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黄帝内经》精读121一125

(2023-11-02 12:16:52) 下一个

热论篇第三十一(3)

 

4

图片

 

【原文】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1〕①;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2〕,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3〕皆去,病日已矣②。

【点评】

本段重点解读了人体受寒后,寒邪侵扰各个经络的顺序。

【原文通解】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1〕①;

【1】少愈:疾病稍愈。

 ① 邪气渐退,经气渐和,故少愈。

如果病不是阴阳表里两感于寒邪的,则第七日太阳病衰,头痛稍愈;

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

八日阳明病衰,身热稍退;

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

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将逐渐能听到声音;

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

十日太阴病衰,腹满已消, 恢复正常,而欲饮食;

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2〕,舌干已而嚏;

  【2】不满:不在烦闷。

十一日少阴病衰,口不渴,不胀满,舌不干,能打喷嚏;

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3〕皆去,病日已矣②。

 【3】大气:指邪气。

②大气,谓大邪之气也。是故其愈皆病十日已上者,以此也。

十二日厥阴病衰,阴囊松弛,渐从少腹下垂。至此,大邪之气已去,病也逐渐痊愈。

【译文】

如果病不是阴阳表里两感于寒邪的,则第七日太阳病衰,头痛稍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稍退;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将逐渐能听到声音;十日太阴病衰,腹满已消, 恢复正常,而欲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口不渴,不胀满,舌不干,能打喷嚏;十二日厥阴病衰,阴囊松弛,渐从少腹下垂。至此,大邪之气已去,病也逐渐痊愈。

 

5

图片

 

【原文】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1〕,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2〕而已①。

【原文通解】

【1】治之各通其脏脉:意思是通过辨证,病在哪条经脉则通畅哪条经脉的气血而治之。

【2】泄:指针刺泄热法,包括药物的清法、泻下、逐瘀等疗法。

①此言表里之大体也。《正理伤寒论》曰:脉大浮数,病为在表,可发其汗;脉细沉数,病在里,可下之。由此则虽日过多,但有表证而脉大浮数,犹宜发汗;日数虽少,即有里证而脉沉细数,犹宜下之。正应随脉证以汗下之。

【译文】

黄帝说:怎么治疗呢?

岐伯说:治疗时,应根据病在何脏和经,分别予以施治,病将日渐衰退而愈。对这类病的治疗原则,一般病未满三日,而邪犹在表的,可发汗而愈;病已满三日,邪已入里的,可以泻下而愈。

 

6

图片

 

【原文】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1〕者,何也①?

      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2〕,两热相合〔3〕,故有所遗也。

      帝曰:善!治遗奈何?

      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4〕,可使必

已矣②。

      帝曰:病热当何禁之?

      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③。

【点评】

此段重点解读为什么热退之后,会有遗病的原因,以及如果去遗。

【原文通解】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1〕者,何也①?

 【1】遗:指热病后期的余热稽留不退。

遗,是指残余的邪毒。通常,我们受寒感冒之后,会发烧,烧退之后,往往会转为咳嗽、痰盛,这是都是遗者。

①邪气衰去不尽,如遗之在人也。

黄帝说:热病已经痊愈,常有余邪不尽,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

岐伯说:凡是余邪不尽的,都是因为在发热较重的时候强进饮食,所以有余热遗留。

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2〕,两热相合〔3〕,故有所遗也。

 【2】 薄:同“搏”,相互搏结的意思。

实为"因其谷气相抟([tuán],集聚之意)",疑"其”字前脱一"与”字,句意为"已衰而未竭的热邪与饮食的水谷阳气相聚合,(因得到水谷之气的支持),故粘滞而难以彻底清除。

【3】两热相合:指病的余热与谷气的热相结合。

像这样的病,都是病势虽然已经衰退,但尚有余热蕴藏于内,

帝曰:善!治遗奈何?

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4〕,可使必已矣②。

【4】逆从:偏义词,指病人身体的异常状态。

②审其虚实而补泻之,则必已。

如勉强病人进食,则必因饮食不化而生

热,与残存的余热相薄,则两热相合,又重新发热,所以有余热不尽的情况出现。

帝曰:病热当何禁之?

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③。

③是所谓戒食劳也。热虽少愈,犹未尽除,脾胃气虚,故未能消化,肉坚食驻,故热复生。复,谓复旧病也。

黄帝说:发热的病人在护理上有什么禁忌呢?

