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绝句,律诗谱:

(2007-05-27 14:04:05) 下一个
根据粘对规则,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
  
  一、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二、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三、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四、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
五言律诗跟这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比如仄起首句押韵的五言律诗是: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
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
  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因此就有了这么一句口诀,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在后面我们会谈到,但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如何由这些基本句型构成一首完整的诗。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