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创】抗美援朝的主帅是这样定的之一

(2004-12-06 01:05:07) 下一个

【原创】抗美援朝的主帅是这样定的之一

 

林彪到底是在何时表示不愿挂帅的?提到此事的文章很多,说得最具体的是徐京跃,他在《日出日落三八线》中说:在10月2日召开的会议上,毛泽东透露:前些日子我找林彪谈了一次话,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出兵,不出兵会怎么样,出兵有哪些有利条件,可是林彪表示说他每天晚上失眠,身体虚弱多病,怕风,怕光,怕声音,他有这三怕还怎么率兵打仗呢?他要求去苏联治病,我同意了。  然后,你再翻翻913之后的各位大人物的回忆录,发现,所有说林彪推说身体有病之事,都是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一切的根据都是毛说的,没有旁证,也没有第二人在场。

 

所谓党性遵命性也,如果毛一定要林挂帅,林不会不挂。虽然从林的之前的表现来看,林虽然不象刘邓那样唯命是从,但一旦毛下了决心,哪怕林再不同意,林也会坚持执行,比如长征走弓背,比如四平保卫战等。再加上以前我分析过,也并不是林真的是身体有问题有到不能指挥。所以为什么林没有挂帅,原因在毛也。另外需要再次提出的是,林挂不挂帅,和反不反对出兵没有关系。 从红军开始,林就多次反对中央的计划,但不论是中央接受林的建议,还是林接受中央的建议,一旦形成决定,则林会坚决服从,且会完成的非常出色(据说有书说,只要是林完成不了任务,就可以证明是毛错了)。另外象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里,也写到过这样的事。此外,从许多人的回忆,以及林对入朝部队的准备等来看,林挂不挂帅和反不反对出兵没有必然的联系。

 

真正的核心问题在于,毛对朝鲜战争的准备是有层次的,而且是分层防御的,对于各个层次的防御主帅的安排早在老毛的心中安排好了,而这些安排是同朝鲜局势的发展是惜惜相连的。

 

第一次的战略上的准备是在美国军队在仁川登陆以前,中国军事部署的基本方针属于战略防御。195077日,在老毛的提议下,中央军委在中南海居仁堂召开了讨论保卫国防的第一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讨论组建东北边防军问题。会议做出决议:限7月底将四个军三个炮兵师全部调往安东、辑安、本溪等地集结;组成以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肖华为副政委的指挥机构;进行后勤、兵员补充准备及政治动员工作。老毛当天夜里批准,立即执行。后因粟裕有病不能到职,7月中旬由第13兵团司令员邓华率所辖第38394042军在东北布防。此时东北边防军总兵力约26万人。从参加会议的人员、会议决议的内容看,这时中国考虑的重点只是加强东北边防,防止敌人打进来。这就是后来粟裕被认为是抗美援朝的首选的由来。

 

鉴于形势日趋复杂,从8月底到9月初,中国开始大规模调整战略部署。老毛考虑要在东北已集中四个军的基础,再增加八个军。 中央军委根据聂荣臻的建议,决定将华东地区准备进攻台湾的第9兵团和西北地区正在开始复员的第19兵团,分别调至津浦和陇海铁路沿线地区,以策应东北边防军。命令中南地区的第50军开赴东北地区,使东北边防军兵力从四个军增至五个军。97日深夜,被外交部紧急召回国的柴成文向周恩来汇报了朝鲜的战况。周恩来曾问道:万一情况有个突然变化,如果需要我们出兵入朝作战,你看会遇到什么困难? 提出这样的问题,也说明当时中国领导人的确已经在考虑出兵朝鲜的问题了。尽管如此,此时与美国军队对阵,特别是入朝作战,对于中国领导人来说,还是以防万一的考虑,是整体战略防御中考虑的一部分。

 

九月五日,老毛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指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朝鲜战争持久化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增大。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判断。因为涉及到老毛对於整个战争的战略部署。老毛在讲话中提出要防备美帝国主义乱来,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他说:所谓那样干,无非是打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且打原子弹,长期地打,要比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得长。我们中国人民是打惯了仗的,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让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老毛泽东已经作出最坏可能性的准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准备同美国这个不可一世的世界头号强国直接较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