参加巴黎和会拟定凡尔赛条约。后来由于他对创建“国联”的贡献,1920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威尔逊所秉持的国际主义,被后人称为“威尔逊主义”。

下图是威尔逊总统的标准像。

图76. 威尔逊总统的标准像

威尔逊的主要纪念地是位于弗吉尼亚州“斯坦顿”(Staunton)的“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图书馆”(Woodrow Wilson Presidential Library)。2012年9月7日,我参观了这个景点。下图是我在“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图书馆”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 77. 我在“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图书馆”指示牌前的留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安主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akinglaile:
谢谢点赞。
dakinglaile 回复 悄悄话 赞,行万里路,涨人生经验!
安主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零不是数:
受教了。也可以理解为“不给席位就不交税”。
零不是数 回复 悄悄话 “对于宗主国英国的高压重税剥削,殖民地的人民早就憋了一肚子气,终于在1773年爆发了”。
不是因为重税,是因为交了税不给议会的席位。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安主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雪中梅:
谢谢鼓励,共同学习。
雪中梅 回复 悄悄话 跟着学习了,写的好。平安是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