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种种命题的记忆(下)

(2023-09-21 20:13:11) 下一个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文言断句,选择题远不如让学生直接标点更为科学公正。历年的文言断句,都是从阅读材料中选三五句话,用选择题型式来考核考生,这是最为憋屈的命题。几句文言,其中可断上亦可断下的“模糊”知识点最多只有一个,而要把它做出三句错误的选项,本身都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说,任何一组选择题,四个选项有一、二个选项缺少似是而非的“疑惑性”,也就没有“考”的意义了,这道题只是给每个考生送上3分而已。如硬要如此文言断句题,则应坚决坚持以四个不同句子作为选择内容。甚至可以说,拼音、错别字或病句题,现在采用的选择题型绝对不如三十年前给几个字注音,改正错别字,改正病句,那样绝对能考出考生的真水平,增强考试的区分度,然而,就今天的整个语文试卷来看,有关拼音、错别字或病句题采用的选择题型,较之其它一些选择题,应该还是较好的题型形式。

任何时候,改革是好的,但改革不等于全盘否定历史,一定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谈发展,这才是科学的态度。而在适当的改革阶段,再又回头来检视过去,就会发现,某些被弃之的“旧”也许比流行的“新”要好一些。总之,高考试卷决不能因为阅卷的便捷而设置题型,科学选拔人才是考试的唯一目的,而语文这一特殊的学科更需要有“不合时俗”的科学举措。

  教材是教学之本,是实施教育的文本依据。可以说,自人类产生教育以来,教育者无不极为重视教材的编撰。中国教育史上,出现过无数优秀的教材,以至于到了今天仍然有着借鉴的意义。无庸讳言,我对教材的编写是极不成功的存在着相当部分的不合理性。既然确定了今天的教材,那么,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考试的考,三者必须无条件的以教材为本。高考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指挥棒,所以,紧扣教材是高考命题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怎样紧扣教材,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困难。首先,我们务必明确一个概念,紧扣教材并不是试卷上所有题型和所有内容必须源自于教材文本,而是应符合教材的内在知识的精神实质,即内容的深浅度,阅读的理解度,语言的认识度等。关于这一点,很有可能在命题老师的命题思考过程中有所忽视。比如说,在命题中,无论是哪一类材料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的是其知识度是否与教材具有相似性。举个例子,关于鲁迅的文章退出语文教材的讨论一直在持续,实际上,主张退出者并非是说鲁迅的文章不好,而是其内容深度不适合中学生的生活认。所以,在命题选材中,最好不选鲁迅的作品亦如古代文学作品中,庄子的作品就不太适宜中学生的思想认知,而清代王闿运、王船山的作品不太适宜中学生的知识认知。命题中所选用的文言文,其中字、词、句式乃至用典使事,一定不要超出中学语文教材的知识范畴。有时一个生词、一个僻典便会影响到考生对整段文字的阅读和理解。举例说,“武”字作“武力”、“用武”、“勇武”诸义均可入题,但“脚印”一义则不可入题;再比如“坐”,其“座位”、“犯罪”、“因为”等义均可入题,但“(诉讼时在法官前)对质”这一义项则不可入题。《诗经》中“其雨”之典可以入题,但“曰归”之典不可入题;明人王象春《题项王庙》一诗中,“垓下美人泣楚歌”之典可以入题,“定陶美人泣楚舞”之典不可入题;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而科技类不宜选用较为冷门、或门类太细的文章。比如说,介绍航天高科技、介绍物理中粒子的文章,恐怕不太适宜中学生阅读。再就是题目的设计也必须考虑中学生实际,比如说让考生判断一个“遗失启事”的用语规范与否是紧扣教材的命题,但让考生判断一份“合同”的用语规范与否则不太合适。再比如古典诗词的阅读欣赏,其考试目的应该主要是考察考生明其体制、字义、故典,知其外在之景、内在之情的认知能力,或识其炼字之妙,或见其写意之巧,重点考察是诗歌“写的是什么景、抒的什么情”,似不可从“意境营造”的角度去赏析。以“意境营造”而论之一首诗,一位专家,恐怕也将惮心尽思,以千余言而方可出之。尽管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意境”的概念,但仅仅是点破而已;这样设题,可能会对中学语文诗词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反复数如此设题,在老师点拨与传授下,学生答题,完全可以套用“公式化”、“程序化”的范式语言,最终将导致考试分值的近似,从而失去科学的区分度。任何题目,如果失去了科学的区分度,则失去了设题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里乱说命题种种,决不是反对考试,果不考试,怎样定

劣,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这考试是断然少不了的。我们要改革的绝不是考试,而是考试的方式与方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