岐伯说:当病人热势稍衰的时候,吃了肉食,病即复发;如果饮食过多,则出现余热不尽,这都是热病所应当禁忌的。

【译文】

黄帝说:热病已经痊愈,常有余邪不尽,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凡是余邪不尽的,都是因为在发热较重的时候强进饮食,所以有余热遗留。像这样的病,都是病势虽然已经衰退,但尚有余热蕴藏于内,如勉强病人进食,则必因饮食不化而生热,与残存的余热相薄,则两热相合,又重新发热,所以有余热不尽的情况出现。

黄帝说:好。怎样治疗余热不尽呢?

岐伯说:应诊察病的虚实,或补或泻,予以适当的治疗,可使其病痊愈。

黄帝说:发热的病人在护理上有什么禁忌呢?

岐伯说:当病人热势稍衰的时候,吃了肉食,病即复发;如果饮食过多,则出现余热不尽,这都是热病所

应当禁忌的。

 

 

热论篇第三十一(4)

7

【原文】

       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1〕如何?

       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①;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②;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③。

       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

       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④。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2〕,后夏至日者为病暑〔3〕。暑当与汗皆出,勿止〔4〕⑤。

【点评】

此段重点解读阴阳两经同时受寒的后果。

【原文通解】

●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1〕如何?

【1】脉应与其病形:指受邪的经脉和相应的症状。脉,指经脉,非指脉象。

黄帝说:表里同伤于寒邪的两感证,其脉和症状是怎样的呢?

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①;

①(新校正云:按《伤寒论》云:烦满而渴。)

岐伯说:阴阳两表里同时感受寒邪的两感证,第一日为太阳与少阴两经同时受病,其症状既有太阳的头痛,又有少阴的口干和烦闷;

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②;

②谵言,谓妄谬而不次也。(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多言也。) 

二日为阳明与太阴两经同时受病,其症状既有阳明的身热谵言妄语,又有太阳的腹满不欲食;

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③。

③巨阳与少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故两感寒气,同受其邪

三日为少阳与厥阴两经同时受病,其症状既有少阳之耳聋,又有厥阴的阴囊收缩和四肢发冷。如果病逝发张展至水浆不入,神昏不知人的程度,到第六天便死亡了。

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

黄帝说:病已发展至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象这样的病,要三天以后死亡,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④。

④以上承气海,故三日气尽乃死。

岐伯说:阴阳为十二经之长,此经脉的气血最盛,所以病人容易神识昏迷。三天以后,阳明的气血已经竭尽,所以就要死亡。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2〕,后夏至日者为病暑〔3〕。暑当与汗皆出,勿止〔4〕⑤。

【2】病温:即温病,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温热性疾病,又称温热病,属广义伤寒范畴。以发热、热象偏盛(舌象、脉象、便溺等热的征象)、易化燥伤阴为临床主要表现。温病包括范围很广,一般外感疾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例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温毒等。温病属常见病,其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起病急骤、传变较快,且多数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流行性。温病的治疗,应以清热存阴为基本原则。

【3】病暑:指暑病,指邪伏于内,至夏而发的多种热病。《注解伤寒论》卷二:"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4】勿止:勿止汗。

⑤此以热多少盛衰而为义也。阳热未盛,为寒所制,故为病曰温。阳热大盛,寒不能制,故为病曰暑。然暑病者,当与汗之令愈,勿反止之,令其甚也。(新校正云:按凡病伤寒已下,全元起本在《奇病论》中,王氏移于此。杨上善云:冬伤于寒,轻者,夏至以前发为温病;冬伤于寒甚者,夏至以后发为暑病。)

大凡伤于寒邪而成为温热病的,病发于夏至日以前的就称之为温病,病发于夏至日以后的就称之为暑病。暑病汗出,可使暑热从汗散泄,所以暑病汗出,不要制止。

【译文】

黄帝说:表里同伤于寒邪的两感证,其脉和症状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阴阳两表里同时感受寒邪的两感证,第一日为太阳与少阴两经同时受病,其症状既有太阳的头痛,又有少阴的口干和烦闷;二日为阳明与太阴两经同时受病,其症状既有阳明的身热谵言妄语,又有太阳的腹满不欲食;三日为少阳与厥阴两经同时受病,其症状既有少阳之耳聋,又有厥阴的阴囊收缩和四肢发冷。如果病逝发张展至水浆不入,神昏不知人的程度,到第六天便死亡了。

