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禅的博客

体悟人生真理,通达智慧觉悟。自觉觉他,自利利他。youtube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4fjoWGlYx4&list=PLXXuRYOXx2fKoL33puVNg_m7JH9th7Wu4
正文

《心经》参学5

(2021-10-26 15:16:37) 下一个
《心经》参学5: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逍遥禅:舍利子:是人名,佛的弟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在凡夫的二元对立中,不是空就是色,不是对就是错,不是有就是无,不是生就是灭,不是一就是异。。。。而用光明智慧心,照见五蕴皆空,透过现象见本性本质后,一切现象的本质本体本源,都是自性的本性本空!就如同天空中的浮云一样,一切浮云都依附于天空而存在。色相也是如此,一切色相都依附于见性而存在;一切声相都依附于闻性而存在;一切香相都依附于嗅性而存在;一切味相都依附于尝性而存在;一切触相都依附于触觉性而存在;一切法相都依附于知觉性而存在。这里为何用“六相”而不用“六尘”呢?因为六尘、六根、六识是十八种界隔,而用光明智慧心透过现象见本性本质后,已经破除了五蕴十八界的界隔,因此名为“性相一如”。因此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更进一步说明,色空一体的关系:见色即见本性本空,见本空的见性,即见镜中相的色相,二者一体不可分,因此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不仅仅色相是这样的,五蕴色受想行识,都是如此,都是依附于本性本空中的假象,都是性相一如的镜中相!
 
怎么理解呢?受,是依附于触觉性而存在的;想,是依附于知觉性而存在的;行,即心行,是依附于本性本空而显现的不同的心位(或者说不同的道),因此说十法界都是本性本空中的唯心所现的色相;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也是本性本空中显现的色相;识,本身就是唯心所现的识相,其本体本质还是本性本空!
 
20200916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