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无法说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级心灵瑜伽,体验真正的生命洪流,发现自己是什么。
个人资料
正文

《介绍“自嘲“这个有效的品味态度,进一步提高敏感度》

(2022-01-12 13:17:26) 下一个
 
【读者A】:通过这里你详细的实例讲解,非常清晰了。你说过Nisagadatta建议"把这一切想象成是梦就容易多了",但我感觉,如果想象成是梦,又多了一层"首先个体我要先想象这是梦"的这层膜,才接着去品尝,还不如在任何情况下,直接沉浸进去品味会更直接了当。早上一睡醒,工作任务,小鸟鸣叫声,天花板风扇等各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起同时出现,直接品味这些和我同时出现的东西,不去做任何判断,但照着平时的逻辑去办事。当想象成这是一场梦的时候,感觉人又好像要踏空了,迷失在那个想象里面了。还不如直接品味,不要加任何的想象,只要加了想象就多了一层膜,感觉就不直接了。
【明亮】:你提出的问题表明我们谈到了非常微妙的地方了。高级瑜伽就是敏感度训练,最神圣终极的就在当下即刻,和你没有任何距离,就是你自己本身,但如果敏感度不高,就难以品味到,轻易地落入思想编织出来的幻觉“情形”中当真了。这个情况类似品味高级红酒,普通人是品不出一瓶普通红酒和昂贵的法国红酒之间在味道上的差别的,我本人就不行,说明我在这方面的敏感度没有高级红酒鉴赏师的水平。高级瑜伽也类似这个情况。我的每一篇文章就是提醒你,从思想的逻辑假设中松绑出来,品味到真正自己的味道来。敏感度的提高就像学习游泳或学习骑自行车那样,一开始就是不会,但经常去练,突然某一刻就会了,也就是说在瑜伽的过程中,突然某一刻以前不明白的就明白了。我说的“明白”不是知识的积累也不是某种功夫的练就,而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敏感度提高,那种越来越深入的《不在乎》或《放松》,是能量范畴的,而不是思想理解范畴的。
在你上面提到的问题中,你说:“如果想象成是梦,又多了一层"首先个体我要先想象这是梦"的这层膜,才接着去品尝“,你的这个说法明显是你心头上的纠结。但我可没有说要”首先个体我先想象这是梦“才能像NISARGADATTA大师说的,品味一切都是梦。你要看清:“首先个体想象这是梦”这个情况本身就是梦。并非“个体”和“梦”是分开的。“个体我” == “梦”,“个体”和“梦”是同一个不可分割的幻觉。再强调一遍:个体我和梦是同义词。这个纠结之所以升起本身就是梦幻,看到了这个纠结的升起,就等于看到了思想编织出来的幻觉:“首先个体我要先想象这是梦”。
当你像NISAR大师建议的那样把一切看成是梦,那么就要看清这个思想念头“首先个体我要先想象这是梦”本身也是梦。哪里有“多了一层”呢?一切思想念头告诉你的都是梦,怎么可能有一个“个体我”在梦的外面去想象梦呢?“个体我”是不可能想象梦的,因为“个体我”这个思想概念本身就是彻头彻尾的梦。无限的现实没有“个体我”这回事,不但没有“个体我”这回事,连“个体我”这个概念都完全不成立的,这就是《不在》的思想幻觉,就像你硬要把白云看成是“白毛女”一样的荒谬。
当你发现一个念头升起抱怨说:“怎么?又多了一层个体我要想象梦?多麻烦啊!“,且慢且慢,这个”多一层“,这个”抱怨“,这个”麻烦“本身就是梦,看清了!