       黄帝说:病已发展至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象这样的病,要三天以后死亡,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说:阴阳为十二经之长,此经脉的气血最盛,所以病人容易神识昏迷。三天以后,阳明的气血已经竭尽,所以就要死亡。大凡伤于寒邪而成为温热病的,病发于夏至日以前的就称之为温病,病发于夏至日以后的就称之为暑病。暑病汗出,可使暑热从汗散泄,所以暑病汗出,不要制止。

8

【总结】

文章开头我们已经说了,对于发热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中医对感染引起的发热认识不够,因而只能列出伤寒一种引起的发热,而西医由于发明了抗生素,解决了因感染引起的发热问题,从面确立了其主流医学的地位。因此,任何的医学都有其长短板,中西医也不列外。

       对于因受寒凉引起的发热,中医的办法很多,主要是解表发汗。如果病情再重了,就是使用渴药。比如如果我们淋雨受寒了,会觉得浑身上下肌肉酸痛,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种肌肉的酸痛是因为我们的经络凶寒凉给闭住了,导致体内的毒素无法排出而引起的。这就好比我们做完剧烈的体育运动后,肌肉会有酸痛感样。因为剧烈运动,肌肉的负荷会急剧加大,在短时间内做功很多,与此同时,排出的废物也就很多,当废物一时半会儿代谢不掉时,就会产生乳酸堆积,肌肉酸痛就会山此产生。此时,如果我们泡个热水澡,或者做做按摩,就会加速血循环,将体内的垃圾代谢走,从而使这种酸痛感消失。同样,我们因受寒而闭住的经络,在解表发汗的药物作用下,也会使得我们闭住的经络打开,汗一出,体内的毒素就得以排出,酸痛感消失,人的病也就好了。

       除了讨论因伤寒而引起的发热外,热论还重点讨论"遗“症,"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什么是"遗",就是残余的病邪。有一个现象,我们都经历过,感冒时,我们的胃口会变差,不仅闻不到味,而且吃东西也没味,这就是岐伯所说":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很多人不解,说是生病了要吃点好的,其实,在当今中国,因为营养不良而生病的少之又少,绝大部分生病,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在吃上表现为胡吃,尤其是垃圾食品;在生活起居上。疯狂打游戏和熬仪,这此最终会导致我们的免疫力下降,从而为外邪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感冒,或者初愈之时,我们的脾胃功能很弱,不能消化大鱼大肉,因此,还是要以清淡了饮食为主,比如粥、烂面条等,以助我们的脾胃功能恢复,这就是岐伯所言"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尺有所短,小有所长。中西医各有长短,面对发热,我们一定不要惊慌,如果只是因为受寒而引起的发热,只需要采取解表发汗法处理即可;如果是因为被他人感染引起的发热,进而引发咳嗽等症状,就不那么简单了,也许使用抗生素是一个解决方案。

       当然,如果想要使身体始终保持一个健康状态,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做刮痧、按摩,以确保身体的经络处于畅通状态,使身体的毒素蓄积量最少,给身体以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培,这才是上医之道。◆

 

 

刺热篇第三十二(一)

1

【题解】

【1】刺:指针刺方法。

 刺热讲热病的色珍,可以从外知内,善为运用,确能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预防的积极意义。

本篇要点:

       一:五脏热病的症状、演变、预后及其针刺疗法。

       二:热病的色珍,可以从外知内,善为运用,确能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预防的积极意义。

       三:刺热病的孔穴以及护理方法,如五十九刺、脊椎诸穴和饮之寒水、寒衣、寒处等。

2

【原文】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①。热争〔2〕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②;庚辛甚,甲乙大汗〔3〕,气逆〔4〕则庚辛死③。刺足厥阴、少阳④。其逆则头痛员员〔5〕,脉引冲头也⑤。

【原文通解】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①。

①肝之脉,环阴器,抵少腹而上,故小便不通先黄,腹痛多卧也。寒薄生热,身故热焉。

肝脏发生热病,先出现小便黄,腹痛,多卧,身发热。

热争〔2〕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②;

【2】争:热邪与正气相争。

②经络虽已受热,而神脏犹未纳邪,邪正相薄,故云争也。余争同之。又肝之脉,从少腹上侠胃,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络舌本,故狂言胁满痛也。肝性静而主惊骇,故病则惊,手足躁扰,卧不得安。

当气邪入脏,与正气相争时,则狂言惊骇,胁部满痛,手足躁扰不得安卧;

