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再访新加坡 之三 学员

(2009-08-06 02:59:26) 下一个



这个班有24名学员, 来自亚太地区不同国家。 最初挑选学员有一些标准:政府官员,负责国际贸易有关的工作,一定的英语水平,参加并通过了一个国际组织的网上基础课程。

Margaret 告诉我们,有一名来自缅甸的学员, 政府推荐来的,来了以后却基本上不能与人交流,上课什么也听不懂,完全switched out, 3个月的课程对他简直像酷刑。最关键是, 有几次分组练习要求每个学员参与, 做presentation, 写报告, 他根本无法参与。 6周后, Margaret 认为这对他自己对全班, 对老师都是个痛苦, 便下决心劝他提前退学回去了。 据说他是从军队里复员到政府机关的,不知道缅甸政府推荐此人的决定是如何做出来的,他显然不可能通过国际组织的网上基础课程,但造假害的不是别人, 正是这位学员本人, 以及缅甸政府的信誉。

剩下来的24名学员,大部分英文水平相当不错, 闲聊当中了解到其中有好几位是在 澳大利亚学习过并获硕士学位的学员。

我们争端解决这个主题的课程不仅是教员讲, 也有讲完以后的分组练习,我们选了两个案子, 把学员分成六组分别扮演原告, 被告, 法官的角色, 让他们按照基本程序写诉状, 判决,做开庭辩论。我Andreas 和许教授分别去每个小组给他们一些必要的帮助。 让他们通过参与来练习如何应对。

这个实践过程对学员有好几种挑战, 不仅是法律知识, 程序知识, 还有如何有效地讨论, 如何协调不同意见, 如何分工合作写书状。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像任何一个人类的组织一样, 每个组都有一个两个愿意从头负责到底的学员,提出具体建议,负责在电脑上写出来,不厌其烦地给别的同伴解始原由。 也几乎每个组都有非常不主动的学员,听别人的讨论, 争论, 自己不愿费力去写或者出主意,或者听别人辩论的时候,表现出一种这样也行,那样也行的不负责任的态度。 还有的人在讨论当中意见犹疑不定,甲说东, 他就说东好, 乙说西, 他立刻就说西对,没有主见和坚持, 也不知道该坚持什么。

他们今天不同的态度,很可能将来导致他们对于社会贡献上的巨大差别。也很可能, 他们在今后的岁月中经过学习, 改变他们对人生的态度, 使他们脱胎换骨,下次我见到他们的时候与这次判若两人。 谁知道他们的一生中将发生什么呢,只有他们自己肩负自己要做的人生选择。


我们主要是听他们的讨论, 如他们忘记了一些重要的方面, 给他们一点必要的提醒, 教他们如何使用判例材料和如何理解条约,如何按程序来写,开庭和裁决,其他具体都让他们做主来操作。 最后,我们把整个过程中对和错的程序问题加以评点, 再把这个案子涉及到的法律要点和他们一一讨论, 让他们重新反思自己所做的有哪些地方还有继续改进的余地。哪些法律问题有哪些观点可以讨论。哪些是没有定论的问题, 结果取决于双方辩论和举证的优劣。

总的来说, 这一批学员都是比较活跃的学生, 问了很多问题,有一位女生特意要求我们在最后讲解中把所有该案涉及的法律要点都讲一遍,不仅仅评论他们的实际操练情况。
 
因为她的要求, 我做讲解的前一晚, 也做了细致的准备。 每一次讲课学生和教员之间的互动不同, 我们讲课涉及到的内容范围也就不同。 今日的教学并不像过去只是教师一概不变的讲授教条, 而是根据学生的问题,来帮助学生进行问题分析,或者教授学生用什么方法来分析一个现实问题。 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 这使得教师也能在讲解过程中发现新问题, 学到新知识。

学习对于热爱学习的人永远都有乐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