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华盛顿观察:“废统”与“终统” 美已管不动台? 换中共飞弹上

(2006-08-22 16:28:18) 下一个
华盛顿观察:“废统”与“终统”之间 美已“管不动”台湾? 2006-03-09 20:02:02 点击:462 “废统”与“终统”之间 美国已“管不动”台湾? “美国政府看来是将‘废除’(abolish)国统会看成是改变现状的举动。”华盛顿智库加图研究所(Cato Institute)专事国防与外交政策研究的副所长泰德·卡本特博士(Ted Carpenter)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道,“华盛顿在与台北经过了一番沟通之后,改用一个比较软的字眼,也就是国统会‘停止运作’(cease to function)以及国统纲领‘不再适用’(cease to apply),但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在玩文字游戏(word game)罢了。” 台湾领导人陈水扁自1月29日公开质疑国统会和国统纲领的存废后,选择在一个月后,也就是对台湾人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2月28日前一天,宣布“终止” 1990年成立的台湾“国家统一委员会(即国统会)”以及1991年制定的国家统一纲领(即国统纲领)。此言一出,台湾海峡和太平洋激起的冲击波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国官方相对温和的反应是不是会让“终统”风暴逐渐消退,还是会一步步提高分贝,引起台美关系的更形紧张?对此,华盛顿的美台专家似乎不甚期待美国做出大陆期盼的强烈反应,布什政府更可能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很多人说台湾问题已经在中美的重重问题中被边缘化了,我并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麻烦发生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当中。”卡本特表示,“台湾的主体意识正通过多种方式在稳固成长中,即便是马英九,也在统独问题上向民进党做出许多让步。同时,北京的耐心正在逐渐消弱中,大陆想要在接下来的10年中解决台湾问题,而台湾却不断地在测试大陆的底线。长此以往,结果将是导致战争的全面爆发。” 美国“管不动”台湾? 美国里士满大学(University of Richmond)政治学副教授王维正(Vincent Wang)说,“终统”这一说辞可说是美国在与台湾政府协商之后达到的妥协,美国从台湾政府得到不会改变现状的保证,但最后这个终统的定义,其实是由美台各自去诠释了。 “‘国统会’六年多来没开过一次会,真得停止运作也不至于对现状有任何改变,它只能说有象征但无实质意义。”针对美方相对低调的反应,王维正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解释道,“美方虽然不是对陈水扁政府的做法很满意,但最终还是不希望节外生枝,希望事件能尽快平息下来。” 国统纲领设立之初的要点在于明定大陆和台湾统一的三项进程,包括近程的交流互惠阶段、中程的互信合作以及远程的协商统一阶段。但说到底,国统纲领出台十余年来,除了在大学联考时需要记牢以应付考试之外,已经是快要掉出台湾人的记忆库之外的文件。国统会上次集会是在1999年,自从陈水扁于2000上任之后,国统会没再开过一次会,形同虚设,国统纲领也如同“壁纸”,没有实际运作。只有当陈水扁就任时,国统纲领和国统会才得以“咸鱼翻身”,从墙壁上拿下来好好“供奉一番”,甚至成为陈水扁向对岸和美国打出的“承诺牌”中的王牌之一。如今阿扁一喊“终”,国统纲领顿时又被人踩在脚下,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份政府文件被领导人政治操弄至此,情何以堪。 “大陆方面也认为,陈水扁终统不过是象征性的举动,其意在挑衅大陆,试图试探中国底线(push the envelope),”卡本特表示道。然而,华盛顿对陈水扁的批判恐怕不会太高,原因是美国也有对台湾无可奈何之叹。 “美国的官员其实也清楚,美国(对台政府)能做的有限,”卡本特说。他从自己去年7月到台湾访问的经历来说,他发现台湾政府内部对于美国协防台湾有着极高的信心。也就是这种信心导致台湾政府“有恃无恐”,颇有“吃定”美国政府的味道。卡本特虽然婉言台湾当局虽然不算是自欺欺人(false belief),但是美国的护台决心能够持续多久,他就不敢保证了。“也许十年之后,中美开战的成本太高,高到美国不愿意付的程度,那就难说了。” “现在很值得关注的是北京方面对‘终统‘一事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卡本特表示道,“大陆到目前为止的反应还算温和(moderate),我认为这是一段 ‘听其言,观其行’的时间(testing time),大陆在看美国政府会如何教训陈水扁。如果美国最后不愿,或是不能抑止住陈的举动,北京才会有更明显的动作。”卡本特强调美方会再同大陆沟通,尽力平息纷争,但是北京希望美国更“高调”地(more forceful)指责陈水扁当局,他相信美方或许不会如北京所愿。 