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飞潜智

光影流转,育教绵绵,拈花微笑,潜智蔓延。
正文

尤利西斯的《忧伤三角》(完)

(2023-09-04 19:53:51) 下一个

(原创:灵隐士)

尤利西斯的《忧伤三角》(完)

  尤利西斯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简单纯粹。《忧伤三角》的导演鲁本呢?是电影艺术吗?还是托物而言志?

  如果回顾‎一下鲁本·奥斯特伦德五年之前的电影《The Square》,通过一种怪诞诙谐的方式勾勒出不良沟通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应该会挺吃惊,挺值得思考一下。比如那个前来问罪的小男孩,不依不饶,一定要对方给个说法,最后被意外地推下楼梯。以及晚宴之上的表演者,玩真格的,活脱脱像一只猩猩附了体,最后伤人害己——原本不过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为什么事态发展到最后竟会那么的荒诞狗血?那么的不可预料?造成了那么严重的人身伤害?这内中的逻辑。。。是不是存有问题?这人的做法。。。是不是存有问题?

  《The Square》让鲁本一鸣惊人,首获戛纳金棕榈大奖。 我觉得其目的是想借机探讨一下人与人之间如何去沟通与相处,以及如何才能避免矛盾与争执,维持一个平稳可靠的社会状态。对的,Square就是四四方方,正儿八经,结结实实,稳固可靠的意思。基于这个视角来看,电影《忧伤三角》/《Triangle of Sadness》很显然正是这一脉理念的延伸与扩展,并且借助于名著《尤利西斯》进行了一次全方位,跨域时空的整合。对了 ,如果仔细读一读,《尤利西斯》用词非常有意思,原本是一部挺私人,挺黑色幽默,挺荒诞讽刺的小说。跟鲁本的电影风格有点像。

  是啊,每个人都想自己的一生稳定些,稳中上升,不要发生意外,让一切变得不可捉摸。为了达到自己的安稳,结果往往让别人的生活无法安稳下来。

  不信?且看。

  电影中的一点小幽默。

  众所周知,发明炸药的明明是瑞典人诺贝尔,可电影偏偏设定了一个英国背景的手榴弹富豪。一开口自我介绍就说俺是干维护和平,保护人民那种行业的。这自带神圣光环,脸不红心跳,真能瞎掰啊您呐!可实际上呢,他的公司所生产的主打产品是手榴弹,杀人的。而这艘豪华的游轮呢,最后也是被一颗手榴弹爆沉的,讽刺至极。电影导演您挺幽默的,把不好的事情一把推给英国人,哈哈。因为导演本人就是瑞典籍啊,和诺贝尔,现代炸药的发明家同属一个国度。

  再谈点题外话。

  诺贝尔发明了炸药,由此而成为富豪,从此世间有了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含有和平奖,鼓励世界和平稳定。不过仔细追究一下,这奖金的来源,还不是从售卖炸药所产生的利润而来的?当今科学的发展,那些最优秀科学家的奋斗成果,通过诺贝尔奖的认证取得了世人的瞩目,其实呢,他们所获得的那份奖金,虽然在账面上明的是来自基金会存款的利息,但是暗中推究的话,不还是曾经售卖炸药所产生的利润嘛?难道说是炸弹在诱导着,在推动着科学发展?

  天哪,晕了。

  这雷声响,闪电亮,风吹喇叭云抬轿,一声霹雳瓜太大(前三句是儿歌)。

  以前讲从奴隶到将军,现在成了从炸弹到科学。——以防话题过于争鸣,之后大家每个人都会三角忧伤,此处特意删去2000字。。。毕竟咱们不是二郎神,三只眼,世间的间真真假假,能够一眼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你看人类这行为,是不是真够讽刺?让人忧伤呢?

  (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