庚辛甚,甲乙大汗〔3〕,气逆〔4〕则庚辛死③。

【3】庚辛甚,甲乙大汗:意为庚辛日病情加重,甲乙日身体汗出而热退。肝属木,庚辛属金金克木,故庚辛甚,甲乙属木,为肝气旺盛的时候,故甲乙大汗。

【4】气逆:肝气逆乱。

③肝主木,庚辛为金,金克木,故甚、死于庚辛也。甲乙为木,故大汗于甲乙。

逢到庚辛日,则因木受金克而病重,若逢甲已日木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若肝气逆乱,将在庚辛日死亡。

刺足厥阴、少阳④。其逆则头痛员员〔5〕,脉引冲头也⑤。

【5】员员:形容眩晕的样子。

④厥阴,肝脉。少阳,胆脉。

⑤肝之脉,自舌本循喉咙之后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故头痛员员然,脉引冲于头中也。员员,谓似急也。

治疗时,应刺足厥阴肝和足少阳胆经。若肝气上逆,则见头痛眩晕,这是因热邪循肝脉上冲于头所致。

【译文】

       肝脏发生热病,先出现小便黄,腹痛,多卧,身发热。当气邪入脏,与正气相争时,则狂言惊骇,胁部满痛,手足躁扰不得安卧;逢到庚辛日,则因木受金克而病重,若逢甲已日木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若肝气逆乱,

       将在庚辛日死亡。治疗时,应刺足厥阴肝和足少阳胆经。若肝气上逆,则见头痛眩晕,这是因热邪循肝脉上冲于头所致。

 

 

刺热篇第三十二(二)

3

【原文】

        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①。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②;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③。刺手少阴、太阳④。

       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1〕青,欲呕,身热⑤。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⑥;甲乙甚,戊已大汗,气逆则甲乙死⑦。刺足太阴、阳明⑧。

        肺热病者,先淅然〔2〕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⑨。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⑩;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11。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肾热病者,先腰痛胫酸,苦渴数饮,身热13。热争则项痛而强,胫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14,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3〕然15;戊已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已死16。刺足少阴、太阳17。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4〕?。

【原文通解】

●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①。

① 夫所以任治于物者,谓心。病气人于经络,则神不安治,故先不乐,数日乃热也。

心脏发热病,先觉得心中不愉快,数天以后始发热,

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②;

② 心手少阴脉,起于心中;其支别者,从心系上侠咽。小肠之脉,直行者,循咽下膈抵胃:其支别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外毗。故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也。心在液为汗,今病热,故无汗以出。(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外毗作兑背,王注《厥论》亦作兑眦,外当作兑。)

当热邪入脏与正气相争时,则突然心痛,烦闷,时呕,头痛,面赤,无汗;

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③。

③心主火,壬癸为水,水灭火,故甚、死于壬癸也。丙丁为火,故大汗于丙丁。气逆之证,经阙其文。

逢到壬癸日,则因火受水克而病重,若逢丙丁日火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若邪气胜脏,病更严重将在壬癸日死亡。

刺手少阴、太阳④。

④ 少阴,心脉。太阳、小肠脉。

治疗时,应刺手少阴心和手太阳小肠经。

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1〕青,欲呕,身热⑤。

【1】颜:指额部

⑤ 胃之脉,起于鼻,交颇中,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顾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故先头重颊痛颜青也。脾之脉,支别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其直行者,上膈侠咽。故烦心欲呕而身热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太素》云:脾热病者,先头重颜痛。无颜青二字也。)

脾脏发生热病,先感觉头重,面颊痛,心烦,额部发青,欲呕,身热。

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⑥;

⑥ 胃之脉,支别者,起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气街者,腰之前,故腰痛也。脾之脉,入腹属脾络胃。又胃之脉,自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故腹满泄而两颔痛。

当热邪入脏,与正气相争时,则腰痛不可以俯仰,腹部胀满而泄泻,两颌部疼痛,

甲乙甚,戊已大汗,气逆则甲乙死⑦。

⑦ 脾主土,甲乙为木,木伐土,故甚、死于甲乙也。戊己为土,故大汗于戊己气逆之证,经所未论。

逢到甲已日木旺时,则因土受木克而病重,若逢戊日土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若邪气胜脏,病更严重,就会在甲已日死亡。

刺足太阴、阳明⑧。

⑧太阴,脾脉。阳明,胃脉。(新校正云:按《甲乙经·热病下篇》云:热(原脱]病先头重颜痛,烦心身执,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两颔痛甚(守),暴泄善饥而不欲食,善噫,热中足清,腹胀食不化,善呕泄有脓血,苦呕无所出,先取三里,后取太白、章门。)

