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娘媚语

记几笔发生过的事儿和心情,把昨天和今天送给明天。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毛泽东和他的女人们51

(2008-01-23 00:29:06) 下一个
作者:京夫子

第七十八节 文革派利用毛泽东 

走资派利用毛泽东,文革派更利用毛泽东。

由于邓小平重返中央领导层,重新获得毛泽东的重用,文革派的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不能不感到极大的政治压力和权力恐惧。他们明白邓小平的后台就是周恩来、叶剑英。现在是周、邓、叶等一批元老派在利用毛泽东。文革派才是毛泽东思想的嫡系传人,为甚幺就不能利用毛泽东的崇高威望?来压制右倾派的总代表周恩来、邓小平呢?

文革派的实际领袖是张春桥,不是江青。张春桥有理论,懂历史,却从来没有得到过重用,形成了文革派系的中心。文革派的人马本来还包括华国锋、汪东兴、韦国清、纪登奎、吴德、陈锡联等一大批实力派人马,可惜江青无头脑、无胸襟、无德行,只顾了颐指气使出风头,动辄点名批判这个、斥责那个,造成了内部的大分化。

幸而毛泽东并未忘记自己理论上的主攻方向。从一九七四年初春起,他发起了批林批孔运动,通过评法批儒,来反右倾、反复辟,以巩固文化大革命的信誉。毛泽东明白,文化大革命因林彪事件已信誉大损。他一旦离开这个世界,不久就会有人大闹翻案,并全面复辟刘少奇的资本主义路线。

毛泽东发动的
批林批孔运动,自然对文革派大大有利。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利用他
们掌握的宣传舆论工具,又一次掀起了大批判的狂风恶浪。可是林彪也好,孔老二也罢,都已是死人,再也不能为自己辩护了。中共历来的运动,都是借了死人整活人。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确
实存在过法家、儒家的争论。但是古为今用,在中共的宣传机器的蛊惑煽动下,变成了:法家主张改革,反对保守;主张进步,反对倒退;主张砸烂旧的条条框框,建立革命的新秩序;文革派就是今日的法家。而儒家则主张克己复礼,竭力维护旧观念、旧传统、旧习惯、旧秩序;走资派就是儒家的代表了。今日最大的儒家就是周恩来。

批林批孔批周公,矛头直接指向周恩来。这
是毛泽东妄图最后一次排除周恩来这个权力游戏的赢家了。薄古厚今,古为今用,毛泽东又一次把中国历史庸俗化、实用化。实在是对历史文化的肆意歪曲和亵渎。

面对着文革派秉承伟大领袖的旨意发起的新一轮攻击,周恩来因癌症日益恶化而住进了医院。但已有叶剑英、徐向前等人牢牢控制住了中央军委,邓小平、李先念等人牢牢控制了国务院,但在党中央内,却只能与文革派维持着平分秋色的平衡局面。使周恩来、邓小平深深恐惧着的,是一旦毛泽东全力支持文革派,他们便随时可能失去已有的一切。

据传,是周恩来在医院里想出了一
着妙棋:利用毛泽东身边的人,来改变毛泽东发动批林批孔运动的初衷,来动摇伟大领袖面整肃走资派的决心。

当时,环绕在毛泽东身边的,是一批年轻漂亮的女人。除了机要秘书张毓凤、外侄孙女王海蓉之外,英文教员是章含之,外事助理是唐闻生,文学朗读是卢荻。其中的王海蓉、章含之、唐闻生三位,平日最看不惯江青那种矫揉造作的左派,厌恶其喜怒无常的德性,而敬爱着平易近人的周恩来总理,同情着日理万机的邓小平。

一天,毛泽东看过了国务院、中央军委呈送上来的两份简报,考虑着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混乱状况,以及晋东南地区、河北保定地区、浙江金华地区长年武斗不息、当地驻军多有介入的局面,便问了问王海蓉的意见。

王海蓉等人便坦率地地告知毛泽东,问题出在下边,根子却在中央,年初时
候,江青同志就派人到部队去烧荒,号召继续造反;总理病重住进了医院,小平同志忙得焦头烂额,江青他们还不肯放过……总理说,国库已经亏空了,还不让抓经济,抓生产。但总理不让我们向你汇报,免得主席担忧,主席的健康比甚幺都重要……

毛泽东拉住外侄孙女王海蓉的手问:你说的他们都是谁呀!王海蓉不肯说。其实毛泽东心里有数: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几位,有搞小圈子的倾向。王洪文工人出身,可不要卷进去呀。

