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莫罗阿的文章 “论幸福”二

(2009-09-18 05:30:45) 下一个

假如人们对于自己一生的经历, 用更自由的精神去观察,往往会发现他们没有得到的, 正是他们所不希冀的。 因为“我愿结婚。。。我希望当州长。。。我极想做幅美丽的肖像画”之类的口头愿望, 和人类实在的愿望有很大差别, 只有后者是和行为一致的。事实上除了若干例外以外,一个人自会获得他一意追求的东西:要荣誉的得荣誉, 要权力的得权力,要朋友的得朋友。 拿破仑要权力, 在他年轻时,他和权力之间的鸿沟几乎不可超越, 而他竟然超越了。巴尔扎克忠诚于他的作品,他的意志之坚定有他的作品可以作证。

有的时候, 人自以为希冀某一种结果, 而他自身却有某种更强烈的成分使他南辕北辙。 巴斯蒂特自以为要谋事,却拒绝人家给他的职位,他原不希望有事情做。 某某作家说:“我要写某一部书, 而我的生活不允许我”。 这是真情, 但他若热烈地想写那本书, 他一定会过另一种生活。

柏拉图在他的共和国一书的第十章中有一段关于“幸福”的妙谈。

阿尔美尼人哀尔下入地狱, 看见灵魂在死后所受地待遇的情况。 一个信使把他们集合在一起,对这些幽灵作了一场演说:

“过路的众魂啊,你们将开始一个新的旅程, 进入一个会得死火的肉体中。 你们的命运并不由神明来代为选择, 而是由你们自己选择。 用抽签来决定选择的次序。 先来者先选。 但一经选择命运就定了, 不可更改的了。。。美德并无什么一定的主宰, 谁尊敬它, 它便依附谁。 谁轻蔑它,它便逃避谁。 各人的选择由各人负责, 神明是无辜的。”

这时使者在众魂面前丢下许多包裹,每个包裹里都藏有一个命运。每个灵魂捡取他希冀的那一个。 。。。这些命运中贫富贵贱, 健康疾病都混在一起。 第一个选择的人,端详着一堆可观的暴力,贪心地冒失地拿走了。 当他把那只包裹搜罗到底时, 发现他的命运注定要杀死自己的孩子。 并要犯其他大罪。 于是他连哭带怨, 指责神明, 指责一切, 除了他自己以外, 什么都被他诅咒了。 但他已经选择了,他当初原本可以好好看看这个包裹再选啊。

看包裹的权利,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切都在包裹里。 一味地追求财富或荣誉, 差不多总是使人变得不幸, 这是无需深长的经验便可发觉的。 为什么, 因为这一类的生活, 使人依赖身外之物。 过分重视财富的人最易受伤害, 野心家因了一句讹传的话,遭到更强权者的厌恶, 无缘无故地就失败了。 他自叹没有好运气。 然而, 凡是追逐不靠自身而依赖外界方能获得幸福的人, 命运总是和他作对的啊。 这一点也是在包裹之内的。 神明终是无辜的。

野心与贪心使我们与别人冲突。 但还有比这更坏的灾祸根源:我们和自己的冲突。 “我也许做错了, 也许自误了, 但我已竭尽所能, 我依着我的思想而行动了。 我过去说过的话, 此刻还可以重说一遍,或者如果我的见解变了,我可以毫无羞愧地承认是为了正当的理由, 因为我以前所依据的材料不正确,或因为我推理有误。” 当我们回顾一生所为还能够说出这种坦白的话时,我们是幸福的。有了这种内在的调和, 多少苦恼的幻想, 多少和自己的斗争都可以烟消云散。

实际生活里, 这种自己和自己的调和是稀有的。我们内心都有冲突, 每个人内部都有一个“社会人”与情欲至盛的“个人”,有灵与肉,神与兽。我们受着兽欲的支配, 但在沉沦之后我们又很快恢复为明哲之士,想到这一层真是可憎。 赫克斯莱曾言:“一个人不能听从他自己的‘断续支离性’来行事。 他不能使自己在饭前是一个人,饭后又是一个人。他不能听任事件,心情或他的银行往来帐去支配他的人生哲学。 他需要替自己创造出一个精神范型以保障他的人格的延续性。”

但这内心的秩序和谐维持起来是有难度的。 我们的想像和实际常有出入。 我们自以为是理智的推敲, 其实是用了错误的判断和不坚实的论辩, 以满足我们的怨恨或情欲。 我们怀恨一个民族一个社会, 不过是这民族这社会中的一个人,在我们一生的重要场合损害了我们之故。 我们不肯承认这些弱点。可在我们的内心, 却明知有这些弱点的存在。 于是我们因此我们变得悲苦,暴烈,愚妄, 侮辱朋友, 因为我们知道自己不能成为愿望成为的人物。

在此,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教训, 便变得重要了。

一个智慧之士, 若欲达到宁静的境界, 首先应将使他思想变形的激情与回忆, 恢复成客观的, 可以与人交换向人倾吐的思想。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