治疗时,刺足太阴脾和足阳明胃经。

肺热病者,先淅然〔2〕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⑨。

【2】淅然:突然感到凛寒的样子。

⑨肺主皮肤,外养于毛,故热中之,则先淅然,恶风寒,起毫毛也。肺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今肺热人胃,胃热上升,故舌上黄而身热。

肺脏发生热病,先感到体表淅淅然寒冷,毫毛竖立,畏恶风寒,舌上发黄,全身发热。

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⑩;

⑩肺居膈上气主胸膺,复在变动为咳,又藏气而主呼吸,背复为胸中之府故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也。肺之络脉,上会耳中,今热气上熏,故头痛不堪,汗出而寒。

当热邪入脏,与正气相争时,则气喘咳嗽,疼痛走窜于胸膺背部,不能太息,头痛得很厉害,汗出而恶寒,

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11。

11肺主金,丙丁为火,火烁金,故甚、死于丙丁也。庚辛为金,故大汗于庚辛也气道之证,经阙未书。

逢丙丁日火旺时,则因金受火克而病重,若逢庚辛日金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若邪气胜脏,病更严重,就会在丙丁日死亡。

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太阴,肺脉。阳明,大肠脉。当视其络脉盛者,乃刺而出之。

治疗时, 刺手太阴肺和手阳明大肠经,刺出其血如大豆样大,则热邪去而经脉和,病可立愈。

肾热病者,先腰痛胫酸,苦渴数饮,身热13。

13膀胱之脉,从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又腰为肾之腑。故先腰痛也。又肾之脉,自循内踝之后上腾内,出腘内廉;又直行者,从肾上贯肝膈人肺中,循喉咙侠舌本。故骺酸苦渴数饮身热。

肾脏发生热病,先觉腰痛和小腿发痠,口渴得很厉害,频频饮水,全身发热。

热争则项痛而强,胫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14,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3〕然15;

【3】淡淡:水波摇动起伏状。

14膀胱之脉,从脑出别下项。又肾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趋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内;又其直行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故项痛而强,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然骨作然谷。)

15肾之筋,循脊内侠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膀胱之筋合。膀胱之脉,又并下于项。故项痛员员然也。淡淡,为似欲不定也。

当邪热入脏,与正气相争时,则项痛而强直,小腿寒冷痠痛,足心发热,不欲言语。如果肾气上逆,则项痛头眩晕而摇动不定,

戊已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已死16。

16肾主水己为土,土刑水,故甚、死于戊己也。癸为水,故大汗于壬癸也。

逢利戊已日土旺时,则因水受土克而病重,若逢壬癸日水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若邪气胜脏,病更严重,就会在戊已日死亡。

刺足少阴、太阳17。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4〕?。

【4】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太素》无此十一字。疑衍文,可从。

17少阴,肾脉。太阳,膀胱脉。

?气王日为所胜,王则胜邪,故各当其王日汗。

治疗时,刺足少阴肾和足太阳膀胱经。以上所说的诸脏之大汗出,都是到了各脏器旺之日,正胜邪却,即大汗出而热退病愈。

【译文】

心脏发热病,先觉得心中不愉快,数天以后始发热,当热邪入脏与正气相争时,则突然心痛,烦闷,时呕,头痛,面赤,无汗;逢到壬癸日,则因火受水克而病重,若逢丙丁日火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若邪气胜脏,病更严重将在壬癸日死亡。治疗时,应刺手少阴心和手太阳小肠经。

       脾脏发生热病,先感觉头重,面颊痛,心烦,额部发青,欲呕,身热。当热邪入脏,与正气相争时,则腰痛不可以俯仰,腹部胀满而泄泻,两颌部疼痛,逢到甲已日木旺时,则因土受木克而病重,若逢戊日土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若邪气胜脏,病更严重,就会在甲已日死亡。治疗时,刺足太阴脾和足阳明胃经。

       肺脏发生热病,先感到体表淅淅然寒冷,毫毛竖立,畏恶风寒,舌上发黄,全身发热。当热邪入脏,与正气相争时,则气喘咳嗽,疼痛走窜于胸膺背部,不能太息,头痛得很厉害,汗出而恶寒,逢丙丁日火旺时,则因金受火克而病重,若逢庚辛日金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若邪气胜脏,病更严重,就会在丙丁日死亡。治疗时,刺手太阴肺和手阳明大肠经,刺出其血如大豆样大,则热邪去而经脉和,病可立愈。