过了两天,毛泽东又分别找王震、陈云、李先念、王洪文等人来汇报情况,毛泽东听了汇报,感到军心不稳,生产停滞,武斗不息,情况严重。批林批孔运动不宜再大张旗鼓地搞下去了。于是他发出了最高指示:文化大革命已经搞了八年,现在以安定团结为好,坚持抓革命,促生产。

就在这时,江青跟美国女记者闹出了《红都女皇》一事,大量泄露了她和毛泽东的私生活,使得毛泽东十分震怒:这个女人,丢人丢在国内也就算了,竟然丢到国外去了,丢给美帝国主义去了!

一九七四年的九、十月间,毛泽东两次扶病出席政治局会议,严厉批判了自己的夫人江青搞上海帮,四人帮,不搞五湖四海、安定团结。毛泽东仿佛忘记了年初发动批林批孔运动时,自己发出的号召了:斗则进。不斗则退、则修、则垮。如今他转而念念不忘安定团结,顾全大局,不要搞分裂。

江青、张春桥也觉察出来,眼下毛泽东极端信任的,是在身边工作而又朝夕相处的王海蓉、章含之、唐闻生三人,便竭力进行拉拢。江青多次把王海蓉、唐闻生请到钓鱼台自己的住处谈心,由张春桥介绍全国各地右倾复辟、走资派重新上台,革命群众、革命干部受走资派迫害打击的情况。

江青要求王、唐二人在毛泽东面前反映邓小平结党营私搞阴谋诡计的问题。王、唐二人当面虚作应对,可是她们于第二天就去到首都医院周恩来的病室报告了江青、张春桥的言行。

其时中共中央正在筹备四届人大会议,决定全国四届人大以及国务院领导人选,筹务工作由周恩来、王洪文负责。周恩来因癌症作了手术,实际上是王洪文一人负责。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中旬,王洪文背着周恩来,单独飞往长沙,向住在韶山滴水洞的毛泽东汇报四届人大的筹备情况,并趁机告了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一御状,再趁机提出由江青或张春桥组阁的要求。

毛泽东是信任
和爱护王洪文的,一直把王洪文视为自己的接班人。但对自己的夫人江青却十分反感、厌恶。毛泽东告戒王洪文说:江青有野心,你不要跟了她跑。你也不要搞四人帮,不要搞小宗派,搞小宗派是要摔跤的。

叶剑英听到王洪文到韶山的消息后十分焦急,过了几天,周恩来拖着病危之身躯,艰难万分地坐上飞机。周恩来到了长沙,去韶山滴水洞……毛泽东看到周恩来那十分消瘦的病泱泱的样子,毛泽东也动了恻隐之心。他才想起周恩来自延安整风运动之后,近三十年来,对自己一直忠贞不二,对党鞠躬尽瘁……

这时,毛泽东不再感到周恩来是自己的威协,也不再忌恨周恩来,仿佛宿怨全
消了。两人相谈甚洽,当即决定:周恩来仍做总理,由邓小平出任第一副总理,兼任军队总参谋长,主持党、政、军日常事务。

由于毛泽东的反复无常,患得患失,也由于周恩来广结善缘、颇得人心,江青、张春桥、王洪文等人失去了在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组阁的机会。

一九七五年一月五日召开的第四届全国人大会上,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一派获得重大胜利,占据了权力中枢。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一派,则暂时失势了,由全面功势转为全面守势。

其实毛泽东真正信赖并倚重着的,是另一股文革派实力人物:华国锋、汪东兴、韦
国清、纪登奎、吴德、陈锡联等。最耐人寻味的是,王海蓉、唐闻生、章含之三位年轻漂亮的女士,均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

在这场权力角逐中,值得提到的是张毓凤作为毛泽东最亲近的人。倒有秉公处世的原则,政治上没有倒向任何一方。她一如既往,心中只有毛泽东,一切服从毛泽东。

一九七五年初期,矮个子邓小平挟党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的重威,开始着手军队、工业、农业、文化教育各行各业的全面整顿。他大量起用自己的旧部属职掌党、政、军的要害部门。

他提出安定团结、全面整顿、提高生产的三项方针,力图恢复被
严重破坏了的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他竟然忘记了毛泽东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反修防修、文化大革命!

