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5年05/01-05/13谈话记录

(2022-06-12 14:56:39) 下一个

四十五、2015年05月谈话记录

 

2015.5.1

一、 http://www.dizang.org/bk/jt/072.htm
       读观经四贴疏,写好日志分享。

 

 

2015.5.3
一、
龙师:依修部,实证生死涅槃如幻梦,建议改为: 藉真如涅槃,实证生死如幻梦。
某甲:佛非从人得,法报化集一身,而人身又难得.见地又如此重要,而一切又如梦幻泡影,真又点想不通,这也不是,那也不对,还是转移吧,清净。
龙师:法报化集一身,是指法身,不是指人(色)身,详见大般涅槃经,佛的食(色)身与法身。[/微笑]
二、辩经第三题 .比较两重相依下,法(性)能相,法(性)所相各层施设的观修境,及比彼此建立止观的开合。所谓开合,即不异离,不可因世间相碍,简单评说传统教法的对错,亦不可因两重相依的离碍,而臆测佛法出世的功用...。



2015.5.5
一、重温《薄伽梵歌》,写好日志分享。[/微笑]

 

 

2015.5.6

一、佛在《胜曼夫人经》及今日连载的《入楞伽经》中,多次提到,要安置当来众生于色究竟天,作种种修学,藉境智以明外境皆自心显现,老师们应勤勉力行。[/微笑]

二、http://wapbaike.baidu.com/view/301776.htm?adapt=1&fr=aladdin&bd_source_light=1701851&;qq-pf-to=pcqq.c2c   大自在天的由来
三、http://www.qldzj.com.cn/htmljw/0091.htm  
       读华严经寿量品,连带《佛说顶生王因缘经》,《薄伽梵歌》,大自在天修习,结合两重相依建立的观修体系,写好日志分享。[/微笑]
四、某甲:“凡有言句,尽是点污。如何是向上事?”    
      师:“凡有言句,尽是点污。[呲牙]



2015.5.7

一、http://view.inews.qq.com/a/RUS2015050504533303?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1 ;天堂和地狱什么样?

二、把生命活动的场景,定位在依六识抉择的轮回界,成佛自然在人间;把生命活动的场景扩展到涅槃,依七识密乘说成佛在天宫;把生命的场景还原到八识,禅说心、佛、众生皆是赖耶名。
三、读华严经寿量品,连带《佛说顶生王因缘经》,《薄伽梵歌》,大自在天境智修习,结合两重相依建立的立体观修体系,写好日志分享。[/微笑]
四、重读《善说显现喜宴》第四品——密咒果乘,结合境智观修,写好日志分享。


2015.5.8
一、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E0MTg2MA==&mid=208185401&idx=7&sn=c643c4b2cb478ffca969480c6dfee1d8&;scene=1&;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d  
       宗萨仁波切:转世再生不一定发生在死亡后

二、轮回就如同前面例子中的脏衣服,涅槃则像干净的衣服,两者都不是实相;但是,如同干净的衣服比脏衣服接近衣服的真正状况,涅槃也比轮回接近实相。轮回是执着在幻觉上,而涅槃则是执着在幻觉的消失上。涅槃仍是二元对立的成见,因为你所认知的是幻觉消失,而不是“实相”。
从前你错误地相信“幻觉真实存在”。现在你又错误地相信“幻觉消失真实存在”,没有出现过的东西怎么会消失呢?不真实的东西消失掉的状况,怎么可能呢?换句话说,不真实的东西从未存在过,怎么可能存在呢?涅槃的存在是依靠轮回,真实事物的存在哪有可能依赖不真实的事物呢?
涅槃就像是幻觉之后的幻觉,如同电影结束之后,你还瞪着空白的荧幕——你仍然没看到实相。
---宗萨仁波切

 

三、师:细读宗萨仁波切的两篇开示,在两重相依建立的立体观修体系下,重新审视传统教法中,观修法与止修法的异同。写好日志分享。[/微笑]
             观修法与止修法,可参考曼殊的日志。
   http://www.大龙说禅.com/home.php?mod=space&uid=5&do=blog&id=1341
四、http://m.baidu.com/from=157b/bd_page_type=1/ssid=0/uid=0/pu=usm%400%2Csz%401320_1001%2Cta%40iphone_2_4.3_3_534/baiduid=99FE2C8272D3134CA1E2626E6063C607/w=0_10_%E6%A5%9E%E4%B8%A5%E7%BB%8F%E7%A6%BB%E5%8D%B3%E8%A7%89/t=iphone/l=3/tc?ref=www_iphone&lid=15509902438328356245&order=1&vit=osres&tj=www_normal_1_0_10_title&m=8&srd=1&cltj=cloud_title&dict=30&title=%E7%9F%A5%E5%B9%BB%E5%8D%B3%E7%A6%BB%E7%A6%BB%E5%B9%BB%E5%8D%B3%E8%A7%89%E5%9C%86%E8%A7%89%E7%BB%8F%E8%A6%81%E4%B9%89&sec=3326&di=a71e827491cf2b9d&bdenc=1&nsrc=IlPT2AEptyoA_yixCFOxXnANedT62v3IHh8PRSJNLDWgmo39hLWxBd2oZyTg2Sm5UZWdczXQsgoDlnKb071l7x2ArKxosHN8nyC-     
      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圆觉经》要义

 

 

2015.5. 12

一、重读《中观析义》,写好日志分享。电子版见QQ群[/微笑]
       中论析义概况: 品1,考察诸法生灭,2 考察诸法来去,3 考察眼等六根,4 考察色等五蕴,5 考察地水火风空识等六界,6 考察贪嗔痴诸烦恼及起因,7 考察有为法生住灭三相,8 考察所作业及能作,9 考察受与受者,10 考察假我与五蕴,11 考察生死有无,12 生死的缘起性,13 诸行无常,14 根境识和合,15 诸法有无自性,16 考察缘起法,17 成业与业感缘起,18 观诸法无我入实相,19 时间无自性,20 因缘和合,21 成坏与因果相续 ,22 如来果德,23 相净法中破颠倒,24 空有与四谛,25 有关涅槃法,26 生命缘起与十二有支,27 邪见与空性、涅槃。



2015.5.13

一、课题研究规划: 相应立体唯识观修体系,按部就班的把教下施设的观修境,有序的归位。
      汉地净土(四土九品),天台宗(摩诃止观,涉及南传上座部观修);密宗四部(瑜伽密,大瑜伽,及无比,无上瑜伽),宁玛,萨迦,噶举,觉囊,格鲁,及苯教观修体系的施设。
      还有天道部,包括基督,伊斯兰教,印度教,道教,及萨满教。[/微笑]
 路漫漫其修远兮...

二、某甲:观修《覌经》与《大方广佛华严经寿量品》有所不同, 因佛当时讲法时还没有佛像,佛像岀現是佛后三百年,这寿量品薄伽梵覌修境是根据什么形象施设的呢?

      龙师: 佛讲华严是在定中,印度当时梵天与佛同名薄伽梵,皆具三十二相,(三十二相说,源于古印度文化信仰)故观修意念佛相不是问题,另入众生心想,即入如来藏功德,即名为赖耶之如来藏。[/微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