       肾脏发生热病,先觉腰痛和小腿发痠,口渴得很厉害,频频饮水,全身发热。当邪热入脏,与正气相争时,则项痛而强直,小腿寒冷痠痛,足心发热,不欲言语。如果肾气上逆,则项痛头眩晕而摇动不定,逢利戊已日土旺时,则因水受土克而病重,若逢壬癸日水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若邪气胜脏,病更严重,就会在戊已日死亡。治疗时,刺足少阴肾和足太阳膀胱经。以上所说的诸脏之大汗出,都是到了各脏器旺之日,正胜邪却,即大汗出而热退病愈。

 

刺热篇第三十二(三)

4

【原文】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①;心热病者,颜先赤②;脾热病者,鼻先赤③;肺热病者,右颊先赤④;肾热病者,颐先赤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1〕⑥。热病从部所〔2〕起者,至期〔3〕而已⑦;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⑧;重逆〔4〕则死⑨。诸当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大出也⑩。

【原文通解】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①;心热病者,颜先赤②;脾热病者,鼻先赤③;肺热病者,右颊先赤④;肾热病者,颐先赤⑤。

①肝气合木,木气应春,南面正理之,则其

左颊也。

②心气合火,火气炎上,指象明候,故候于颜。颜,额也。

③脾气合土,土王于中,鼻处面中,故占鼻也。。

④肺气合金金气应秋,南面正理之,则其右颊也。

⑤肾气合水水惟润下,指象明候,故候于颐也。

肝脏发生热病,左颊部先见赤色;心脏发生热病,额部先见赤色;脾脏发生热病,鼻部先见赤色;肺脏发生热病,右颊部先见赤色, 肾脏发生热病,颐部先见赤色。

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1〕⑥。

【1】治未病:指早治疗,使病邪在人体的浅表部位就被消灭,而防其传变。

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病虽然还没有发作,但面部已有赤色出现,就应予以刺治,这叫做“治未病”。

热病从部所〔2〕起者,至期〔3〕而已⑦;

【2】部所:即热邪侵犯人体五脏时,在体表出现征兆的部位。

【3】期:指五行生克中所胜之日。

⑦期为大汗日也。如肝甲乙心丙丁,脾戊己,肺庚辛,肾壬癸,是为期日也。

热病只在五脏色部所在出现赤色,并未见到其他症状的,为病尚轻浅,若予以及时治疗,则至其当旺之,病即可愈;

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⑧;重逆〔4〕则死⑨。

【4】重逆:是一再错误的意思。

⑧反,谓反取其气也。如肝病刺脾脾病刺肾肾病刺心,心病刺肺,肺病刺肝者,皆是反刺五脏之气也。三周,谓三周于三阴三阳之脉状也。又太阳病而刺泻阳明.阳明病而刺泻少阳少阳病而刺泻太阴,太阴病而刺泻少阴,少阴病而刺泻厥阴如此是为反取三阴三阳之脉气也。

⑨先刺已反,病气流传,又反刺之,是为重逆。一逆刺之,尚至三周乃已,况其重逆而得生邪!

若治疗不当,应泻反补,应补反泻,就会延长病程,虚通过三次当旺之日,始能病愈;若一再误治,势必使病情恶化而造成死亡。

诸当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大出也⑩。

⑩王则胜邪故各当其王日汗。(新校正云按此条文注二十四字,与前文重复,当从删去《甲乙经》《太素》亦不重出。)

诸脏热病应当汗出的,都是至其当旺之日,大汗出而病愈。

【译文】

       肝脏发生热病,左颊部先见赤色;心脏发生热病,额部先见赤色;脾脏发生热病,鼻部先见赤色;肺脏发生热病,右颊部先见赤色, 肾脏发生热病,颐部先见赤色。病虽然还没有发作,但面部已有赤色出现,就应予以刺治,这叫做“治未病”。热病只在五脏色部所在出现赤色,并未见到其他症状的,为病尚轻浅,若予以及时治疗,则至其当旺之,病即可愈;若治疗不当,应泻反补,应补反泻,就会延长病程,虚通过三次当旺之日,始能病愈;若一再误治,势必使病情恶化而造成死亡。诸脏热病应当汗出的,都是至其当旺之日,大汗出而病愈。

5

【原文】

       诸治热病,以〔1〕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处,身寒而止也①。

       热病先胸胁痛,手足躁,刺足少阳,补足太阴②,病甚者为五十九刺〔2〕③。热病始手臂痛者,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止④。热病始于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⑤。热病始于足胫者,刺足阳明而汗出止⑥。热病先身重,骨痛,耳聋好瞑〔3〕,刺足少阴⑦,病甚为五十九刺⑧。热病先眩冒而热,胸胁满,刺足少阴、少阳⑨。

