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财经观察之 839 --- 俄罗斯大举建设经济特区

(2005-12-12 06:41:49) 下一个

  这几年中国领导人访问俄罗斯的次数,超过了去欧美日出访的总和。中国企业们
在政府号召之下,跨过黑龙江去考察和洽谈的倒也正如过江之鲫。但结果却大多走过
去又走回来了,硬是在俄罗斯扎不下根,特别是大型企业和项目廖若晨星,中国企业
对俄罗斯这块肥肉是既爱又怕。

  考察过俄罗斯的老总们的结论是,俄罗斯还不具备适宜投资的气候,宁可走远点
,也不能去邻邦投资。近年中俄经贸合作的主力依然要靠中小企业和个体商(“倒爷
”)所从事的传统商品,双方都想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

  俄国人对中俄贸易的现状也不满,因为中国从它们那里买走的除了石油就是军火
——前者只能越卖越少,后一种也终非“人间正道”。

  让中俄商界人士都不满意的两国经贸合作现状,宏观数字进行了更直观的反应。

  中俄双边贸易规模从2000年的80亿美元增加达到2004年的200多亿
美元,中国成为俄罗斯五大贸易伙伴,而俄罗斯则成为中国的第八大贸易伙伴。但双
边相互投资额却一直处于低迷不振。

  截止到2004年底,双方协议投资额仅为6亿美元,向对方投资都只有约3亿
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0.03%,俄罗斯吸引外资总量的0.6%左右,排
在俄罗斯外资十大来源之外。

  直接投资这条“短腿”,已经成为提升双边经贸关系内涵与质量的制约因素。

  近年,俄罗斯吸引外资的法制环境与宏观经济环境大为改观,正在成为全球新的
投资热点。按照世界权威评级公司的评价,俄罗斯在世界投资吸引力排名榜中的位次
,已经从2003年的第17位上升到2003年的第8位和2005年的第6位。
吸引外资规模连续3年增长率超过50%,2005年上半年吸引外资130亿美元
,同比增长313%。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俄罗斯再出新招,通过建立一批经济特区来进一步扩大对外
国资本、包括中资的利用,以缓解实现经济翻番和现代化战略所需要的投资不足问题


  俄罗斯政府对于将中国资金引进经济特区加工工业很感兴趣,包括高速公路、桥
梁、港口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俄中投资合作的最重要方面。

  为了鼓励中国企业投资参与俄经济特区的基础建设和加工生产,俄方准备尽早与
中国签署《中俄投资保护协定》,俄最大储蓄银行副董事长扎哈罗夫建议中国各家银
行为其提供实施大型投资项目的贷款。

  而中国人对俄国的兴趣可能与俄国人有所区别。对于近年来在国内饱受能源电力
、原材料短缺之苦、在国外又屡受贸易摩擦之痛的中国企业,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
基本未受到贸易壁垒打压、自然资源的第一富国俄罗斯,将是一个曲线富国的理想选
择。

  按照中俄双方领导人最新达成的意向,两国贸易额到2010年要达到600-
800亿美元,并实现贸易结构优化。为此,双边均将在扩大传统贸易的同时,扩大
向对方的直接投资。

  俄罗斯大举建设经济特区,特别是将在毗连中国东北的远东地区建设一些经济特
区,不啻于为中俄经贸合作更上层楼吹来的一股东风,而中国企业更是近水楼台先得
月。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链接

  特区之特

  俄罗斯经济特区的主要优惠政策有:特区内企业注册手续简化;企业免征5年的
财产税和土地税,给予缴纳所得税优惠;降低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使用费的税率:提
供租期长达70年并有转租权的长期租赁权;降低货物进出口关税及简化过境手续;
简化外国公民,包括无签证者的出入境手续;投资者在与俄有关部门签署投资特区协
议后,俄联邦和地方税收法规在协议有效期内将保持连续性,不会随意被更改。

  此外,俄政府成立了由俄工商会和俄工商业者联盟代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以保
障建设经济特区的工作公开透明

来源:财经时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