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谢通晓庄子精华的郭伟胜先生

(2022-08-16 03:58:27) 下一个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么你就能够给别人带来直接的利益和好处,要么你就能够给予别人带来利益和好处的方法,这两者缺一不可,如果这二者都没有,就会无事生非,我们把它叫做无效社交,其实这种无效社交哪里真的无效呢?,恰恰是在消耗,是让我们平添了诸多的烦恼,会越来越焦虑,所以要么授之以鱼,要么授之以渔。直接给别人利益而没有方法,那么造成“升米恩,斗米仇”的结果,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你能够给别人提供一种渠道,提供一种方法,那是一种相互交换,相互之间没有亏欠,这是一种公平,庄子把它叫做“天钧”。

庄子说“为是不用而寓诸庸”。这个“庸”就是要在事上体现他的功效,体现他的效用,能够在某件事情上发挥各自的作用,那就是各得其用,都是在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也。都能够发挥作用,这是一种分工和协调,这是一种集体的智慧。发挥集体的智慧才叫做通,在集体的智慧下,每个人都会有所得。适得而几也。这样得“得”,都是刚刚好,都是恰恰好,这就接近了心,接近了道,而庄子这句话的重点在“为是不用”是前提,所谓的不用,无为为用天下,有用为天下用。人际关系剖开层层面纱,无非就是两种:一个是有用,一个无用,那到底什么是无用呢?

《庚桑楚》篇说:如果我不聪明,不使用我聪明的话,人家都会说我是“朱愚”,,说我是个废物,如果使用我的聪明的话,又让我感觉到手忙脚乱,四肢受累,如果我不讲那种仁慈就会伤害到别人,送慈悲为怀又会让我自己的身体不自在,如果我不讲究那种所谓的义,不讲规矩那就会伤到对方,然而处处循规蹈矩又会让我身心俱疲,让我身心双向受累,那我到底该怎么做呢?聪明也不好,不聪明也不好,那到底聪明好还是不聪明好呢?

老子告诉他的答案是什么,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为,交食乎地,交乐乎天。也就是说,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没有目标,有了目标以后你还要把这个目标忘掉,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为,你不要念念不忘你的目的地,迈出了第一步以后要放下你的目标。交食乎地,交乐乎天。这时候你目之所及,你手之所触,都是来游心的,都是交食乎地,都是供养我的。交乐乎天,都是让我舒适的自在的,你能够达到这种“乘物以游心”的状态,就是无用,就是无为。

大鹏图南之志,最后就是这样完成的。在乘物以游心的状态下,是非没有差别的,聪明与朱愚也是没有差别的,乘物以游心就是在享受做事情的过程,你会不劳不累,不知疲倦,感觉不到身心的劳累,仿佛时间都在变化,时间都在变短了,不知不觉就把事情完成了,不知不觉就到达了目的地了。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穿池而养给。一条鱼想到东海去,它能做什么,只要在水里顺着这个河流,顺着水势,只管自在就好。“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等你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到达了目的地以后,你自己都不知道,我怎么这么快就到达目的地了,我这么快就完成了目标了,你之所以完成目标,是因为你忘记了目标,是因为你在享受这个过程。

最后我们再强调一句“无为乃用天下,有为乃为天下用”。包括这个“有用”“无用”,我们都不应该有分别,都不应该有主次,站在“我”的角度看,我是无用,别人是有用,但是别人站在他自己的角度看,他也是无为,而我却是有为。因此庄子在《齐物论》篇说“人之生也,固若是芒,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每个生命本来都是自带光芒的,只要我们能够乘物以游心去专注享受那个过程,哪里仅仅是我无为,哪里仅仅只是我自带光芒,人人都是在无为,人人都可以发挥光芒。

抄录郭伟胜视频全文:“庄子:每个生命都有光;升米恩,斗米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220816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蓬荜生辉的友人 回复 悄悄话 “大棚图南之志,最后就是这样完成的。在乘物以游心的状态下,是非没有差别的,聪明与朱愚也是没有差别的,乘物以游心就是在享受做事情的过程,你会不劳不累,不知疲倦,感觉不到身心的劳累,仿佛时间都在变化,时间都在变短了,不知不觉就把事情完成了,不知不觉就到达了目的地了。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穿池而养给。一条鱼想到东海去,它能做什么,只要在水里顺着这个河流,顺着水势,只管自在就好。“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等你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到达了目的地以后,你自己都不知道,我怎么这么快就到达目的地了,我这么快就完成了目标了,你之所以完成目标,是因为你忘记了目标,是因为你在享受这个过程。”
蓬荜生辉的友人 回复 悄悄话 28星宿到底有多少颗星星?上网查到,至少两千多颗。
今早醒来闭眼时候,看见好多星星,最近,星星,时有,时没有,在我以为它们离我远去的时候,它们又出现了,在我以为它们会出现的时候,它们又不见踪迹了,它们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它们存在在我的意志里。

记得我看见的星星们最多的时候是1000多颗,那是半边天的星,还有半边天的星是我看不见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