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與友網話: 關于"圣经的历史真实"

(2006-10-13 20:34:15) 下一个

“圣经的历史真实”,是一信仰宣稱的簡述.基督教為一强调啟示的宗教,即不以人能認識神,而是神先把自己啟示出來.“神”之自啟,主要的方式之一是在人的历史中的显现,人要由历史的真实體驗,負責怎樣認識神,理解神在历史裡的漸啟漸示,此為基督教信仰之一特色.聖經本身不是历史書,不為述史,但卻是透過历史方式,即在時間序列裡發展的系列事件,有大事,有小事,這裡一點,又那裡一滴,讓人在特殊中看到普遍,在平凡中看到超凡,在意外中看到神跡,表示人對神聖之源的體會,人神之相遇.

所以“圣经的历史真实”,基本不是指作為历史學那一意義的真實,而是信仰真理的历史性,或是說作為人類持續經驗性的真實,這一真實,性質是神學意義的真實.聖經的語言,不是歷史學語言.正像我們說:我們是炎黃子孫,這嚴格說也不是歷史語言,只是文化意義的表述,從文化說,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果要拿文獻配合DNA去看,實證明不了我們都由炎黃二帝出來,歷史地說,連炎帝黃帝作為歷史中的兩個人,他們之間的關係及與中華大地上生息的民族的關係,都不是那麼可以肯定好說的.用現代的歷史方式,許多傳統文化表述會變不通,但我們不會這樣去和文化過不去,因文化表述有其意義真實和價值,至若神學信仰之陳述,我們一樣不當將之隨便與歷史學之陳述混同.

當然聖經的學術研究,把聖經文本,只作文獻對待,可以由歷史,考古,人類學等學科去考核其真實程度.迄今為止,聖經並不在學術上證明“没有了历史的真实”,反而看到其基本不違历史的證言.目前考古界並不以聖經與地下材料有根本矛盾,以色列列王年代可與鄰近地區巴比倫、亞述的歷史同步相諧,巴勒斯坦的Tel Dan石銘等亦可為統一王國之證.猶太史家約瑟夫的“弗拉維奧證言”,是耶穌的重要歷史之證,當代的猶太人耶教及世俗學者,都基本以為可靠.專家間爭議的,大都在細節的看法.由知識言,所謂的"可靠性",永遠只能是相對的,有時多些,有時少些,學術上都可以商榷,但專家有疑,也有證,更會有存而不論,那些翻來覆去的討論,當然不會以圣经即等于一個現成的历史“真实”.但這一學術現象,並不是外面的人所想的"不可靠".聖經仍然是一部重要並有一定可靠性的文獻,非無歷史真實性,絕對可為有關研究提供參照.

雖然信仰不必以實證為基础,但目前實證不否定聖經文本之可靠!圣经在信仰上,不是历史文献,而是有历史經驗的文本,今既知無任何根本的历史不可靠,所以他們信徒欲理直氣壯,據之作出真理宣稱,有何不當?何來意味着甚麼“信仰的尴尬”?至于圣经的历史研究,由學刊學會學府,付之問題意識,開诚布公,無不可以討論,在那些學術的範圍內,當然不說絕對“历史真实”.不只聖經历史,黨史,國史,放在真正學術运作中的,都何來定本的真實?所以外人憑何要神學閉嘴信仰的“圣经的历史真实”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