【原文通解】

●诸治热病,以〔1〕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处,身寒而止也①。

【1】以:当作“先”。

①寒水在胃阳气外盛故饮寒乃刺。热退则凉生,故身寒而止针。

凡治疗热病,应在喝些清凉的饮料,以解里热之后,再进行针刺,并且要病人衣服穿得单薄些,居住于凉爽的地方,以解除表热,如此使表里热退身凉而病愈。

热病先胸胁痛,手足躁,刺足少阳,补足太阴②,病甚者为五十九刺〔2〕③。

【2】五十九:指治疗热病的五十九个穴位。

②此则举正取之例。然足少阳木病,而泻足少阳之木气,补足太阴之土气者。恐木传于土也。胸胁痛丘虐主之丘虚在足外踝下如前陷者中,足少阳脉之所过也。刺可人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热病手足躁,经无所主治之旨,然补足太阴之脉,当于井荥取之也。(新校正云:详足太阴全元起本及《太素》作手太阴,杨上善云:手太阴上属肺,从肺出腋下,故胸胁痛。又按《灵枢经》云:热病而胸胁痛、手足躁,取之筋间以第四针,索筋于肝,不得索之于金。金,肺也。以此决知作手太阴者为是。)

③五十九刺者,谓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五脏俞傍五,此十者以泻五脏之热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热之左右也,故病甚则尔刺之。然头上五行者,当中行谓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顶,次两傍谓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杭,又次两傍谓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也。上星在颅上直鼻中央人发际同身寸之一寸陷者中容豆,刺可人同身寸之四分(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四分作三分《水热穴论》注亦作三分,详此注下文云:刺如上星法。又云:刺如囟会法。既有二法,则当依《甲乙经》及《水热穴论)注,上星刺人三分,囟会刺人四分)。囟会在上星后同身寸之一寸陷者,刺如上星法前顶在囟会后同身寸之一寸五分骨间陷者中,刺如囟会法。百会在前顶后同身寸之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容指,督脉足太阳脉之交会,刺如上星法。后顶在百会后同身寸之一寸五分枕骨上,刺如囟会法。然是五者,皆督脉气所发也。上星留六呼若灸者并灸五壮。次两傍穴:五处在上星两傍同身寸之一寸五分,承光在五处后同身寸之一寸,通天在承光后同身寸之一寸五分,络却在通天后同身寸之一寸五分,玉枕在络却后同身寸之七分。然是五者,并足太阳脉气所发,刺可人同身寸之三分,五处通天各留七呼,络却留五呼,玉枕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承光不可灸,玉枕刺人二分)。又次两傍:临泣在头直目上人发际同身寸之五分,足太阳少阳阳维三脉之会。目窗、正营递相去同身寸之一寸,承灵、脑空递相去同身寸之-寸五分。然是五者,并足少阳阳维二脉之会,脑空一穴,刺可人同身寸之四分,余并可刺人同身寸之三分,临泣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壮。大杼在项第一椎下两傍,相去各同身寸之一寸半陷者中,督脉别络足太阳手太阳三脉气之会,刺可人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壮(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七壮《气穴》注作七壮《刺疟》注、《热穴》注作五壮)。膺俞者,膺中俞也,正名中府,在胸中行两傍,相去同身寸之六寸,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陷者中,仰而取之,手足太阴脉之会,刺可人同身寸之三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五壮。缺盆在眉上横骨陷者中,手阳明脉气所发,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背俞当是风门热府,在第二椎下两傍各同身寸之一寸半,督脉足太阳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壮。验今《明堂》《中诰图经》不言背俞,未详果何处也(新校正云:按王注《水热穴论》以风门热府为背俞,又注《气穴论》以大杼为背俞,此注云未详,三注不同,盖疑之也)。气街在腹齐下横骨两端鼠露上同身寸之一寸动应手,足阳明脉气所发,刺可人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壮。三里在膝下同身寸之三寸,外廉两筋肉分间,足阳明脉之所入也,刺可人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巨虚上廉,足阳明与大肠合,在三里下同身寸之三寸,足阳明脉气所发,刺可人同身寸之八分若者可三壮巨虚下廉阳明与小肠合。在上廉下同身寸之三寸、足阳明脉气所发,刺可人同身寸之三分,若者可三壮。云门在巨骨下,胸中行两傍(新校正云按《气穴论》注胸中行两作侠任脉傍横去任脉,文虽异,穴之处所则同)相去同身寸之六寸动脉应手。中府当其下同身寸之一寸。云门手太阴脉气所发,举臂取之,可人同身寸之七分,若灸者可灸五壮验今《明堂》《中诰图经》不载偶骨穴。寻其穴以泻四肢之热,恐是肩穴,在肩端两骨问,手阳明跷脉之会,刺可人同身寸之六分,呼后处中央约文中动脉(新校正云详委中穴与《气穴》注《骨》注《疟论》注此四处注之,三注无膝后屈处五字,此注异者,有异盖注有详略尔),足太阳脉之所入也,刺可人同身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髓空者,正名腰俞、在脊中第二十一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二寸,《水热穴论》注亦作二寸,《气府论》注、《骨空论》注作一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五脏俞傍五者。谓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五穴也。在侠脊两傍,各相去同身寸之三寸,并足太脉气所发也。魄户在第三椎下两傍,正坐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五壮。神堂在第五椎下两傍,刺可人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五壮。魂门在第九椎下两傍,正坐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壮。意舍在第十一椎下两傍,正坐取之,刺可人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壮。志室在第十四椎下两傍,正坐取之刺可人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壮。是所谓此经之五十九刺法也。若《针经》所指五十九刺,则殊与此经不同,虽俱治热病之要穴,然合用之理全向背,犹当以病候形证所应经法,即随所证而刺之。

