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应该对跨国公司在华的所作所为进行清算

(2023-01-21 08:15:20) 下一个

应该对跨国公司在华的所作所为进行清算

                     2007年8月12日

何必

一个个优秀本土企业被强势的跨国同行收购后,虽然说“本土品牌可能保持”,“团队可以继续经营”,但最终都变成了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一个棋子。(略。)

有关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外一系列合作,呈现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景况。FDI增幅下降,让曾经对招商引资情有独钟的中国人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改革开放之处,国内理论界盛行的是合资至上论。比如,范家骧认为,“多年来的经验表明,建立合营企业是体现互利原则并把跨国公司的不利影响减低到最小程度的较好形式。”(《国际贸易理论》第245页)但是,随着中外合资蜜月期的结束,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中国社会各式各样的伦常规范不断被击穿,这种合资方式就变得越来越为中外所不齿。最突出的表现应该是最近娃哈哈和达能的纠纷。(对此,我写过专门的文字。)

于是,中外合资的方式逐渐被外国独资公司业态所取代,并且,外国独资公司对中国的并购也成为新的战略格局。去年6月27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报道,(何必注,略。)

实际上,跨国公司针对中国市场的行动,并不仅仅局限于高科技领域,在其他地界儿莫不如此。这就是说,跨国公司在中国展开了全行业的从高端市场向中低端市场的进军步伐。

国际上一直在注意,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对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决定性影响。去年7月18日快讯,(何必注,略。)

到了今年,G8会议更是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BRIC)这些巨大的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的影响放到了异乎寻常的重要位置;而人们也注意到,另外的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阿根廷(VISTA)正在步BRIC的后尘,成为世界经济中新的生力军。

如此情况下,中国该何去何从,就成为举世瞩目的事情。从中国经济的成长性方面,人们给于了密切的关注。去年6月22日快讯,(何必注,略。)

而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的变化,也成为国际舆论嚼舌头的目标。去年7月21日快讯,(何必注,略。)

怎么样?看上去形势不错吧。不过,问题好像并不是我们自以为是的那般乐观。王未名从美国给我发来BBC的相关报道。

2007年01月19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9:09北京时间 03:09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上海行贿腐败调查中多人被捕

(何必注,略。)

其实,中国社会早就看到,目前中国沦为全人类的垃圾场、全世界的飞地的进程当中,跨国公司起到了非常恶劣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跨国公司将西方文化当中最为龌龊的成分在中国发扬光大,很多跨国公司将其在宗主国法律绝对不能允许的企业行为,在中国却大行其道,一方面凸显出中国监管的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则表现出跨国公司在原本已经混乱不堪的中国更是添油加醋,将中国没有的倒行逆施作为舶来品输入中国,使得中国社会上的恶行变本加厉。

即便如是,中国当局对这样的局面却还是无动于衷,甚至推波助澜。去年7月17日快讯,(何必注,略。)

坊间越来越耳熟能详的是,很多外资企业之所以到中国来,不是为了别的,就是冲着中国没有监管,可以在中国无法无天。而商务部在招商引资方面,可以说是中国崇洋媚外的急先锋。在讨论企业所得税税制改革时,涉及到中外企业税制统一时,财政部支持,而商务部反对。由此也可以看出,如今所谓的国家利益或者民族利益,早就变成国务院各个部门之间的本位利益之间的博弈。而商务部在卖国求荣方面的坚定不移,也算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商务部如此制度设计思路,当然也成就了中国社会的乱象。去年8月25日快讯,(何必注,略。)

具体到一些行业来看,情况也很是耐人寻味。去年5月22日快讯,(何必注,略。)

化工行业如此,在采矿设备领域也同样照方抓药。去年7月20日快讯,(何必注,略。)

由于收购徐州工程机械集团股权而在中国大名鼎鼎的凯雷,让中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私募基金及其呼风唤雨的巨大能量。同样,国际著名巨擘也在华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攻城略地。去年7月21日快讯,(何必注,略。)

即使这样,国外媒体也喋喋不休地针对跨国公司在华经营战略发出着提醒。去年6月26日快讯,(何必注,略。)

面对跨国公司气势汹汹对中国的侵袭,中国人也展开了唇枪舌剑的争论。2006年3月16日下午2:00-5:00,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平教授在复旦大学发表主题演讲,从郎(咸平)周(其仁)关于“国退民进”之争引发的理论迷雾谈起,探讨金融理论的局限和产权理论的悖论等问题。新浪财经独家视频直播本次演讲。在这次演讲当中,陈平认为,“如果你要讲法制、讲透明、讲市场公平竞争,我告诉你,中国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结果就和德国一样。匈牙利所有的国有银行都变成外资所有,捷克的军工厂、民资企业全部成了跨国公司的囊中之物。所以我认为如果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用钱来购买大型国有企业的控制权,唯一的办法就是实质上用人力资本的名义把国有公司的控股权量化给高管阶层。”

“美国该做的事情就是商业。”这是美国总统卡尔文•柯立芝让人记住的一句名言。1922年,当他在一次国会演讲中如此说时,全世界都以为他在开玩笑。但当历史走到今日,商业力量对这个世界的控制已经变成了事实。有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前100大经济体中,51个是企业,只有49个是国家。通用和福特公司的营业额比所有非洲国家的GDP总和还要高;比尔•盖茨一个人的净资产相当于美国一半家庭的资产总和。当今一些跨国公司的经济规模足以与国家抗衡,全球最大的6家跨国公司,其年营业额均在1100亿美元以上,仅有21个国家的GDP超过这个数字。在当今西方的政治经济学上,出现了“公司国家”的新概念,公司即国家,国家即公司,国家在公共议题上的相对自主性已然让位于大公司的利益诉求。

面对富可敌国的跨国公司,中国人不得不一退再退,一直退到了无路可逃的地步,还在不断击穿底线。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丧权辱国的进程。

到现在,情况依然是,跨国公司在太多的领域享受着超国民待遇。在中国内地地方保护甚嚣尘上的情况下,中国自己的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异地投资都受到了甚至高于跨越国际投资门槛所需要的成本,而跨国公司却可以轻而易举地突破这种地区性的壁垒成本,在中国境内如入无人之境,取得了所有中国企业无法具备的跨地区优势。

而中国各地委府也是本着“宁予友邦,不予家奴”的治理方针,对跨国公司在税收、劳动力管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几乎全方位都网开一面,让跨国公司可以为所欲为违法乱纪,形成了人们通常称之为“外企在中国的灰色生存”这种让全世界都匪夷所思的内外有别的市场主体差异化存在格局。

如果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所作所为进行系统性整理,应该是一部活生生的人吃人的血泪史。对于跨国公司,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进行冷静、理性、客观的检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