看清这个“多一层多麻烦”的思想念头就是梦,和看清“鸟语花香”或“刮风下雨”也是梦一样。任何思想念头告诉你的虚幻“情形”,就像上面你抱怨的“又多了一层要考虑”,这些思想告诉你的“情形“就是梦,把一切看成是梦,就是看这些。并非有一个“个体你”和梦是分开的。我从来没有建议要“个体你”去把一切看成是梦。其实我建议的就是把“个体你”以及属于“个体你的一切”都看成是梦。“个体你”本身就是梦,“个体你”看到的“小鸟鸣叫”,“天花板风扇”,“路上行人”,“阳光灿烂”,“开车上班”,“上班是非“,这些就是”个体你我“本身,都是同一个幻觉能量显现,是不可分开的。所以,你的抱怨本身就是虚幻的幻觉,不可能有一个“个体我”可以去看梦的,梦是不可能看梦的。
谁在看梦?当然不是“个体你我”。这个“谁”作为主观也是思想假设出来的概念。
如果我们假设有一个“我”可以看梦,那么这个“我”必然不是梦了。如果你可以找到或确定这个“我”来,请立刻把他抓住带到我跟前来,我就跪倒在你的脚下拜你为上帝。但你有没有可能完成这个任务呢?永恒没有这个可能性!现在让我们来做下面这个练习吧,看看到底“看梦”的那位是谁?确定的了吗?
假设有一个“我”可以看梦,那么谁看到了这个“可以看梦的我”呢?如果根本没有另一个“我”来看到前一个“我”,怎么可以说有前一个“我”存在呢?让我们假设在前一个“我”之上被另一个“我”观察到了,那么观察另一个“我”的“我”在哪里呢?如果你这样追溯上去,我上面有我,这个我上面还有一个我,这个我上面还有一个我,这个我上面还有一个我,...,那么到底哪一个“我”才是终极的“我”呢?你发现你好像钻进了一个无限上升的洞,不可能达到终点的。
上面描述的情况,是不是和我说的一个原则有点相似了?你猜对了,这就是《无限发散无限无法确定》原则。这就是LONG CHENPA所说的第二重点:无限开放。如果你要去确定《主观》(英文SUBJECT),那么你就落入了无底洞里去了,你永远都无法确定这个“主观”在哪里,好像一个主观上面还有另一个主观,无穷无尽。同理,如果你要去确定一个《客观》(英文OBJECT),比如说“客观世界”吧,你可以无穷无尽地找下去,刚才才确定出来的某个“客观”,仔细一看,里面好像出现了无穷多的新“客观”了,这不就像前一篇中DONG CHEN介绍的油管视频中显现的那种情况了吗?所以,主观是无限发散的,客观也是无限发散的。这个奇迹指向了什么情况?
这个奇迹指向一切是“不可说”的,我们不可说有“主观”,我们也不可说有“客观“。这些都是思想上假设出来的概念,我们永远无法确定这些概念是成立的,任何努力去确定这些概念这些都是扑空,白费力。这就是佛陀强调的《空》,佛陀没有说现实是虚无的空,佛陀说的《空》指 的就是任何概念都是幻觉,佛陀说的《空》就是超级绝对的《无法确定》。但不等于说现实什么都没有那种意义上的虚空。很多世俗佛教徒都误解了,误解成为“什么都没有”虚空。哈哈,幸好现实不是“什么都没有的虚空”。
回到上面读者的纠结中,读者抱怨说:“当想象成这是一场梦的时候,感觉人又好像要踏空了,迷失在那个想象里面了“。这位读者还是停留在思想上的想象,也就是“个体我”的想象。这种“踏空”的感觉本身就是梦,这种“迷失在想象里面”的难受感觉本身就是梦,而不是因为把一切看成是梦造成的副作用。读者的“踏空和迷失“非但没有把一切看成是梦,而是落入了这些思想逻辑编织出来的幻觉中去了,入梦了,把梦幻当真了。
“人“当然要踏空的,”我“当然要迷失的,因为”人“和”我“都是思想上想象出来的《梦幻》本身。NISARGADATTA大师建议的把一切看成是梦并不是这位读者思想上理解的以“个体我”为主观来把一切客观看成是梦。这位读者的误区就是把主观“个体我”和客观“梦幻”分离开来了,错以为主观“个体我”不是梦。不是这样的,NISARGADATTA大师说的把一切看成是梦包括了基本的“主观我“本身也是梦,也包括了一切客观“世界”也是梦。主观和客观就是同一个梦幻。
不但“主观”是梦幻,“客观”也是梦幻。现实完全超越这些思想概念。现实是没有这些概念的。所以,把一切看成是梦,不是你思想上认为的“我这个人把一切看成是梦”,而是要无限彻底地把一切概念都看成是梦。
没关系,敏感度不是一夜就提高的,你通过逐渐品味,慢慢地你会发现“我这个主观”都无法确定是在的,更何况“客观世界”的一切是在的了。品味“个体我”的感觉和品味“鸟语花香或街上行人”的意义一样,都是品味经验能量,发现一切思想告诉你的结论都是梦幻,包括这个“我”本身。在强调一下,请注意了,这个《不在》不是指现实是虚空的不在,而是指思想上定义出来的一切概念都是《不在》的。
我不知道说清楚了没有?哎,这个怎么说的清楚呢?!
