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7年5月30日谈话记录:谈师谈佛 || 般若波罗蜜多与弥勒瑜伽行(三)

(2022-06-11 14:25:11) 下一个

2017530
一、http://mp.weixin.qq.com/s/nFDA21KPhI4pyfnW-Oz82A[url=http://mp.weixin.qq.com/s/nFDA21KPhI4pyfnW-Oz82A]http://mp.weixin.qq.com/s/nFDA21KPhI4pyfnW-Oz82A[/url]

 

谈师谈佛 || 般若波罗蜜多与弥勒瑜伽行(三)

内容:

第五“发问”。

观自在菩萨之“观照”(vyavalokayati),诸家多译为“照见”,以此词实含“见”(vyava)义。但译为“照见”,则失“观”义,当以译“观照”为佳,以“照”亦已含见义故。

强调之为“观”,非止观之观,此实为广义,即凡具对境而修者即是,若止观,则须说观为有分别,止则无分别(此见下来所说)。

于此“观”之定义下,无垢友谓薄伽梵依“薄伽梵所行而住”,即住于法异门上入三摩地之境界,而诸菩萨则“依如来行而住”,此即谓其别别住于空观,或无相观,无愿观,以此三者为如来三解脱门故。有此差别,故薄伽梵所证为究竟,诸菩萨则未究竟。

观自在所住之观,为见“五蕴悉皆自性空”。无垢友言,说蕴已隐含说处与界,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悉皆自性空。蕴、处、界即是法相,故知观自在所住如来行已非唯自性空,实亦隠指无相,及由空、无相现证无生。指出此点,于说内义时至为关键,此当于下来说“十一答”时更说。

此处无垢友指出法相义,是不以唯识能含容法相学理。

第六“十一答”。

此分涵盖《心经》全部正文,均为观自在为答舍利弗问而说。依无垢友,此可总为十一答。何以为十一答?阿底峡认为,此中十答为钝根而说,一答为利根而说。所谓利根,通指密咒道上行人。

然阿底峡疏却有疑点。彼云:“对钝根之五道修学,即为授以五道一切性相之现观,分五;当如是教授其五道时,见地亦分为五,是即为十。”如是即应五道各有二答。然其后又云:“资粮道与加行道各一答;见道三答;修道一答;无间道一答;佛道三答。”此即不同上说。若详无垢友本论,当以后说为是。

但若以无上密之道次第义理视之,则前说亦未尝不可,以前道次第之现证,即为后道次第之基,于基上作抉择,更生决定见,故不可但说之为前道次第之现证,亦不可但说之为后道次第之见地。如是每答皆于前后有所关合,故未可截言说此为前为后。

阿底峡作参差二说,其意或即为学人留一思考地步。

然则何谓钝根、利根?阿底峡亦分二说。一者,以堪能密咒道者为利根,余为钝根;二者,以堪能修学般若波罗蜜多者已为利根。如是判别,具有深意。

阿底峡实以大乘行人为利,小乘为钝;大乘中人以密咒乘为利,余乘为钝,而二者差别,仅在于后者不知密与非密实据“觉”而言,而非为“秘密教授”。所谓据“觉”而言,即谓“觉”是即秘密,否则将以为觉性可藉修持而证得。如是,成佛便亦是新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