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卡尔斯鲁厄大学中国留学生代表团日前在江苏,啥样的海归最受青睐?

(2009-02-07 02:25:07) 下一个
什么样的“海归”最受青睐?

2009-02-06 <<新华日报>>蒋廷玉

卡尔斯鲁厄大学中国留学生代表团日前在江苏了解国内用人单位需求动向。

回国发展,还是留在海归?这是当下海外留学生和学者学成之后面临的选择。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不少海外学子把求职的目光投向国内。那么,什么样的“海归”最受国内用人单位欢迎呢?春节前一段时间,来自德国的留学生代表团专程来到江苏苏南考察,了解国内用人单位需求动向。


代表团成员均来自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他们分别是卡尔斯鲁厄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张祥武,副主席孙晓欣、董倩之,秘书长陈海华,理事林佳。卡尔斯鲁厄大学吸引了众多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深造。在江苏参观考察期间,代表团先后走访了苏州、无锡、南京等地,获得了实在的第一手信息。


“回国留学生首先要把心态摆正”

代表团考察的第一站是太仓市。被誉为“中国德企之乡”的太仓,德资企业总数现已超过130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德资企业密度最高、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太仓规模最大的德资企业----舍弗勒集团厂区生产部门经理蒋勇,是从德国回来的留学生,仅短短5年就跃升为生产部门经理,这种升职速度并不多见。谈及升职“秘诀”,他坦言:“回国留学生首先要把心态摆正,不要总想着自己是从国外回来的,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上,而要忘掉过去的一切,从头开始,踏踏实实。”


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是太仓市第一家德国独资企业,拥有多条德国进口、国内一流的弹簧生产线。谈到人才需求,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克恩-里伯斯对员工的要求是要有亲和力,愿意去一线,有吃苦耐劳精神。来公司工作的留学生待遇参照中国标准,也有略高的可能。

在德资企业通快,代表团巧遇卡尔斯鲁厄大学前学生会副主席、现任通快激光技术应用中心经理的孙炜,感到格外亲切。谈起回国工作的经验,孙炜中肯地告诫说,回来后心态一定要摆正,不能高人一等,不能与人隔开,要有亲和力,特别是工作前几年不能浮躁,要多学本事才行。孙炜说,在外企工作很重能力,所以在读书的时候要多学习,少打游戏。从国外回来的人是有优势的,优势在于能吃苦耐劳,比较独立。此外,读书的时候最好能多实习,实习经验和工作经验是一样的,“一上手就能用”很重要。


有工作经验的“海归”备受青睐

在苏州市人事局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副主任顾勇介绍了苏州对海外人才的需求情况并提供了一份苏州海外人才需求信息表,所需都是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者。顾勇介绍说,苏州近年发展较快,所以很需要高层次人才,作为外向型城市,尽管受金融风暴影响较大,但政府依然有人才储备计划,今后有可能在国外建立联络处,吸引专业人才。


无锡市滨湖区科技局局长吴云亮在与代表团交流时介绍,在国外有过3-5年工作经验的留学生在无锡备受青睐,因为这类留学生可以利用的资源多,有丰富的人际关系网,对国外的品牌和公司都有一定的了解,在企业发展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吴云亮认为,留学生回国后单纯做国外产品销售不好,而应该成为联系国内企业和国外的一个桥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他忠告说,留学生回国后不宜马上自己搞一个大公司,这样往往会由于经验不足导致失败,应该先做一个桥梁,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再进行创业比较好。


太仓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办公室主任陆寅鹰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说,留学生毕业后最好先进大企业工作几年,然后再创业,因为这样可以提高看问题的高度。他还告诫说,在大公司工作的时候不要频繁跳槽,因为频繁跳槽的人会给人不稳定的感觉,对今后发展不利。此外,他还介绍了大公司比较注重的个人品质:认真、诚实、勤奋、始终如一。


金融危机是“海归”回国发展良机

代表团参观考察的最后一站是南京。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他们参观了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采埃孚转向系统有限公司、科倍隆科亚南京机械有限公司。这三家公司的高级人事主管介绍,企业生产的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东西,因此格外需要从国外回来的技术人才。他们建议,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海外留学生能回国就回国发展,毕竟国内现在发展很快,可以有很多发展机会。三位主管认为,一个人的背景只能帮助其找到一个职位,究竟能不能做好,还取决于个人的态度和能力。现在国内就业压力也比较大,刚出校门的留学生应该尽量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不要刚开始就和公司谈待遇,这样会错过很多好机遇。


在蓝帜南京工具有限公司参观时,代表团遇到了从德国回来工作的留学生徐强。在德国硕士毕业后,徐强先在德工作了6年,做到了一家大公司人力资源助理,后跳槽来到蓝帜,成为商务行政总监。谈起回国工作的感受,他笑着说,回来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在德国工作很难做到高层,一般人做到中层就很不错了,回国后就不一样,你可以利用在外面学习到的东西,实现自己的想法,国内有很好的平台。参观结束时,徐强诚恳地建议说:“学成后还是回国吧,为自己找一个好的发展空间,也为了让我们国家更快发展。”


****************+
文章评论:

无作者 2009-02-07 10:33:22
无标题
回国工作才是硬道理.
-------------------------------------------------------------------------------
无作者 2009-02-07 10:15:20
无标题
只是说明最终还是要回国的。但能留在德国工作还是很重要
-------------------------------------------------------------------------------
无作者 2009-02-07 00:06:14
无标题
全文共四段,内容相互矛盾。 发出回国呼吁的人,学成后没有回国,而是工作了六年之后,在所谓无法进入企业高层的理由下跳槽而已。
-------------------------------------------------------------------------------
无作者 2009-02-06 23:08:36
无标题
卡鲁学生会很有远见。
-------------------------------------------------------------------------------
无作者 2009-02-06 19:11:19
无标题
good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