下面说点具体的品味态度吧,在品味中,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纠结和麻烦,比如上面读者提到了,好像明亮又给我新的方法了,好像又多了一个层面了,太复杂了,明明无我,怎么明亮又要建议这个“我”去把一切看成是梦,这不是逻辑矛盾的吗!?
是的,如果你一直通过思想去理解我的话,就会产生这些纠结和烦恼,把无努力的“高级瑜伽”想象成需要“个体我”去努力理解的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了。我理解你的麻烦,但我试图要你明白这些纠结和麻烦还是因为上了思想编织出来的逻辑的当了。我建议一个比较有效的态度:《自嘲》
每当思想上升起任何纠结麻烦,比如:怎么可能要这个无我的“我”去想象梦境呢?在想象中,不就是蹦出一个“我”来了吗?矛盾了吗?入套了吗?
你看到这些思想念头升起,不要去批评自己,而是“自嘲”地对自己说:哈哈有趣,怎么会出现一个个体我来纠结这些问题?哈哈有趣,让它纠结吧。
当任何痛苦麻烦升起,不要去批评自己说:“你应该明白,你不该痛苦“,而是自嘲地说:哈哈有趣,怎么还有“一个我”感觉到痛苦纠结麻烦?实在太有趣了。上帝真会开玩笑,不存在的“我”怎么能够承受不存在的“痛苦麻烦”呢?这个玩笑开大了,哈哈哈哈。
在这样的自嘲中,没有对思想情绪施加任何压抑控制,而是像一个顽皮的观察者开玩笑地对待这些思想念头。这种开玩笑的自嘲态度其实就让你立刻明白了一切麻烦纠结都是思想在开玩笑,这种自嘲态度可以立刻把你从《当真》中松绑出来,而同时允许思想念头自然流动。你不管思想念头说什么情况,都哈哈地自嘲。再比如,早上醒来,思想上马上告诉你“我醒来了”,这时自嘲就开始了,哈哈有趣,还有一个“我”会“醒来”,这真有趣,上帝真会玩把戏,哈哈哈哈,...,过了一会儿要出门上班了,隐约中自嘲又来了:哈哈真有趣,“我上班”?上帝扮演成“我去上班“,这个戏真好玩,看看会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发生,...,这种态度会不断加深加强,你会对一切都感觉玩耍了,当真能量开始化解了。
“我看梦“?哈哈真有趣,还有一个”我“可以看梦,这不是开玩笑吗?!本身就是梦的“我”居然要声称可以看“梦”,真是天大的滑稽戏!!
滑稽戏就是玩笑,不必要当真。既然是上帝的滑稽戏,不当真了,自嘲了,不必出局已经出局了。你真的以为是“你这个人”在自嘲吗?NO,是‘它’在嘲笑‘它’自己,玩自嗨游戏。
就是这样,你开始真正品味到NISARGADATTA大师的简单的一句话:一切都是梦,只有自己才是真。注意,这个自己可没有任何个体的意思,而是无限发散无限开放本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