一九七五年七、八月间,毛泽东跟他的文学朗读人卢荻小姐谈起了古典小说《水浒传》和《红楼梦》。《水浒传》是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革命教科书,他从小就羡慕书上描写的绿林豪杰们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传奇生活。

如今,他却极力赞扬《红楼梦》,称其为一部阶级斗争的教科书,
书里有三十二条命案。他于三年前就号召全党的高级干部都要读《红楼梦》,要读五遍。还在政治局会议上问草莽英雄出身的许世友读了《红楼梦》没有?要读五遍才能懂。

这天,年老的毛泽东一边摩挲着卢荻小姐柔嫩的手一边说:《水浒传》艺术上不及《红楼梦》,写了一批大男子主义的英雄,没有写出一个像样的女人。孙二娘、一丈青也都是男性化的女人,只有个淫妇潘金莲还算是个女人。

毛泽东还说:《水浒传》露骨地描写了男女性事,西门庆跟潘金莲,杨雄的妻子跟秃头和尚,只有色,没有情。比之《红楼梦》差远了。你看《红楼梦》写贾宝玉自己的小娘秦可卿的那段乱伦情事,写得多幺的诗情画意?安排贾宝玉游太虚幻境,跟一个像秦可卿的仙子,似梦非梦地云雨一场,贯彻色空思想,色而不淫,真是妙笔。

毛泽东又说:《水浒》这本书,好就好在写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知道投降派。《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摒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搞投降,搞修正主义,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被主人安了。宋江跟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

毛泽东的确是老了,却仍然充满性意识,且念念不忘他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他用了左倾实用主义的观点来批判《水浒》。其实《水浒》是一部经历了时间考验、进入了世界文学宝库的辉煌巨著。毛泽东视它为反面教材,这真是蜀犬吠日、不自量力了。

毛泽东的文学朗读人卢荻颇有心计,她每天记录下毛的谈话。她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名讲师,十分喜欢姚文元的文学评论文章。一九七五年八月十四日,卢荻将毛泽东有关《水浒》的谈话整理成文,呈送给姚文元看。

当日,姚文元写信给毛泽东,表示拥护毛的指示,并就解放以来有关
《水浒》的评论情况谈了自己的看法,提议利用报刊重新开展对《水浒》的讨论。毛泽东阅信后,随即指示:同意。

于是借助毛泽东的批示,文革派的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等,利用手中控制着的宣传舆论大权,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评《水浒》、批投降的运动。用宋江架空晁盖来譬谕、影射周恩来、邓小平架空毛泽东。

周恩来、邓小平经历了一系列挫折之后,利用毛泽东的又一次右倾指示,才渐渐抬头。他们便于当年的九月间,走出了一步关键性的臭棋,巧妙地安排毛泽东的亲侄儿毛远新,来到毛的身边工作,担任毛泽东与周恩来和毛泽东与政治局之间的联络员。

毛远新是毛泽东的兄弟毛泽民的儿
子,一九四O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毛远新三岁那年,父亲被反复无常的军阀盛世才杀害。母亲不久即改了嫁。他被送到延安,由江青扶养长大。

文化大革命前夕,毛远新毕业于哈尔滨军
事工程学院,是东北地区著名的红卫兵造反派领袖。一九七五年九月调来毛泽东身边工作时,已经当了辽宁省委书记、沈阳军区政委,是新一代的东北王

他认为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
文元等为文化大革命的亲密战友,视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人为死不悔改的、正在走着的走资派,是文化大革命最危险的潜在敌手。

据说邓小平在获知毛远新的政治倾向后,曾经极力反对
调毛远新进京,但毛泽东本人点了头,江青又跑去医院请求周恩来出面和稀泥,邓小平才没有阻拦成功。

骁勇好斗的矮个子邓小平再次遇上了政治上的克星。周恩来已经奄奄一息,再无力给他以必要的保护。加上他重返权力舞台之后,大量提拔重用亲信,日益显露出独断专行、排除异己的本性,跟文革派闹的水火不容,以致毛泽东再次对他起了疑心:

自己去世后,矮个子可能成为独揽大权、
否定文革的大野心家,他的永不翻案的保证是假的,他是个爱讲谎话的人!难得他在关键时刻对刘少奇反戈一击……难保他再来一次反戈一击!

