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无法说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级心灵瑜伽,体验真正的生命洪流,发现自己是什么。
个人资料
正文

《封城中的静思》

(2022-01-13 10:44:18) 下一个
 
【读者】:先生好!国内封城在家无聊呀,看“修行”的内容也静不下心,这时应该好好品味这个状态,也不知道自己是品了还是没品,也不重要了,因为自己也就是个概念,看先生的文字一路过来 感觉现在保持缄默最好, 一张嘴就全是悖论与矛盾,可这又是最微妙和精彩之处。说说最近的感触吧,梦里分不清 我和别人了,其他人的思想话语都是出自于我,对物体没有这感觉。再一个是对醒着时思想念头有了进一步的观察,家里亲戚癌症治疗中,因化疗效果好他就产生了不手术或不全切除的念头,并向不同的医生咨询。最后事态如何发展我不知道,一切都是整体运作, 但我清楚的看到“念头”为自己找依据,在念头产生时已经失去了客观,还看不到真相也是“我”这个念头还没被看清。不知道怎么结束?希望没打扰到先生。
【明亮】:是的,如果坚持品味梦的话梦里会越来越分不清我和别人,会品味到一切都是出自同一个原点:自己。其他人的思想?你品味的不错,其他人的思想就是自己的意识的显现,就是自己。你在“醒来”后的观察也很不错,亲戚其实也就和梦里一样出自同一个原点:自己。一切故事情节的发展都是同一个自己的整体运作,也就是说,不是故事里面描述的亲戚有亲戚的选择,我有我的选择。其实故事内容里的“我”和“亲戚”是同一个整体自己的逻辑流。什么是“念头”?念头就是思想解释机制,把经验分割成一个一个独立的个体一样一样的事情,各有各的选择决定,各有各的因果关系,所以念头告诉你的情况仅仅是故事而已,看似真实其实不是真相。连“思想念头”本身都不真的是思想念头,而是无限整体‘它’而已。你说:“在念头产生时已经失去了客观,还是看不到真相”,你说的不错,这个“失去客观看不到真相”是谁说的?是“我”说的,这个“我”本身就是幻觉,因此它(幻觉的“我“)说什么都不是问题,对它说声“去它的”就了事了,不要对“我”说的任何逻辑当真。“我”总是说“我看不到真相”的,但如果你认为这个“我”说的情况是真的,就是当真了。没有可能有一个“我”可以看到真相的,因为真相根本没有这个“我”在,真相就是发现没有这个”我“真的存在,只有无限的‘它’自己而已。因此,当“我还看不到真相”这个念头飘过的时候,别理会这个念头呈现出来的貌似逻辑合理性,去它的随它去吧,当它胡说八道。当不再把“我还看不到真相”当真了以后,就是圆觉经中说的“知幻即离”了。如果那个“我”拼命地要让“我”去“看到真相”,那么就等于是当真了,就等于不知道这些逻辑是幻觉了,就不自觉地陷进去了。微妙就微妙在这种地方。
是的,我们在国外都很清楚国内日子不好过,到处封城封路。我也同情你家里亲戚发生的情况。但这些是什么?是经验,和做梦无异。首先品味,所有这些都不是“你”得来的,不是“你”选择的,“你”出生在这个家庭出生在这个地方在出生这个国家,都不由“你”决定的。既然没有一样事情或故事内容是“你”设计选择的,怎么可以为这些情况负责呢?我没有要你压抑难受逃避痛苦,恰恰相反,允许自己难受痛苦,哭是可以的,但同时品味“难受痛苦哭”都是经验而已,也不是个体“你”可以选择改变的。允许你自己“痛苦难受”但同时品味发现也没有一个“你”需要为“痛苦难受危难”负责。