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财经报告之五 --- 中国:能源进口

(2005-03-07 16:58:13) 下一个

牛津分析--每日亚太简报

主题:中国在海外寻找石油和天然气来源。
  意义:经济的迅速增长使得中国的能源需求急剧上升,国内供给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然而,在把寻找石油和天然气作为外交核心时,中国面临着与其他国家产生利益冲突的风险。
  分析:中国曾经出口过石油。在1977年至1985年期间,原油和相关产品的出口额增长了七倍,为出口收入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尽管中国GDP加速增长,但石油产出的增速却在放缓。为满足本国日益增长的需求,石油出口逐渐减少。到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石油赤字。从那时起,中国石油进口的负担急剧上升,原油和成品油都出现了逆差。2003年,中国石油贸易赤字总额超过200亿美元:原油赤字为180亿美元,成品油的赤字刚好超过20亿美元。一些估计认为,去年中国石油贸易赤字上升到接近300亿美元。现在,中国面临着石油贸易赤字巨大且逐年上升的前景。2004年原油进口增长了34.8%,创下新高。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仅次于美国。
  需求猛增。去年,中国石油进口达到了创纪录的1.2亿吨。由于中国国内石油产量略高于1.7亿吨,所以目前石油进口占石油供给(不包括储备)总量的41%。即使国内石油产量增长,也只能是缓慢增长,因为没有新发现大油田。然而,预计2020年对石油的需求将达到4亿吨。中国只能依赖进口的石油。
  提高效率。中国石油进口不仅反映了GDP(尤其是重工业)增长的压力,也反映了能源使用的低效率:
  ――公路交通油耗高,耗用了进口石油的30%,是主要的耗能用途。随着轿车使用的增长,情况将变得更糟。
  ――中国公共汽车、轿车和卡车使用的汽油要比欧洲多25%,比日本多20%,比美国多10%。
  11月,中国宣布将立即实施首个节能计划,力图与上述及其他能源使用方面的低效率行为做斗争,并改善环境水平。
  能源外交。中国现在正进行很大努力,以扩大海外石油供给。为保证能源安全,中国不仅需要补足供给缺口,还要分散石油的来源,以降低石油供应中断的风险。对不同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地区,中国的考虑也有所不同:
  ――中东。目前,中国一半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中东石油含硫量较高,将使中国的污染更加严重,而现在政府正致力于解决环境问题。升级炼油厂使其清洁生产需要较大投资。然而,中国仍需要来自该地区的原油,尽管随时间推移,在获得替代供应之后,其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会降低。10月,中国与伊朗签署了一项价值700亿美元的交易。目前,伊朗约提供了中国进口石油的14%。
  ――俄罗斯。俄罗斯曾说过,它将把中国的能源利益考虑到其远东输油管道的建设计划中去,但在确定输油管道的路线时,却没能满足中国的愿望。俄罗斯还答应增加通过铁路向中国北方地区供应石油的数量,今年达到1,000万吨,2006年达到1,500万吨。为此,它改善了基础设施,每年能运送3,000万吨石油。俄罗斯对尤科斯石油公司(向中国供应石油)进行打击给中国造成了影响。去年,尤科斯公司曾有一段时间中断了向中国输送石油。现在中国把鲁克石油公司作为在俄罗斯的主要石油供应商。2004年它希望从俄罗斯进口640万吨石油。最近有猜测说,国有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可能试图购买Yuganskneftegaz公司20%的股份,该公司以前是尤科斯公司的子公司。这种猜测似乎没有可靠的根据。持有少数股份并不能为中国的石油进口提供保证。
  ――中亚。中国在中亚的投资稳步增长。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控制了该地区的几个重要油田。现在,中国是该地区石油工业和输油管道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哈萨克斯坦注定将成为卓有成果的合作伙伴。去年,两国同意在今年底之前建设由卡拉干达通往中国新疆的长达1,000公里的输油管道。中国对能源的兴趣也扩展到了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由于中亚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所以中国在中亚影响力增大提高了中俄进行战略竞争的风险。
  ――非洲。目前中国石油进口的14%来自于非洲国家。中国想在十年内把这一比例提高到25%。在非洲地区中国最重要的石油贸易伙伴是苏丹,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7%。中国已经成为在苏丹石油工业投资最多的外国投资者: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拥有大尼罗石油作业有限公司40%的股份,该公司主导着苏丹的石油工业。中国还帮助苏丹能源部建设该国最大的炼油厂。中国的外交官和石油公司也在阿尔及利亚、安哥拉、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加蓬、利比亚、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寻找获得石油的机会。
  ――北美。在竞争全球能源和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方面,中国和美国可能会成为主要的竞争对手。有报道称,国有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可能会收购加州联合石油公司,该公司是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中国对这家美国公司在海外的资产很感兴趣。目前还不清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能否得到中国政府的授权和资金支持,以支付收购所需的庞大支出。但如果收购成功,那么它将成为中国准备在全球范围获得所需能源的一项措施。在本月加拿大总理保罗·马丁访问中国期间,中国和加拿大签署了有关石油和天然气的合作协议。
  ――拉美。中国和委内瑞拉在两个油田展开合作。乌戈·查韦斯总统对向中国提供石油表示了鼓励,并允许中国公司开采委内瑞拉的主要油田,并在其领海勘查天然气资源。委内瑞拉是世界第五大产油国。中国也对厄瓜多尔的石油感兴趣。
  结论:中国在全球范围日益加强有关石油和天然气的外交活动,这对国际经济和全球政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中国想缓和与能源伙伴国和能源供给竞争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就必须采取更具有前瞻性的外交政策。
  关键词:亚太、非洲、中亚、中国、伊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中东、俄罗斯、苏丹、美国、委内瑞拉、经济、行业、国际关系、政治、能源、外国投资、外交政策、对外贸易、天然气、投资、石油、贸易、运输
  

每日亚太要闻
(2005年1月28日)


  美国:财政部长约翰·斯诺于1月27日表示,为减少美国贸易逆差并刺激全球经济增长,日本和欧洲必须采取更多措施促进内部经济增长,而中国必须使人民币的汇率更有弹性。七国集团的财政部长下周将在伦敦召开会议,寻求降低美国贸易和预算双赤字带来的风险。斯诺指出,布什政府承诺将预算赤字减半,并提高美国的储蓄,从而降低贸易逆差。然而,如果亚洲国家的汇率不更具有弹性,其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不更加活跃,那么即使美国实行可信的强势美元政策,并重新采用审慎的财政政策,对解决问题也不会有效。这加强了下周七国财长会议上爆发欧亚冲突的可能性。
  日本:财务大臣谷垣祯一27日告诉一个议会预算委员会说,为了减少预算赤字,需要提高消费税,而且有关这一主题的辩论应该在2007年3月之前结束。日本的预算赤字已经达到GDP的5%,公共债务达到GDP的160%。定于4月1日开始减少一些税收优惠已经打击了消费者信心,它已经受到了工资疲弱的打击。尽管还比较遥远,但销售税提高的前景将为消费者支出决策增加压力,而该政策处于公共关注的焦点。这些都危及了日本脆弱的经济复苏。
  澳大利亚/欧盟:1月27日,澳大利亚贸易部长马克·维尔严厉批评了欧盟重新启动小麦出口补贴的决定。农业是澳大利亚经济的主要部门,该国正推动全球市场开放以促进其出口。预计澳大利亚将向欧盟提出抗议,并可能在今年把争端提送新上任的世贸组织总干事讨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