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马扁“隔空对决”:台湾民主处十字街头

(2006-08-22 16:28:37) 下一个
马扁“隔空对决”:台湾民主处十字街头 | 消息来源:亚洲时报在线 | 编辑:2006-06-22 | 网址:http://www. | | 抄送朋友 | 打印保留 | http://www. :http://www.亚洲时报在线方德豪撰文/台湾陈水扁及在野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先后于20日和21日在电视发表了对近期政局的告白,这一场隔空的“政治对决”,不单涉及蓝绿阵营的政治斗争,更是跟台湾民主的前途攸关。 对于这场“马扁政治对决”,不少台湾岛内民众都表示不能理解:按常理,近期陈水扁家人被指控涉及不少弊案,特别是其女婿赵建铭涉内线交易及非法关说案,表面证据对陈水扁十分不利。可是,在这场“政治对决”中,竟是扁主攻,马主守。从措辞和发言风格上看,陈水扁似乎是进攻方,反而马英九是辩护方;对此,即使泛蓝中人也有不理解马英九者,心中质疑马风格软弱者大有人在。 只是,扁攻马守其实只是事情的表象。现实的真相是,台湾民主现正徘徊于十字街头:一方面不少民众和当权者都充满“族群对决”的集体回忆;野心家也充份利用了这些集体回忆,希望以之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另一方面,极少数的政治人物正力图扭转乾坤,把台湾民主引领向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实际上,马英九才这是场“政治对决” 的进攻者。马英九似乎是看到这种“族群对决”对台湾政治和台湾民主的伤害;他现在所做的,是在蓝绿野心家在操弄的同时,希望可以拨乱返正,让台湾民主摆脱 “族群分裂”的魔咒。这是一场新思维跟旧回忆的战争,是一场关键台湾民主能否走出泥沼的决胜局。从马英九电视答问用上一个蓝绿色的背景,甚至写着“支持本土”,即可看到其喻意。 吊诡的是,陈水扁曾几何时自称“全民总统”,但事到如今,却是政局愈乱对他愈有利。从陈水扁的电视独白的种种安排看,他可谓是非常刻意地召唤着“族群对决”的幽灵:他刻意尽量以闽南语发言,刻意把自己塑造成遭对手“政治逼害”的“受害者”,目的就是希望本省人想起“二二八”的往事;让本省人感到马英九背负着外来政权的原罪。 为了巩固其权位,陈水扁似是制造“族群分裂”也在所不惜。如果陈水扁这次高调的回应真的导致“蓝绿对决”,以后每个周末蓝绿民众都随时上街,甚至大打出手,台湾经济以至社会运作出现瘫痪的话,最终作为“元首”的他就可以站在战略高度出面“收拾残局”。 必须强调,台湾的野心家,并不止于陈水扁一人,也不限于绿营。在蓝营方面,那些念兹在兹希望藉陈水扁“出事”而渔利的政客实不在少数。陈水扁在其电视独白上责难泛蓝中有人欲夺权,从某角度看也属事实,也因如此,陈水扁才会执住这一点,争取其支持者甚至民进党各派系“巩固权力中心”。如今泛蓝中人,不也有不少极为资深的人物按着陈水扁的节奏起舞,务必以“蓝绿对决”达至最高峰为己任吗?唯有这样,他们才可指责马英九“风格软弱”,这些人想夺的权,不但是陈水扁的权,也包括马英九的权! 处于十字街头的台湾民主,现时面对两条路,一条是沿着“族群分裂”老路上走,另一条则是走出悲情,走向法治,走向巩固民主。对天天占据媒体大部份时间的政治明星来说,走前一条路其实更为好走,他们所得到的利益一定也更多;但对处于弱势的台湾苍生而言,后一条路虽不易走,但却是他们真正改善社会,提高生活水平的真正出路。 顺带一提,作为律师出身的陈水扁,在最近的弊案风暴中一直把法律问题和政治问题混为一谈。陈水扁充份利用了“疑点利益归被指控方”的特点:对家人涉及贪污指控,他说毫不知情。但笔者想强调,这连串弊案不单是刑事案件,从它们都指涉到陈水扁这一点,它们也是政治问题。当在政治问题上出现疑点时,“疑点利益” 是否应该归于人民?陈水扁应全力作出说明证明其清白;否则,他实在应该鞠躬下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