不存在的幻觉“你”怎么可以为同样不真存在的“危难痛苦难受”负责呢?在随着逻辑流下去的同时,可以品味自己和这些逻辑流不真的有关。高级瑜伽不追求改变故事内容,高级瑜伽不解决故事中的任何问题,而是品味发现“问题”不真的是思想上定义出来的那个情况,就像昨晚做梦梦见自己在枪林弹雨中几乎死定了,这种“危难”感在梦中是极其强烈的,但同时,品味可以在梦中升起,会突然发现这一切“危难”好像是梦的味道了,看似真实,其实不是真相,是思想告诉你故事而已。真相无限地多于大于不同于思想告诉你的情况。看似瘟瘀威胁,但那是经验里面的故事,真正的自己却不在经验中,但同时真实地感受到参与了经验,和晚上做梦无异。就像耶稣说的:既在世界中也不在世界中。这“两个情况”不矛盾。
很多情况是,危难反而是品味的机会。古代印度一个国王,和平时期拜见了很多当地的智者但还是停留在思想上理解还没办法明白。有一次邻国入侵,他带领军队顽抗斗争,最后力量不足被追杀到悬崖边,就在无路可走的绝境,就在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一切都是自己,所有“情况”都是梦幻而已,所有“情况”都是自己,就这样顿然彻底明白了,然后奇迹就发生了,没有了“国王”没有了“敌人”没有了“悬崖”没有了“危难”~~~,只有~~~。这个例子说明在危难的时候就是品味的机会。但不等于说非要经历危难才有可能明白。六祖慧能大师没有经历危难,当初甚至连字都不识,远处听到“一切有为界,皆梦幻泡影~~~“朗诵声,就顿然开悟了。
亲戚病重,建议该怎样治疗就怎样治疗,按经验中看似合理的方法处理。“癌症“不是个体选择的,非个体意志,那么”处理“也不是个体的意志。不要说一切都是梦就放弃了。自暴自弃其实还是对经验当真了。真正的不当真就是随缘随境流下去,管它结果是怎样,反正你尽可能合理安排了。
在家里呆着无聊,出也出不去,也没心思看书,各种各样的不爽围绕着“你”,这!就是这个奇怪的经验呈现,就是你应该品味的,在品味中你会超越这些貌似的“情况”,你会发现真相完全彻底不是思想念头希望你相信的那样。你会感受到这一切越来越像一场梦一样。不要企图让自己去“爽”。不要去改善“心情”,不要去改善情况。高级瑜伽不改变情况,不解决问题,不改变心情,不追求“爽”,不追求“幸福”,不要“快乐”,而是即刻发现这一切都是思想描述的故事,却不是真相。既然“不爽”不是不爽,既然“问题”不是问题,既然“心情”不是心情,既然“无聊”不是无聊,既然一切完全彻底不是思想念头企图要你相信的那样,那么你就品味到什么是“超越”的味道了。超越的同义词就是《不当真》,连思想念头上的“当真”也不当真。
你的问题中问:“什么时候结束?“。 高级瑜伽不求任何情况的结束,而是观察品味没有任何情况”开始“了,既然没有任何情况开始了,怎么有情况结束呢?这就是释迦牟尼在《心经》中说的:无生无灭。
任何“情况”从来都不真的在,它们从来没有开始。你认为“我是一个人,已经活到50岁了“,NO, 这是思想在编故事,从来没有”我“也没有”活到50岁“,根本没有情况开始了。幻觉之所以称为《幻觉》就是不真在的,怎么可能有开始呢?所以,不要祈求情况的结束,而是发现根本没有真的情况在。虽然不否定在感觉上有情况在。
祈求情况的结束或改善就等于把“情况”当成是真的了。
注意,不祈求什么好结果不意味着在经验中不按经验貌似的合理性处理问题,这是两回事。
不要追求“我的痛苦的结束”,而是进一步深入一层发现根本没有“我”,哪里来“我的痛苦”?
