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一沙

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灵忧伤,谁能承当呢?
正文

宽恕最有力量

(2006-05-03 21:05:18) 下一个
上世纪70年代有个叫Raymond Baumhart的社会学家做了一个著名的社会调查,题目是“道德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个题目似乎很扯淡,但其实大有意味,往往是越简单的东西人们越搞不清楚。不少人整日将道德挂在嘴边上,其实却不见得明白道德到底是圆的还是方的,这种人从古到今都有。例如古代有个孟子,据称是仁义道德的先锋,满有浩然正气,对待同志是春天一般温暖,可是遇到异己者,便忍不住要破口大骂人家是小人禽兽,这种行为在我看来倒真不是那么道德。 Raymond的调查在西方国家进行,收到的大众回复主要有四种: 1. 道德是凭着直觉告诉我的对与错去行事; 2. 道德和宗教规范有关; 3. 道德就是做法律所允许的事情; 4. 道德就是做社会所广泛接纳允许的事情。 如果Raymond当时的调查在中国进行,收到的答复估计清一色是“道德就是跟着毛主席,作无产阶级先锋队,干一辈子革命”,大概调查者多半要吐血身亡。西方人民的回答虽不见得非常高尚,至少common sense还不错。西方人民的多样性也还可以,好不容易给出四个答案,却都不幸被Raymond盖上了四个”Misleading”的大标签。因为四种答案都隐含着某种前提,而且这种前提是会犯错误的,当前提不道德时,对应的行为自然也不会道德(只举一个例子:对于第四点来说,纳粹德国和十年浩劫都是很好的反例)。不过遗憾的是,Raymond自己到最后也没有说出个让人心服的所以然来,看来破总是比立容易,而且只破不立往往不容易成为被破的对象。况且这个问题的确很难,没有办法给出一个很好的答案。 然而道德虽然很难定义,我们却都幸运地、似是而非地知道一些模模糊糊的东西,也不否认道德中蕴含许多让人感到舒适的美德。我个人认为,宽恕就是最伟大的美德之一。 读小学时有阵子心里阴暗,便喜欢玩一种阴暗的游戏:将铁钉放在铁轨上,火车一过就压成了铁皮,后来发展到在铁轨上放一溜小石块,火车一过,火星四冒,石块飞溅,场景极为壮观。虽然隐隐约约地知道这样可能会酿成大祸,但是却乐此不疲,直到后来背后突然炸雷一般响起一声“住手”。我回头一看,是一个面目凶恶、满脸横肉、黑铁塔一般的铁路巡警叉腰站在那里,并且面无表情向我走过来。我先是脑袋里一片空白,然后又噌噌地涌现出江姐、小罗卜头等许多英雄形象,接着又涌现出渣滓洞、辣椒水、老虎凳等壮烈刑具。当时是不是真的视死如归已经不记得了,但有一个想法是肯定的,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哥们我今天算是栽了。 铁路巡警面无表情地把我带到他旁边的办公室,他还没开口,我脑子里一路上已经想好了几种应答耍赖的作战方案,只要不让学校和家长知道就好,并且也想好了事后卷土重来的报复计划。可谁知巡警一开口便是和颜悦色地问:“小朋友,你知不知道这样做是会有危险的?”,因为我没想到一上来就是软的,所以着实呆若木鸡了一把,只是点了下头。巡警接着说:“知道就好,下次不要再犯了,下次若再犯,我一定告诉你学校,好了,回家吧”。这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脑子里幻想出来的英雄形象彻底崩溃,顿时换上自责和惭愧。后来中学语文学了鲁迅先生写的“他的背影越来越高大,渐渐压榨出我皮袍下面的一个‘小’来”,就觉得套用在这里非常合适。我想:他若是惩罚我,恐怕我的逆反心理更加严重,而他却使用了宽恕的方法。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宽恕的力量,之后,我确实没有再犯了。 几年前我又心里阴暗了一把。教授有一次给我们布置了一篇论文,我早早就写完了,结果吸引了一位焦头烂额的印尼同胞找我要参考那篇文章。因为考虑到国际友谊,我就毫不犹豫地借给他了。可我后来一直怀疑他IQ = 0,因为他拿到我的文章,只是稍作修改,就交了上去,所谓稍作修改,无非是做了些将“moreover”换成“furthermore”,将“therefore”换成“so”之类的把戏。结果成绩下来的时候,我俩难兄难弟的成绩自然是双双被withheld,且教授要我们去办公室见他。这件事情可不轻松,听说以前有过类似的情况,教授必须通告Discipline Committee of Faculty,轻则fail整个subject,重则开除出学校。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运转了一下脑袋,正经主意一个也没想到,阴暗想法倒是冒出来许多,全是和报复相关的,例如,放那教授汽车的轮胎气,拿弹弓打教授家玻璃(太不给面子),海扁印尼同胞一顿(智商太低),反正是放套下药的招想到了不少。 后来我一到办公室,教授满脑袋白发,就招呼我坐下,便继续坐在那里看电脑。我扭捏不安地坐了好一会,正不耐烦准备揭竿而起,教授突然转过头对我微笑地说:“I’m waiting for your apology”。我一看似乎有戏,赶紧大脑中光明胜过黑暗、正义胜过阴险,着实地自责了一把,于是做了诚恳地道歉和自我批评。教授眨着狡颉的眼睛告诉我:他接受我的道歉,原谅我,而且会向Discipline Committee保密,并发给我论文的成绩。真奇妙,这宽恕的力量再一次使我看到自己的阴暗和渺小。之后,我也决定对那印尼哥们仍旧礼尚往来,虽然他以后见到我都会很不好意思的样子。 有意思,原来以理服人不是正理,以德服人才是正理,报复与苦毒只会使阴暗心理越积越多,越积越重,至终成为沉重的负担,而宽恕的力量则足以使人的心境开阔,使人的心灵深深震撼。恨一个人远不如饶恕一个人来得轻松。 纳粹集中营里,一个犹太人正面临死刑,他盯着德国士兵的眼睛,却忍不住哭了,他说:我无法去仇恨他,而只能选择去宽恕他。耶稣在十字架上仍然为钉他十架的罗马兵丁祷告: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圣经中描述了一个行淫被捉的女人,犹太人们嚷嚷着要用石头打死他,耶稣对犹太人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结果犹太人不作声,从老到少一个个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和女人。耶稣对那个女人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是呵,这真的是宽恕的力量,宽恕的伟大。我们所需要的,所缺乏的,不也就是这样的宽恕呢?卧薪尝胆,被传为美德佳话,而这样的代价无非只是为了要复仇和重新掌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被誉为义薄云天和智慧的佳话,而这些,无非只是为了去使更多的人死在仇恨与权利和欲望的争夺中。不说远的,就是在这论坛的小小世界中,也常有口角不断、恶语相向、抬己贬人,为的又是什么呢?Come on, 我们在过去,在现在,都已经拥有了太多的仇恨与不宽容,就让这世界中,多一些宽恕的力量吧。 是的,宽恕最有力量,柔和谦卑最有力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