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唯识名相:明空,现空,觉空

(2022-05-11 19:43:07) 下一个

83明空

密宗讲明空不二,明空双运。大中观也讲显现有明空,现空与觉空,分别对应法报化三身。明空是化身修法。明是对事物的分别和了别,空在两层看是缘起性空。宁玛派讲显现有三个层面:明分,现分,觉分。落在境中的你我,升起了分别事识,把心光分别成不同的法相, 分别事识是与生俱来的,法相本俱明分。

二转法轮的中观般若教法,观察者在外,由你来依缘起观空性,缘起中的观察者是落在变现境中,心识与外境都落在法所相。明分跟你的认知同步,迷失于显现的事相之中,局限在人类物质实有的世界观里,认为所见都是真实,不可能在缘起中现证无我。站在明空上看显现差别,世间的名言是落边不究竟的。学佛仅执着于事相,仅执着于你的分辨,也就是只执着于明边,没有观照到空边,在一重缘起里是没有办法修证空性的! 

宁玛派依相依理,依四重缘起,建立一体两面的本性自性空,以个体视角作为观察,在缘起中建立能相的修学。而缘起中的空性从来不是单独存在的,除非我们认识到产生空性的境,我们依于空性,表达出来的色空,实际只是色空的名。

明的了别其本性讲还是境相,境相如水中的倒影,水中影相的自性一定是水性。  大唯识依变现理,在两重识变中建立佛法向上的转依。在上一层看,显现的都是虚妄分别,都是识变。从七识看六识即为空。法相唯识讲空是不坏色相而说空,不坏明分而观空。变现境中的众生与法,其自性自然是空,在一心上看诸法都是空性无相,诸法空性无相就是六识的性是七识,七识的性是八识,八识的性是一心。诸法的自性都是一心如来藏。大唯识说一切法相一切显现的性都是唯识性,只有两重识变才能修证明空。

 

84现空

现空是报身修法,主要讲法界的生机。站在现空上讲世间认知的生机,是虚妄分别。 显宗讲现空不二。现分触及到背景的生机。显现有二重,一层是根识认知下的胎卵湿化,是缘起中的显现。还有一层就是识变,但那个识变的识不在缘起里,大中观说为自显现。这个自显现就是现识的‘现’,这个‘现’实际是能‘现’,但是这个现识的‘现’,落在缘起里的我们是找不到的,这就从化身教法引出报身的境觉。宁玛派讲明分现分与觉分,是与空分合在一起讲的,讲明空、现空、觉空双运。般若波罗蜜多是不坏五蕴而说诸法空性无相。

佛在二转法轮讲深波若,依如来藏的背景而说现分,说本性自性空。在两重缘起下看明空、现空、觉空自然双运,缘起性空的中观教法,肯定了缘起中不存在第一因,一切都是空性中的自显现。因为缘生的事物找不到第一因,所以说性空。现即是空,空即是显,现空无二。

佛在三转法论,引入法相唯识,依唯识变现机理, 依大唯识体系,一切显现为诸识藏,诸识聚,诸识显。一心如来藏识变现众生与法,变现无量的七识境界。此变现亦为如来藏功德显现。其能现称法能相,所现为法所相,能所均为上一层实体平台八识或一心佛识所变现,其性为唯识性。

 

85觉空

藏传佛教各派为了修学佛法,施设了很多道名言,最高叫乐空,次有觉空,明空与现空。站在觉空上看世间觉,是落边不了义的,没有两重的觉照无法现证觉空。你不能说这屋子里没人是空,这样说空没有意义。最高的教法是禅的教法。禅即不在现空上面做文章,也不在明空上面做文章,它是在觉空上做文章。呼吸也好,明点也好,都是你的梦变现的。我们讲大唯识多用梦境的例子做喻。佛在三转法轮不说诸法空性,说诸法唯识性。

一旦讲到觉空,能觉的就已经不再是个体了,佛法观修会触及到密乘讲的觉空,现空与明空。小中观依缘起说空,大中观依本性说空,大唯识则依两重识变,说一切法相的性都是唯识性。法相唯识说空,不坏五蕴而说,空的不仅是色相,还触及到显现的背景即显现即识变。

所有的显现都能依两重识变而觉空。有如不同层面的脑电波在高一层的觉知里,都可以采集汇总,两重觉受不仅具备分别事识,同时还具备现识的境觉。因他们都是识的变现。你的色身虽然落入缘起,但你的心却可以安住在背景上,这样就是大中观的觉空双运。

觉空的觉是一心佛觉,一心佛觉变现众生与法,变现重重的华藏世界。在变现境中的法与众生,无量境界都如空花,是一心如来藏法尔功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