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兩岸政策“對抗大陸”, 台民眾高度不滿

(2006-08-22 16:27:58) 下一个
台民眾對“對抗大陸”的兩岸政策高度不滿 2005-12-09 03:11:05 轉寄 列印 Click Me! 中新網12月9日電對于台灣地區“三合一”選舉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的獲勝,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研究副教授王家英今日在《聯合早報》上撰文指出,民進黨的大敗反映出台灣選民對民進黨當局的政策──包括以“對抗大陸”為主軸的兩岸政策──存在高度的不滿。 文章指出,此次選舉普遍地被台灣朝野和外界視為2008年“總統”選舉的前哨戰,上述的選舉結果無論對台灣今後的政局或是兩岸關系發展,勢必帶來深遠和多方面的影響。 首先,這次選舉雖是地方性的,但在選舉後期,由于藍綠兩大陣營核心人士的刻意操作,它被拉抬至中央層面的另一次政權攻防戰、在野陣營對陳水扁“政府”的不信任投票,以及陳水扁和馬英九二人之間的“扁馬對決”。 就這一角度而言,民進黨的大敗無可避免地重創陳水扁在泛綠陣營中“共主”的地位,使他的“總統”權力隨時提前跛腳。 另一方面,選舉結果証明,陳水扁的光環不再,有意于角逐下屆“總統”大位或不想再順從陳水扁意志的民進黨人,亦會藉機搶占有利位置,保護實力,另殖雎贰_@些發展,將使得未來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整個民進黨都極可能處于嚴重的內部權力衝突和重整之中,不易站穩陣腳。 文章指出,與此同時,為了防止新泛綠共主的過早誕生架空他的“總統”權力,陳水扁難免會盡量在游(錫□)、謝(長廷)、蘇(貞昌)、呂(秀蓮)“四大天王”之間保持平衡,但如此一來,更會加深民進黨內權力交班的困難,不利黨內的團結和穩定,更不利于民進黨布局下屆“總統”大選。 而反觀馬英九帶領國民黨和泛藍大敗泛綠陣營,已使得他在國民黨和泛藍中的共主地位獲得空前的鞏固,理所當然地成為泛藍競逐下屆“總統”大位的候選人。 文章指出,由于國民黨“地方包圍中央”的態勢已全面形成,而地方政權擁有相當的行政資源,這將對國民黨和馬英九部署未來幾年連場的選戰(明年的台北市和高雄市市長選舉、2007年的“立法院”選舉和2008年的“大選”)帶來莫大的裨益。 王家英指出,要重新爭取選民的支持,延續民進黨“政權”,陳水扁和民進黨的理性出路是回歸公共政策,放棄以意識型態施政。 作者在文章最後預測,無論從消極或積極的角度看,選後的台灣將有利于兩岸政策松綁,兩岸關系應更可能走向緩和而非對抗的方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