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学佛得由佛做主,不能由我们做主

(2022-06-06 14:36:02) 下一个
学佛得由佛做主,不能由我们做主

我们现在要学宗教,既然接受了心识的存在,就不能以根识认知来定义生命,就应该用心识和根识同时来觉照生命。心识对于我们来说是比量,根识对于我们是现量; 大乘佛法对于我们来说是比量,根识认知的生老病死对于我们来说是现量,所以我们要学佛、要了解生命实相,就必须接受佛法的比量,用比量来覆盖现量。说白了,学佛得由佛做主,不能由我们做主,我 们做主是依根识,根识做不了心识的主,听懂了没有? 我这么一讲你就能看懂佛经了,原来看佛经讲的很啰嗦,很多重复。经文每一句都非常重要,因为你的认知跟不上两重觉知,读经论要由佛法比量来覆盖根识现量。比量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信仰,因为我们没有识变的经验。我们反复强调,什么叫信仰? 信你不信的叫信仰。根识认知对于我们来说不叫信仰,叫修养,信仰与修养是完全不同的层面。很多人修行精进,错以为修养就是信仰,我们这里 的很多老师,修养都很好,但是信仰为零。你说他不对,他学佛也给佛烧过香、磕过大头,但他还没引入心识变现。依相依理学佛不叫信仰,是修养, 磕大头是给别人看的,学佛跟人对话不叫宗教,人解决不了生死问题,听懂了吗?

真正的宗教是要解脱生死的,修养连情绪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更甭说心理问题了,心理比情绪还要深,心理之下才触及生命背景。依根识的修行不是不对,但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认知无法超越缘起。很多宗教人士跟一般 人一样,烦恼一大堆,在根识里我们做不了主,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有一特点,六识各自的认知是平行的,谁也做不了主,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六识都可以做主判断,我们得出的决定往往是混乱的,因为在根识层面,六 识是平行的。但心识就不一样了,七识叫一能变,在真谛三藏的《转识论》里有。举个简单的例子,做梦的你就一个,梦里有很多人和事,在梦境里你做不了主,但是做梦的你可以做主,做梦的一醒,整个梦再热闹马上会醒。 听懂了吗?

学佛不学唯识,很难深入,大乘佛法讲心识如何运作的就是唯识,二转法论的般若中观只讲到空性。修学大乘佛法一定要把唯识学好,学好唯识你就知道,根识认知是生活的平台,心识觉知是生命的平台,这两个不一不异。 生活的平台有边际,人生百年就完结了,生命的平台没有边际,识变没有边际,根识认知的是分段生死,心识觉知的是变易生死,学佛一定要把法相唯识机理弄清楚,有《成唯识论》、《八识规矩颂》、《转识论》。我们今天 用梦喻讲了两重唯识变现,弄明白法相唯识教理后,学宗教就容易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