热病先出现胸胁痛,手足躁扰不安的,是邪在足少阳经,应刺足 少阳经以泻阳分之邪,补足太阴经以培补脾土,病重的就用“五十九刺”的方法。

热病始手臂痛者,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止④。

④手臂痛,列缺主之。列缺者,手太阴之络,去腕上同身寸之一寸半,别走阳明者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五壮。欲出汗,商阳主之。商阳者。手阳明脉之井,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手阳明脉之所出也,刺可人同身寸之一分,留一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热病先手臂痛的,是病在上而发于阳,刺手阳明、太阴二经之穴,汗出则热止。

热病始于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⑤。

⑤天柱主之。天柱在侠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者中,足太阳脉气所发,刺可人同身寸之二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热病开始发于头部的,是太阳为病,刺足太阳颈项部的穴位,汗出则热止。

热病始于足胫者,刺足阳明而汗出止⑥。

⑥(新校正云:按此条《素问》本无《太素》亦无,今按《甲乙经》添入。)

热病开始发于足胫部的,是病发于阳而始于下,刺足阳明经穴,汗出则热止。

热病先身重,骨痛,耳聋好瞑〔3〕,刺足少阴⑦,病甚为五十九刺⑧。

【3】瞑:通眠。

⑦据经无正主穴,当补泻井荥尔。(新校正云:按《灵枢经》云:热病而身重骨痛,耳聋而好瞑,取之骨,以第四针,索骨于肾,不得索之土。土,脾也。)

⑧如右[守]法。

热病先出现身 体重,骨节痛,耳聋,昏倦嗜睡的,是发于少阴的热病,刺足少阴经之穴,病重的用“五十九刺”的方法。

热病先眩冒而热,胸胁满,刺足少阴、少阳⑨。

⑨亦井荥也。

热病先出现头眩晕昏冒而后发热,胸胁满的,是病发于少阳,并将传入少阴,使阴阳枢机失常,刺足少阴和足少阳二经,使邪从枢转而外出。

【译文】

     凡治疗热病,应在喝些清凉的饮料,以解里热之后,再进行针刺,并且要病人衣服穿得单薄些,居住于凉爽的地方,以解除表热,如此使表里热退身凉而病愈。

     热病先出现胸胁痛,手足躁扰不安的,是邪在足少阳经,应刺足 少阳经以泻阳分之邪,补足太阴经以培补脾土,病重的就用“五十九刺”的方法。热病先手臂痛的,是病在上而发于阳,刺手阳明、太阴二经之穴,汗出则热止。热病开始发于头部的,是太阳为病,刺足太阳颈项部的穴位,汗出则热止。热病开始发于足胫部的,是病发于阳而始于下,刺足阳明经穴,汗出则热止。热病先出现身 体重,骨节痛,耳聋,昏倦嗜睡的,是发于少阴的热病,刺足少阴经之穴,病重的用“五十九刺”的方法。热病先出现头眩晕昏冒而后发热,胸胁满的,是病发于少阳,并将传入少阴,使阴阳枢机失常,刺足少阴和足少阳二经,使邪从枢转而外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