注意,不追求痛苦的结束不等于说有好吃的不吃,不等于说有高兴的事情避免,只是没有心理上的那种强烈追求某种结果的欲望了,但能高兴当然要高兴了,有好吃的当然要吃了,有享受的当然去享受吧。刻意地做“苦行僧”其实就是隐性地当真。
甚至,甚至,甚至连“不爽”也是可以享受的,甚至连“苦”也是可以享受的,因为这一切都是无限的自己。
在“享受苦“的时候,你会逐渐品味到所谓的”苦“不真的是苦,而是无法言说的自我能量流~~~,我无法告诉你这是什么,你自己去品味吧。
幻觉情况是不需要结束的,只要发现它是幻觉即可。这就是《圆觉经》中强调的“知幻即离“。很少人真正明白这四个字的深刻含义。“知道幻觉”就等于明白了什么情况都没有真正发生,一切都是貌似的看似的,一切都是梦幻一样,何必要貌似的看似的梦结束呢?别当它是真的就够了,就等于离开了幻觉,离开了幻觉就等于是觉悟了,知道幻觉 == 离开幻觉 == 觉悟,这些是等号关系,而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完全无需努力。但你还不明白的时候,会觉得有“努力修行”的必要,那也不是问题,就去努力修行吧,直到某刻你明白了,就会发现“努力修行”本身也是梦幻。
【读者】:嗯嗯,谢谢先生!会好好品味,亲戚不是放弃 正相反是想保护器官不想手术 总是有自己的想法。我是感觉这时应该好好的臣服,听医生的 该做手术做手术。
【明亮】:是的,还是听医生的。
但如果硬是不想听,也不是错误,这也是缘,也是整体意志使然。
举一个例子,假若我在武汉,楼被封了,家里亲戚也感染了,没有人管,医院去不了,自己也有被感染的威胁,你说我会绝望吗?我明白这一切都是经验而已,我只要做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就够了,我会打电话要他们来把亲戚接去医院,如果电话不通,也许我会到露台上大声呐喊求救。我是不会压抑这些行为的,因为这些“行为”本身就是“有为界的梦幻泡影”,梦里求救不真的就是这回事,又有什么动机去阻止这些“行为”发生呢?也许有人响应了呼救上来帮忙,也许没有人响应,也许就待在家里等死了,这一切都是整体的意志使然。但这个“死”也是“有为界的梦幻泡影“,也不是什么需要避免逃避的事情,该怎样就怎样吧。身体会貌似地去采取各种行为”解决问题“,其实,就在貌似的行为的同时,完全没有一个“我”在“行为”,一切都是自动自发的,呼救是自发的,等待也是自发的,等死也是自发的,被救也是自发的,就算最严重的“死亡”来临,也是自发的,和自己完全无关。‘它’就像一个全自动机器那样。
哪里有“你”啊?!一切都是同一个‘它’!!
是‘它’扮演成姐姐,是‘它’扮演成癌症,是‘它’扮演成“你的焦虑”,是‘它’扮演成武汉瘟,一切都是同一个‘它’。无论‘它’扮演成什么,‘它’就是‘它‘,唯一只有’它‘,哪里有错误?
【读者】:嗯,我所在的地方还没有那么吓人,冥想或品味时 总是有一个中心“我”在,很想一窥“它”的面目,是的一切都是它 冥想的也是它。
【明亮】:我仅仅是举一个严重的例子而已。如果类似武汉这样严重的情况都不当真了,就没有什么可以当真了。
是的,在品味中这个“我”肯定是在的,不要去消除“我”,别当这个“我”是一回事,让它在吧。到某个时刻你就明白这个“我”一点重要性都没有了。
觉悟不是消灭“我”这个感觉,而是发现“我”这个感觉仅仅是感觉而已,不是真相。《无我》并非排除“我”的感觉,而是完全超越“有我“或”无我“,不当有我是真的有我,不当无我是真的无我,完全彻底超越这些概念,不当真了。
NO,你不需要一窥究竟,因为那位想要“一窥究竟”的本身就是‘它’了。近到无法描述的程度。思想念头上要你相信的“空间时间”都是看似真实的幻觉。主观和客观之间没有真正的距离,而是同一个‘它’。然后超越主观和客观,发现根本没有主观也没有客观,只有那无法言说的‘它’!
被一窥的是‘它’,想要一窥的也是‘它’,这就是幻觉游戏。你可以尽情玩这个游戏,玩到某刻就哈哈大笑了,发现幽默了。‘它‘以为‘它’不是’它‘,是个体“你”了,就开始冥想了,你说的对,冥想的那位本身就是’它‘,而不真的是个体“你”在冥想。但在没有发现这个玩笑之前会很当真地相信有一个独立的个体“你在冥想“。没关系就暂时从“我冥想”开始吧,某刻就会发现这个可笑的玩笑。
主观是‘它’,客观也是‘它’,还能说什么呢?
【读者】:现在感觉“修行”完全不能头脑想的 。无论什么逻辑都不对 。好的,再次谢谢先生!我要睡觉了,晚安!我现在已经默念我就是它。 也时常想如果先生是醒的 我就应该也是。
【明亮】:在某刻你会明白,一切磨难,无论是家里亲戚的问题,还是社会问题,还是任何其它,都是同一个‘它’,连讨厌磨难的主观都是同一个‘它’,一切都无所谓了,放下了。
对,默默的说:一切都是自己,一切都是‘它’,好好睡吧。
还有比“一切都是自己一切都是同一个自己”这句话更好的咒语吗。
【读者】:谢谢 !
【明亮】:一切都不是错误,没有错误。
没有“先生”,只有你自己:‘它’。跟你说话的就是‘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