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新一轮校园安全整肃鸣锣开张

(2022-12-15 00:15:59) 下一个

新一轮校园安全整肃鸣锣开张

                              2004年11月10日

何必

《学校法》等四项有关学生的安全法规正在制定中……(略。)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一直就是个大问题。仅仅今年就发生多起外部或内部人员伤害孩子的事件,各地也纷纷亡羊补牢般地“及时”采取了补救性质的安全措施。“再出问题,要严厉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已经出现的问题就不了了之了?到现在,发生孩子伤亡事故的单位,没听说有什么负责人对此承担责任,更没听说该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为此引咎辞职。相形于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乃至我们的邻国、同为东方国家的韩国一旦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就会有上至政府部长乃至更高官员去职的问责状况而言,我们的问责制度还是仅仅停留在周济所谓“严厉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的层面上,说穿了,就是抓个把基层得不能再基层、员工得不能再员工的萝卜头出来垫背祭旗了事,其中出现冤假错案替死鬼也在所难免;而像今年9月30日上午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广宜乡中心小学新调入的教师刘红文突然精神失常用菜刀杀死4名学生并导致12名师生受伤后,媒体披露该教师曾经有精神病史的事实,而到现在也没听到将其调入的学校负责人及其上级(县、市、省、部)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去职的消息。如此问责机制,使得对杀害孩子们的真正罪魁祸首却能大模大样继续逍遥法外而且为人师表坐而论道,或者说,这种问责机制纵容了对孩子们的戕害行为的屡禁不止也绝非危言耸听。

频频发生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事故,又导致了新一轮的人员资格验明正身以及法律法规制定热潮。每次整顿秩序最终都演变成单位和部门党同伐异清理门户的闹剧,或者是设立新的寻租机会与空间,这也很让已经习惯于“运动员”生活方式的国人屡见不鲜习以为常。而一下子要弄出四部法律法规,这也真赶上批量式流水线生产了,立法方面的大干快上大拨轰所导致的滥竽充数及其后果,我们领教的实在不少。

到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泛法制时代,或者说可以叫做法律泛滥时代。一方面,类似新道路交通安全法颁行后配套法律法规赶不上导致出现与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主负全责这种引发全社会汹涌唾沫的为讨论,显示出立法的滞后,而法律缺位也给执法人员提供了不作为的借口与避难所;另一方面,类似机动车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不许使用手机不许抽烟等法律规定被全体驾驶员违背的情形也使得法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法律几乎成了过街老鼠人人以戏弄规则为快,同时,像中国金融领域的立法在全世界也是数量最多的,但还是拦不住中国的金融领域几乎是全世界最岌岌可危的,乃至改革开放全部的合法性最终只能求助于GDP增长这唯一的口实与依托,而使国民不致沦入“失败国家”的境地,其中透露的法律遍布但却无人问津的状况也耐人寻味。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与所有的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重新确认和签订学校安全责任书”,再度耗费大量社会资源不说,想必又是一个很形式化但又缺乏必要仪式感的花样货色,给下级规定年度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上限也必定是这种责任书不可或缺的内容,把这种指标层层下达,层层加码,以讹传讹,最终出现教师都要戴着手铐脚镣上班的情形也真为期不远。

而“放学时要适当错开时间”的规定,表面上看的确是为集体上下楼的孩子们的安全着想,可仔细想却好像并非那么回事。

孩子们行为管理能力差,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加强对孩子安全的管理,本未可厚非。但是,需要看到,孩子之所以要接受教育,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还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在如何应对集体活动中的个人角色方面掌握必要的知识、经验与技能;换言之,学校和幼儿园在向孩子灌输课本知识以外,必须负担起向孩子教授在公共场合集体活动过程当中如何保护自己、以及尊重公共秩序等内容的义务和责任。

在西方国家,孩子在学校和幼儿园所接受的教育里,就包含让孩子学会如何正确上下楼的内容,无论是在集体还是单独上下楼梯时,都要靠右站立,给对面行人或同方向有超越需要者留出空间,这种教育属于公共安全教育的必要范畴。

而教育部如今想方设法推行的孩子们上下楼错开时间的规定,却还是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做法。从这项规定本身看,为了防止孩子们发生拥挤而导致安全事故,就让孩子们错开上下楼时间,就是一直鸵鸟政策的典型表现。可以想象,为了安全,校(园)方必然会使每次上下楼的孩子数量减低到最少程度,恨不得一次只允许一个行走才过瘾,不仅仅是放学,连上学也要错开当属合理的制度安排。进一步看,用这种措施避免安全事故,实际上就是教育部门怠惰于在孩子集体上下楼这种涉及公共安全领域里的相关知识技能等的培训教导,实质上就是教育部门对理所当然的教育内容的有意疏漏和放弃,也就是说,应该属于教育不当的举措。再往前看,作为教育行政最高当局的教育部振振有辞理直气壮于此并锲而不舍一往情深,则更有行政不作为之嫌了。

这就是当前教育行政理性的水平。说教育是社会上乱七八糟秩序的始作俑者,大概也不是见外的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