美国国务院在3月4日于官方网站上提出声明,指名道姓地要求陈水扁再次澄清“终统”与“废统”是两回事,并称“废统”就是破坏“四不一没有”的承诺,也就是改变现状。王维正认为,美方如此罕见的声明,应该是因为华盛顿听到台湾方面传出了不一致的声音。民进党内有高官在陈水扁宣布“终统”后对媒体明言“终统”和“废统”是一回事。因此,美国希望陈水扁站出来给个明确的说法。 “美国会关注北京反应,但不会‘迁就’大陆的要求。”王维正说,“美国的处理手腕是很细腻的。如果北京只是发发脾气(throw a tantrum),没有大张旗鼓,”美国将会继续低调以对。 美台关系:伤肉不伤骨? 王维正认为,值得关注的是陈水扁政府的下一步是什么?也就是陈水扁一直公开倡议的2006年“修宪”的计划是不是也会跟着付诸实现?王维正认为陈水扁还不至于光明正大地进行“法理台独”,以修改国号、领土等方式进行大动作地“制宪”,而是在外交上进行一些边缘游戏,希望能“蚕食鲸吞”式地推动“台独”。 “陈水扁其实经常强调能通过民间,由下而上地推动宪改,”王维正说。他认为陈水扁会在2006年底北高市长选举前和2007年立法委员选举前,继续打‘反华牌’,试探台湾民众的反应,如果民意支持度高,在2008年卸任前将再闯“台独”关卡。 卡本特也说:“照这样的形势看来,陈水扁很可能会在今年底前推动‘修宪’,而不会选择退让(backing off)。因为台湾高层仍然认为可以继续躲到美国的军事‘护台’保护伞下。” 他认为,美方无法在公开场合声称不会协防台湾,毕竟这么做只会激起大陆的攻台决心。但是台面下,美方绝对会鼓励台湾增加自卫能力,甚至直言美国大兵不一定会为了台湾抛头颅,撒热血。他的说法再次凸显了美国政府对陈水扁政府常常面临“无计可施”的苦恼。只是卡本特也怀疑此时台湾政府能够听进多少美国的警告。 3月1日,台湾驻华盛顿经济文化代表处(TECRO)和美台商会在国会山动员了美国国会加入“台湾连线”的议员们,以美台自由贸易协定为题进行说明。由于当时“终统”声明才出台,会场话题也自然转向此焦点。台湾驻美代表李大维在回答《华盛顿观察》周刊记者提问时表示,台美间的沟通管道“健康且稳固”,台北同华盛顿的交流“频繁、有效率,也有效能,”而最近的这段“插曲”(episode)只是让台美关系更紧密了。 “台湾外交部和驻美代表处沟通协调的功夫做得还不错(credible job),但是台湾政府在发出声明前完全没有知会美国,华盛顿对这么一个‘惊诧’(surprise)其实并不高兴。华盛顿和台北也只是事后再努力去做补救罢了,”针对台美的沟通是否畅通,卡本特如此直言道,显示驻美代表处的事后补救虽然有效,但恐怕是“缓不济急”了。 由此,台美关系是不是会因此受到影响,甚至伤到台美关系的“筋骨”?卡本特说,他相信这次的“终统”事件为本来就已经“值得警惕”(wary)的台美关系制造了不少额外的紧张因子。 王维正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采访时,和卡本特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样的形容方式,用美台“互相小心看待”(wary of each other)的字眼来描绘双方之间的“磨合”过程:“美国对陈水扁政府的不满不只是因为这次‘终统’才出现的,2003、04年时陈水扁推动‘公投’,以及军售的迟迟不过关都是美方不满的原因之一。美国开始体会到陈水扁政府并不是那么好控制的。”王维正更指出,随着台湾民主意识的日益抬头,再加上中国实力的上升,美国政府对台海形势的影响力将逐渐降低。 美国对扁政府和台湾人民“切割处理” 陈水扁执政六年多来,美国意识到台美关系中虽有许多筹码可用,但要如何小心使用才能对执政者传达警讯,又不伤害台美间的基本利益和台湾人民的感情,则成为美国政府颇伤脑筋的一门学问。近来大陆对台灵活地运用“硬的更硬,软的更软”的两手策略,似乎也被布什政府给“偷学”了起来。 王维正表示,美国正在将陈水扁政府和台湾人民区分开来看待。有鉴于大陆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在4月时访问华盛顿,届时布什总统是不是又会重现2003年12月温家宝总理访美时的一段“批扁秀”,他认为可能性不大。 “经过上次温家宝访美的这段插曲,美国官方内部不是没有检讨的声音出现。这么做不仅伤害了台美之间的友谊,也不见得有效,毕竟2004年的总统大选还是陈水扁胜出。所以此次胡锦涛来访,‘批扁秀’不见得会重演,”王维正分析道。在他看来,布什政府若要对陈水扁施压,还有其他更具针对性的做法,比如降低陈水扁过境美国的接待层级,或是反过来,提高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访美时的接待层级。 马英九预计将在3月19日到美国进行访问,虽然现在他的访问行程尚未公开,但美国官方和民间会如何接待这位2008年台湾“总统大选”的热门人选之一,值得持续关注。 王维正表示,美国处理复杂外交关系的经验丰富,布什政府尤其懂得将台美关系和中美关系分开经营,处理起来也比过去美国的几任政府更成功。然而,卡本特却认为,最紧密牵动中美关系的不外是台湾这个头号因素,台海形势的演变终将是中美是否发生军事冲突的潜在导火索。卡本特刚刚于2005年底出版了名为《美国将与中国开战:为台湾而起冲突》(Americas Coming War with China: A Collision Course over Taiwan)一书,并在书中大胆预测在2013年,由于台湾政府正式更改国号,中美将因一连串的误算而进入战争状态。 徐琳,《华盛顿观察》周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