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肚脐与兜肚

(2023-06-10 20:37:16) 下一个

如同人的高矮胖瘦,我们每个人的肚脐都不一样。大的小的,圆的瘪的,深的浅的,横的竖的,凸的凹的,各不相同,各有千秋。其实,别小看了这肚脐眼,藏着每个人身体的健康秘密。

肚脐,医学上称之为神阙穴,是连接胎儿和母体的营养枢纽。从本质上来说,肚脐是胎儿出生后,脐带脱落后留下的疤痕。医学上认为,肚脐眼是人的第二张嘴,因为儿在母腹,胎儿虽有嘴却不能吃,有鼻却不能呼吸,全凭胎盘吸附在母体上摄取氧气养料,而脐带是唯一的输送路径。只有当新生儿呱呱坠地剪去脐带时,脐部这张嘴才真正关闭。

脐带剪断之后,脐部结痂脱落,最后形成了肚脐眼;但肚脐也就成了人体一个神奇的穴位,人体所有的穴位都是隐藏在皮肤的表层下面,唯有肚脐是人体中唯一暴露在外的,是能够看的见摸的着的穴位;加之胎儿成长发育,全凭脐带的营养供给;所以,肚脐这个穴位不只是神秘,而且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观察婴儿的肚脐,可以知道婴儿的体质状态。一般来说,肚脐以位置居中,圆形饱满为佳,而且深大一点比浅瘪一点好,这样显示在母体中营养供给充足,反之则表示在母体接收的营养少一些,先天不足。《诊病奇侅》云:“脐大容李者,寿相也”。说成人的肚脐大,能容进一个李子便是长寿之相。由是亦可见人生先天禀赋的厚薄对一生的健康寿夭有较大影响。所以,中医为老人把寿脉时,重点要看两尺脉之强弱与顺逆,因为肾为先天之本,两肾脉强,则本固而枝叶茂,体健而寿长矣。

如上所宜,肚脐形状以圆形居中为佳,成横条状的,一般是脾胃火盛多便秘,成竖条状的,肠胃失调多腹泻。中医讲左气右血,故肚脐偏左者多为阳气虚,偏右者多阴血虚。婴儿肚脐发红发热,表示有内热,多便秘,但如果肚脐周围发凉,表示阳虚内寒,多腹泻,免疫力低。

由于神厥穴的特殊性,在治疗与保健的方面,肚脐的功能非常重要。《证治准绳》:“按脐为神阙穴,宜针之所。”《类经图翼》中也记载:“若灸至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婴儿服药困难,许多毛病可以外敷肚脐的方法,既方便又简单,且疗效极佳

比如小儿夜啼不睡,可以用黑丑少许研为细末,以米汤调成糊状,每晚入睡前1小时贴敷肚脐之上。小儿遗尿,可用五倍子、茯神各等量,共研细末,同样以米汤调成糊状。每晚睡前2小时取药糊适量贴敷肚脐,早晨去掉。

尤其是小儿身体调节能力差,容易感冒或中暑,发热而不退,或腹痛遇上这种情况,父母便送其去医院;其实,可用药棉(如家中无药棉,可用干净布片),将藿香正气水浸入其中,敷于肚脐之上,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肚脐是我们身体中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因暴露在外,故脆弱而易受伤害,必须须注意保养。加上肚脐周围是肠胃部位的聚集之处,所以最容易受凉;若肚脐感受风寒,必伤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若脾胃有疾,则食欲不佳,水谷不化,精微不能转输周身百骸,百病生矣。所以,古人特别重视肚脐的保暖过去母亲带小孩,无论贫富,衣着有奢贱,但一个兜肚必须要。小孩睡觉不老实,喜欢打被子,而有了兜肚紧紧固定在腹部,肚脐得到了保护那怕全身光着,有一片兜肚,便保无虞。过去的年画中,胖嘟嘟的小子,光着身子,前面系着一个红兜肚,这正是过去小孩的标准着装。一块小小的兜肚,充分体现了传统中医文化的智慧,体现了中国人们科学的育儿理念。遗憾的是,优秀的文化传统一次次被所谓的现代科技的“便捷”挤压,尿布不用了,开裆裤不穿了,兜肚也慢慢不见了。于是乎,小孩的健康就一定会不同程度出现了问题;比如纸尿片、实裆裤对小孩生理发育的致命影响,恐怕要到几十年后检测精子时才会发现;平日里不系兜肚,不知要让小孩多上N次医院,而现代父母根本不知自己错了。这不只是个人健康的失去,而是时代生活的悲哀。

不仅是小孩要有小兜肚,人的一生样的要保护肚脐,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脐部保暖;晚上睡觉,再热的天,为什么肚腹部一定要盖点东西,其目的就是保护肚脐。近几十年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装的多样化时髦化,这绝对是好事可是,许多时髦女性穿着露脐装,是好看,只是把肚脐眼一直露在外面,对身体健康是极其有害的。有时候真想劝一句,爱美的女们,身体什么地方都一露千万别露肚脐眼。肚脐虽小,兹体事大,男女老少,善自珍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