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人需要被激励

(2011-06-22 05:24:47) 下一个

 五旬节营会上听彭牧师讲了一堂关于人生激励的内容,很有启发,把我的笔记整理出来和朋友们分享, 祝大家周末愉快!

  人需要被激励  节选

 彭满圆牧师

 激励可以使人成长,激励可以使人奋斗,激励可以使人得力。

 我很喜欢你们营会早上的广播,念一节鼓励的经文,放一些赞美的音乐,非常的有益心灵。有一首育儿歌说:

 “批评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

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

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

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

 如果你在成长中受到这样的影响,求主帮助我们除掉这样的负面影响,让你的心灵健康!

 相反: 

“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

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

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

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

赞成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


激励的方式可以是物质的,比如金钱,还有言语上的,这个不用钱,比如你称赞你的爱人。有精神上的鼓励,还有灵性上的鼓励。

 基督徒来灵性上的激励是来自主基督。 他用舍己的爱,没有偏心的爱激励我们,他一个替众人死了,成为代罪羔羊,承担人人的罪。 众人本来都死了,因死亡就是罪的当然代价。当人滥用自由,悖逆神犯罪堕落,人就必然走向死亡。有哲人感叹说:“不要为死亡诧异,那是必然的。只要为生存而感恩。”

 基督的死亡是必然的。因为人的罪导致人灵性死亡,人人皆有罪不能救别人。人的救赎就使基督的死亡成为必要。不能死的神道成肉身,成为人而死。基督的死能免去众人的死。

 耶稣的死成就了一种生命的交换,使得到救赎的人不再为自己而活,要为了替我而死,又死而复活的主活着。

 我向你们许多人一样, 思考过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当我为自己而活时,找不到答案。当我不仅仅为自己,也为别人而活时,我就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为主而活为别人而活,能使我的生命更丰富盛。

 美国的著名犹太学者马斯洛发表过人类激励理论的学说: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1943,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1954. 他提出人的需求有5个层次:Hirarch of Human Needs, 包括身体的需要,安全感,情感与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实现自我。但他的理论最大局限是“自我中心”, 一种人本主义的心理学。他的研究只停留在这里。几十年后有了新的观察反思,1969年马斯洛提出了Z Theory. 他提出了自我实现的超越。就是从self-actualization self-transcendence。”从实现自我,到超越自我。可他没有说如何才能超越自我。

 我要补充他的这个论题,超越自我要靠外在的灵性。人若跟从耶稣,舍己,就是超越自我。人的主要问题就是不能超越自我。当我能把生命的主权重新交给基督,才能够超越自我,才是为主而活的生命。我才能够明白生命的意义,存在的意义。这是Christ-Centred Actualization 就是以神国为中心的自我实现, 其中包含了自我的超越。

 基督的舍身激励我超越自我,去爱和激励别人。

 俺也学习一把,送一首激励赞美的歌给朋友:

 喜欢你现在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