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袍老狼

也曾酒醉鞭名马,从未情薄弃美人。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冒昧探讨一下景阳和粒粒两位诗友的擂台诗

(2010-04-15 23:24:44) 下一个
(俺人老话多,请诸诗友有个心理准备。另外所谓的评也是按个人感受与作者探讨,不是断语。还有希望兄和曲未平兄已有恰评,对俺很有启发。)

新湖鸭暖醒来馋,草籽浮波粒粒衔。
圆月出云家国近,弯刀入鞘恋心凡。
乡魂觅句情牵梦,别曲留琴泪惹衫。
游子天涯谁可忆,仰天长啸立青岩。

景阳兄令俺仰望之处:

临屏落笔神速,一挥而就,才思敏捷。
诗很大气豪放,谨循格律,语句通畅自然。

诗以“鸭暖”点春字,“圆月”点夜,“牵魂”点思,紧扣题目但不说破,好。颈联“乡魂觅句情牵梦,别曲留琴泪惹衫。”出彩儿!(尾句“仰天长啸立青岩”用“长啸”还是“遥望”愚以为端看自己喜欢什么风格,稍豪迈一些就长啸,婉约一点就遥望吧。)

可斟酌之处:

首联和颔联衔接,镜头换得太快,从微小的细节一下子换到宏观的画面,诚如希望兄所言:“跳跃比较大”,影响全诗神气的贯通。(当然,俺也读出来是为了用“粒粒衔”是为了逗一逗下粒粒妹,但却影响了启承顺畅。)

“圆月弯刀”本是绝配,随可以古喻今,但终究去现实太远,读来突兀,故希望兄问及兵营,问得好。呵呵,玩笑。

“泪惹衫”之惹字确不如希望兄之“染”字传神。


>>>>>> 希望兄评:

景阳兄真高人也,我仰望一个。

你的五律已藏,待有空仔细学习。

景阳兄在短时间写出这样一首《春夜思》,可见诗功之深。唯有两处在下以为是不是可以再斟酌:

1) 首联写鸭似为铺垫"春",但拙见以为写得太细腻和入微,尤其是第二句,这样就感觉在读"圆月出云家国近",即引出主题的"思"时,跳跃比较大。如果用稍微远景或印象手法起首铺垫春时,是不是会更流畅一些?

2) 弯刀入鞘: 在和平年月读到此句觉得比较突兀,兄应该不在兵营吧? (开个玩笑: 评诗和诗斗诗可不能那刀提鞘啊。)

后两联不错,欣赏。(惹是否亦可用染?)

再次仰望和学习!

>>>>>> 曲未平兄评:

也许出手太快,首联欠妥,圆月对弯刀有点勉强。颈联大好!

尾联虽激昂,但接在颈联后好像反差大了点,不妨降点温,如写成
游子天涯谁可忆,仰天遥望立青岩。

都是个人感受,讨论而已。



小窗过雨湿春衫,
独立中霄夜气严.
常忆家人皆远近,
独看世故比酸咸.
文章老去归仙境.
蝴蝶初来栖秀岩.
劳燕不悲相思语,
檐边何自空呢喃?

*本来用“梦蝶”喻庄梦,惜失对.

粒粒妹令俺仰望之处:

慢功出巧将,整诗立意谋篇,爽然在胸。
果然下笔一气贯通,通畅无滞。
且用字简练,颇显炼字功力。

诗以“春衫”点春,“夜气严”点夜,“常忆、相思语”点思,紧紧扣题。
颈联之“文章老去归仙境,蝴蝶初来栖秀岩。”转折有致,出彩儿!“文章老去归仙境”自然是文化人皆向往的愿景,妙。“常忆家人皆远近,独看世故比酸咸。”也情感真挚,唤起共鸣。


可斟酌之处:

多在格律细节上。题目“春夜思”三字习惯上以隐含在诗句里不点明为好;“独立,独看”“独”重复。对仗:“皆(在)”可理解为方位介词,“比”则是动词,“老去”是一个词而“初来”是偏正词(副词+动词)。当然宽了看这些也可不论及。“空呢喃”是“三平尾”,乃诗家大忌,必须避免。(如果用诗词软件来查,会上当,因为“空”也读仄声,但这里应读平声。俺话又多了。呵呵)


>>>>>> 曲未平兄评:

写得不错,构思措句都见功底,通首成篇。空呢喃,建议改枉呢喃,避三平。
霄想是匆忙中错选了,应为霄。


最后再人老话多一下:

景阳兄和粒粒妹之诗,一豪迈激昂,一婉约细密,实乃佳作!俺是只有仰望和学习的份儿。要是让俺站擂台上写,在交给他们二位来评,俺一定会体无完肤!:)

结论:

此兄妹二人旗鼓相当,握手言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