一九七五年九月后的毛泽东,已经不便于行走。他不再离开自己的住处。他十分偏爱、器重自己的侄儿毛远新,认毛远新为毛家年轻有为的传人。毛泽东因一直病着,手已不能握笔,讲话口齿不清、语言含混。他对党中央政治局所作的一切指示,只得由毛远新、张毓凤记录下来,交毛本人核准后,再由毛远新去向政治局做传达。政治局讨论的结果亦由毛远新向毛泽东转呈。毛远新成了真正的龙的传人

一时间,所有的政治局成员,包括江青、张春桥、邓小平、叶剑英等人
在内,无不对三十六岁的毛头小伙子毛远新毕恭毕敬,极力奉献各自的笑容,以获取他的欢心。由于毛远新有着鲜明的文革激进派色彩,他向毛泽东汇报的情况,提供的情报,自然是大大不利于邓小平们。

十一月初,毛泽东开始就清华、北大的教育革命问题严厉斥责邓小平。指出:
一些同志,主要是老同志的思想还停留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对社会主义革命不理解,有抵触,甚至反对,对文化大革命有两种态度,一是不满意,二是要算账,算文化大革命的账。

这无疑又一次敲响了邓小平的政治丧钟。文革派大员如获至宝,开始在全国上下布置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

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周恩来因癌症不治逝世。中共高层统治集团派系之间,又陷入新一轮的无情争斗的泥沼之中。左派和右派双方均磨刀霍霍,准备大打出手。毛泽东作为一代政治伟人,痛苦的辗转于病榻之上,头脑却十分清醒。

他决定采取平衡术,对左派、右派各打四十大板。一月
二十一日,毛泽东指定华国锋为国务院代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和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以上两项指示,均立即获得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

二月二日,中共中央正式颁布文件,将上述两项指
示公诸于世。

毛泽东的决定,看似不偏不倚、中间路线,实际上却是元老保守派的大挫败,激进文革派的大胜利,毛远新的大胜利。邓小平、叶剑英等人被解除已经到手的党、政大权。而文革派则从未掌握过控制党、政、军的巨大权力。

此时刻,毛泽东发出了他最后的英明指示:
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

于是以批判邓小平为目标的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立刻兴起。经历了近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国知识分子中不乏清醒者,痛恨中共高层的又一次狗咬狗的斗争,工人、农民、士兵则天天召开痛打落水狗的会议,声讨邓小平的滔天罪行

一九七六年四月初,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
— —— —清明节前后,全国各地均有军民自发悼念周恩
来的活动。在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更酝酿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

抗议活动的初衷是广大民
众对中共年复一年的政治运动的厌弃。却很快被中共元老派系们所利用,变为一场替邓小平鸣冤叫屈的抗议运动,变成一场有计划、有组织的反文革派的示威。

这场示威很快被华国锋联合文革
派以革命的名义施以残酷镇压。四月五日凌晨,数万名手持棍棒的郊区民兵对天安门广场实行了血腥清理。据事后透露,不下千人被殴伤,数十人死亡。中共出动上百部消防车清洗广场上的血污。

四月七日,中共中央同时颁布了两个重要文件。

第一个是:根据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提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华国锋同志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第二个是:《中共中央关于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决议》。

毛远新初尝权力禁果,就表现出了他不凡的野心、胆识和魄力。他明白,不将邓小平这些对手关进牢笼,到手的果实也可能随时丢失。他曾经多次对伯父大人毛泽东建议,批准他从沈阳部队调来一个部机械化部队控制北京。毛泽东却让他去找主持军委的老上级陈锡联。陈锡联却临阵胆怯,去请示华国锋,华国锋却求稳怕乱,含糊其词。

毛远新急的跳脚骂娘。再次试图说服伯父大人直
接下令调兵。而伯父大人却对北京卫戍区、中南海警卫师的负责人汪东兴十分放心:从井岗山起就跟着我了,跟了几十年了,汪东兴是大忠臣,忠心耿耿

就在这时,邓小平这只久经风浪的政治老狐狸精,却趁着毛泽东久病卧床,对于军队的控制已有所松弛的时机,偷偷地溜出北京,跑到广州,被他的老朋友、老下级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保护了起来。

据说,王洪文、江青、张春桥,通过毛远新又力图说服毛泽东,下令广州军区将
邓小平押解回北京。毛泽东犹豫了好些天。他又一次对矮个子动了恻隐之心,始终没有首肯。

泽东还下令汪东兴,要保住党中央安定团结的局面,不要扣人。北京的驻军要严守纪律,不要被任何人利用。

毛泽东是清醒的,又是糊涂的。他不愿为了一个被剥夺了权力的邓小平,而过早地激起军队对抗
的风险。他却也就断送了自己的夫人江青、侄儿毛远新及其战友们的前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