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唯识名相:法身,报身,化身

(2022-05-11 18:02:21) 下一个

22.法身

以相依理,说化身报身的本质为法身,报化如幻,其真实为法身,法身为实相,报化为现象,而实相现象是一体两面,不一不异的关系,如波浪和海水。以变现理,法身为一心,有超越名言的境界,留白不定义。报化为其变现,三身即不能说为不一不异,因一异为识境之定义,不能定义变现境界。故变现之法报化一体,不同于相依理之三身关系。法身有平等遍在同时无间等内涵,以喻明之,法身如做梦的,而这个做梦的实际上已经包含梦境和梦中人,梦境和做梦的都是一心故平等,梦境为做梦的应念现前,且现境还自缘,两重不妨碍,故同时无间,梦境和梦中人既可以不显,亦可以显,显和不显都在做梦的一心中圆成,故遍在。

 

23.报身

报身即报土,以报土为身,如以梦境为身,梦中一切现象,都是以梦境为基,不过报身主要还是从显现的境说,报身的遍在主要是能够遍在显现的境,但不显现的境就不行了。报身的境,也层层不同,如华严经寿量品所说,有不同的佛土。报身虽然是界智身,但与法身相比,并不能真正平等遍在、同时无间,报身只能在一个范围内遍在,如遍入天,大自在天,了知三千世界中的事情,以大千世界为身,但对这个大千世界来说不显现的其他世界,大自在天就不能遍在了,以及五十阴魔最后十种中的识阴魔,觉知真我遍在十方。都是在一个范围内遍在,或是所相中的有情以为能够遍在所相,或是在能相上遍在所相,但执能相为“一”,能相本身不能遍在。

 

24.化身

个体境界,细分为色身、天身或微细身。包括以个体为基所认知的一切境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