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久医成病 VS- 久病成医 ---- 电影《危险方法》观后

(2012-09-17 01:42:08) 下一个

 

我老觉得,心理医生 / 精神科医生恐怕是世界上最糟糕的职业了。每天要面对心理不健全的病人,诱导他们 / 她们对自己掏心窝,往往还要舍身处置进入病人的角色和病人沟通。久而久之,医生自己是否精神也有点不正常?

电影《危险方法》证明了我的“久医成病”这一臆想:著名瑞士心理学家 / 精神科医生荣格,在治疗俄国犹太女病人斯皮勒林的过程中,从她受虐狂的快感中得到启示,对自己的本质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他本来是一个一本正经的医生,有一个传统意义上幸福的家庭。在那个没有什么避孕措施的年代,一个幸福家庭的副产品就是一连串的孩子。(荣格的导师弗洛伊德除了抽雪茄,就是连生了六个子女。)

妻子不断的怀孕,让荣格的潜意识里有了一种恐慌。斯皮勒林歇斯底里的野性,唤醒了荣格久被压抑的欲望。他扬起皮带抽打斯皮勒林的屁股所获得的快感,是他从相敬如宾的妻子那里无法得到的一种满足。当然,和许多道貌岸然的教授学者一样,在享用了痴心女人的身心奉献之后,荣格最后还是扬起道德的皮鞭抽打了她的尊严,回到富有优雅的妻子身边。可是,已经脱了缰的野马再也收不回来了。荣格,这位专门以治疗精神病人为生的医生,从此自己的精神却陷入了空前的恍惚和抑郁。

反而是一开始就病得不轻的斯皮勒林,经过了荣格和弗洛伊德的治疗,不仅病愈,自己还成了一名心理医生,这正应了中国一句老话:“久病成医”。

久医成病 VS 久病成医,这就是我从电影《危险方法》中领悟到的人生悖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