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美女是如此实施别针换别墅计划的

(2023-01-09 00:17:55) 下一个

美女是如此实施别针换别墅计划的

                          2006年11月20日

何必

继续关注曲别针换别墅的艾晴晴……(略。)

可以看出来,这个文稿是个女记者写的,口气全是女性家长里短的架式。说起来,首经的男记者实在是凤毛麟角,基本上都是女记者从事采访和编辑。而这对于节目的风格的影响也有目共睹。

而这个记者是个新来的。从其文字中,看出文字功力的欠缺,甚至到了连标点符号都不会合理使用的程度;而其中太多的语气词,比如“啊”、“哪”、“好家伙”之类的,显得很婆婆妈妈的。

其实,这则报道本身也不免如此情致。

该节目是别针换别墅事件仅有的跟随报道者。

自从加拿大有个家伙用一年时间的交换实现了别针换别墅之后,国内也开始了如此的效仿。这个网名叫做艾晴晴的年轻女孩子就大张旗鼓地在网上展开了这样的路数,并且号称要在100天之内完成别针换别墅的壮举。

其实,从积极的层面看,我们似乎应该鼓励这种行为。毕竟,这是公民权利意识觉醒的组成部分,更是纯粹的民间行为的再一次风起云涌。从艾晴晴发起交换活动到现在,过去了约40天,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西方国家里,这种纯粹的民间交换比比皆是。最典型的,就是无处不在的跳蚤市场,每逢闲暇时间,就会有男女老少把各自不需要的物品摆到大庭广众之下,来交换自己需要的物品。这种交换,并不基于等价原则,而是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要。比如,小孩子成长很快,新买的衣服穿了没两次就显得短了,而扔掉又很可惜,浪费了资源,于是就拿出来给那些还可以穿的家庭,并借此换取自己中意的东西。

在中国,这类交易最火爆的是在大学校园当中,每当毕业生离校之际都要将比如教科书、自行车、电脑等物件廉价甩卖,也说不定可以交换到可以带走的家什。

但中国社会强政府弱民间的特性,使得这种民间交换一直无法兴盛起来,所有品种都要在官方恩准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交易,否则就会被视作非法。从外币,到古玩,以及课本,都是如此。这种状况,凸显出专制的色彩。

由是,艾晴晴的交换就有了完全脱离开官方监管而进行民间交易的属性。

不知道,官方是否会对艾晴晴的这种交易进行干预。毕竟,100天从别针换到别墅,增值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所涉及到的所得税问题会如何处置。

不过,想想这也是扯淡。其一,官方很难根据艾晴晴如此频繁而琐碎的交换进行每一次交易增值的评估,有那闲工夫官员们还要吃喝嫖赌呢;其二,即使是缴纳了所得税,最终也不会返还给民间。中纪委对于陈良宇案的调查结果显示,陈良宇有着3亿的资产、11个情妇、25本护照。可以想见,中国的官员们贪赃枉法绝不止陈一个人。而如此财产、情妇、护照的来路,哪个不是纳税人血汗的功劳?

可再一看,艾晴晴的别针换别墅举动中,也有着太多不和谐的因素。

从一开始,艾晴晴就把别针换别墅的计划公诸于众,从而失去了交易的私密性,导致这个过程中的所有交易,都要放到众目睽睽之下。

如果说,保持着私下隐秘交易的特质,是这个理想实现过程的程序要求,那么艾晴晴将这个全过程都展现出来,就已经不再是其个人行为,而成为一个公共事件了。

而如此,不管最后是否能够实现100天里别针换别墅的愿望,都不完全与艾晴晴的个人努力相关,其中已经搀杂进去了群体意识。

按道理说,别针换别墅,应该是个纯粹的公民个人之间的理性选择,与交易过程之外的其他任何人无关,也不夹杂物品价值判断之外的诸如道义等因素的考量。毕竟,这种交易取决于交易双方不同的消费偏好,这种消费偏好的差异产生了对于同一个物品的不同的边际收益判断,而交易也正是在如此判断的不同的前提下才能产生和完成。换言之,如果交易双方对于同一个物品具有相同的价值评估,那么就无从交易。

可我们看到的是,艾晴晴自始至终都将这个交易过程全部展示出来,不仅仅在网络上,还每每通知电视节目制作人员。这就使得交易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如此一来,只要进行交易,必定是增值的,因为否则的话,与艾晴晴交易的另一方就会置身于公众舆论谴责之下,承受着巨大的道德压力。而一旦将公共道德因素纳入单个的交易过程,就非常不伦不类,既不是公共交易,又不是私人交易。在艾晴晴的背后,是成千上万的网民和电视关观众,而另一方则势单力薄,形成了群体与个人的角力,制造了交易双方力量的不对等。于是,交易也就不可能在公平的氛围中达成。

敢于介入艾晴晴设置的如此交易游戏者,只能配合艾晴晴交易的升值。这样,艾晴晴就处于一个包盈不亏的公共保险状态,另外一方则必然成为交易中的损失方。

这就违背了交易中存在风险的起码常识性原则。既然交易,就可能会赚也可能会赔,这是天经地义的。但艾晴晴将如此交易过程的公开化,让公众形成了群体预期,进而达成了对交易一方的感情上的偏袒和庇护,这显然是对交易纯粹性的抹煞和玷污。

从这次交易中酒吧老板的说辞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这种交易已经变味儿了,变成了包括怜悯、施舍、同情等诸多非理性因素乱七八糟都夹杂在内的活动了。如此交易,还是经济人的理性选择?如果这样,就算是最终实现了别针还别墅,我们又有什么可喜可贺的?再进一步,如果现在什么腰缠万贯挥金如土者看到轻轻款款的艾晴晴,一念之间直接送其一个别墅(交易条件另当别论),交易过程就完结了,可这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而电视新闻节目自始至终跟踪进行如此报道,更是将如此事件推向了新的高度。在中国的舆论环境里,电视作为强势媒体,本身就占据着太多的公共资源。利用公共话语平台进行如此操作,给交易中的艾晴晴以媒体支援。

当然,不能说电视媒体的介入具备原则性问题。实际上,这不过是艾晴晴和媒体双方各取所需。

但别忘了,艾晴晴何许人也?在浙江曾经是超女竞争中的亚军,现在到北京来以贩卖飞机票为职业。

其实,在操作如此节目时,节目组就担心,这很可能是个精心策划好了的计谋。

众所周知,如果这种交易的涉及价值超过了一定限度,比如物品价值已经达到了几万元,就不太容易走街串巷延街兜售了,必须具有在价值相对昂贵的领域进行交易的平台和实力。比如,如果用一辆车作为交易品,那么就很难在大街上随便找个人就能实现通过卖掉汽车实现增值。

艾晴晴本人显然无法完成这样的操作。

这时候怎么办呢?

别担心,会有人出面来兜着的。

艾晴晴本人无非是个道具,是个被线牵着的木偶。

我设想,这是个商业策划,是个历时百日的商业活动,背后的人到现在还深藏不露,只是按计划不时把艾晴晴推到公众面前亮一下相,再度引起公众的注意,通过这般设计,把媒体和公众都圈到这个气场中来,成为傻乎乎起哄喝采推波助澜者。

到最后,别针换别墅必定能够实现,因为别墅在开始之前就已经放在那里了。

艾晴晴及其主使者、电视媒体等都各得其所,而公众会感觉到,再一次受骗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