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圆的轨迹 (四).

(2024-05-21 18:26:29) 下一个
(四)优名校刻苦读书   要塞里钻研电工                                                                                       第二天中午,火车开到上海北站,爸爸把我们接到家里,这是江宁路的中国纺织公司家属院,住有十几家级别比较高的工作人员,房子好得很,楼上楼下一共近二百平方米,有两个楼梯,一个浴室,凉台在三楼也不小!还有一个九平方米的亭子间,夹在一二楼中间,虽然与洗手间靠着不太妙,我对妈妈说:“我喜欢这个!”表哥就把我的东西搬了过来!姐姐的东西放在二楼浴室(里面没有洗澡用具)。爸妈弟妹在二楼前后两室住,表哥在一楼的客厅后边那个中室住。它西边是厨房以及后门。我了解到上海的小学五六年级是有英语课的,就找人帮助我学习英语,终于我考上了市西中学——名优学校。认真听课是我的第一条,通畅理解是第二条,课外读物是第三条,有时一些深奥的书籍也翻一翻,破的也不放弃,在同学看电影.玩游戏的时候,我也看书报并且关心“国共战争”——经常看报纸,买廉价的书籍和地图,杂志《新闻天地》也常常看!
 
我们的英文老师经常拿着《密勒氏评论报》,它刊登了不少别的报纸不登的消息,可惜是英文的,我看不懂!
海军士官学校的结业生名单被送到国防部第X室,而江阴要塞司令戴永湘正在办公室里提出要增加兵员问题。
一位处长对他说:“专业人才是没有的,士官生倒有二百人,这是名单,你可以挑选十几二十个,大部分要到军舰上去,给你先挑选就是非常优待了!”
正说着,第二舰队参谋长来了,他一进门就说:“昨天说给我们一百二十人,今天怎么就变成一百人了呢?”
三个人连争带吵,最后达成,第二舰队115人,江阴要塞25人,重庆号巡洋舰60人……
赵哥等25人的名单由戴司令拿去了。一赵哥的特长是篮球,几个炮台的台长都要,最后,戴司令将他留在了司令部,为上士见习文书,而赵哥的兴趣却在电气模型方面。
《群炮击舰计划》是他花心血写的,深得司令的欣赏,同意他与三个士兵合作制造沙盘以及准备演示!一个月后,演示成功,他得了司令发的奖章和证书!
在要塞里,势力最大的是参谋长为首的实力派,他们人数多,组织严密,信息灵敏,受这一派影响的人很多。
另一派是以人事处长为首的顽固派,以军统分子为骨干,掌握电讯机关,主力炮台,并且有人事调动,处分人大权,跟他们走的人也不少。
最后就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戴司令周围的一派,戴是1947年才就任的,海军士官学校挑出来的25人和戴近年安插的三十余人是一个较小的集团。
前两派互相斗争,互相攻讦,而戴司令则居中调停,好像不偏不依。
作为一个新兵,赵哥只埋头把自己要管的炮打扫干净,业余时间就研究电动舰只模型。
到八月份,姐姐了一个电报来:“有赵兄陪同,表哥勿来!”
八月二十七日,表哥与我到火车站,接姐姐,而赵兴隆与张珍也一同来了!
表哥有了正式工作,中纺公司运输队的调度员。他搬到公司去住了。
妈妈说:“好事做到底,把楼下的中屋布置成新房,让赵兴隆与张珍就在上海结婚!”
十月的一个星期天,就在我家的客厅举行了结婚仪式。刘校长(小学增加了初中班,他来买仪器)当了主婚人,我妈当了双方的家长,我姐就当司仪。爸爸向纺织公司沪西养成所的主任打了招呼,吸收张珍为养成工,在离家近的国棉十一厂干活。
快到年底了,赵哥领到了头两个月的工资,就从江阴来到上海,给我家人人都送了一分礼,送给我一支派克钢笔,送给姐姐一条白羊绒围巾,(给张珍的是红色羊绒围巾)送给表哥一顶皮帽,送给弟妹三人一人一包巧克力。
我妈说:“你刚领了两个月工资,这恐怕就花去了半个月、一个月的钱,你说要给张珍住房钱,不要扯了……”
张与赵去电影院看电影《乱世佳人》去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