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伟哥,芙蓉姐姐 & 红裤衩

(2006-06-24 11:49:11) 下一个


一块红布和十三亿条红裤衩

[ZT] 作者
:王口口

9月24日晚,在北京首都体育馆,崔健和他的乐队状态良好,配合着600万的音响设备,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美的听觉盛宴。在唱《一块红布》的时候,崔健挎着吉他、吹起小号、蒙着双眼的经典形象把演唱会的气氛推至高潮。第二天,各媒体都极尽褒扬之辞,赞美了这场演出。老实说,这是应该的。在这个"傻X能被说成天才,操蛋都被粉饰为壮举的时代",崔健被说成英雄,一块红布被说成人文的旗帜,都一点不过分。

但对于这样一场经典的,真正的,而不是荧光棒和红裤衩漫天飞舞的音乐聚会来说,需要的不仅是倾听、回味和赞美,还需要探究、审视和思考。这就有两个细节需要注意。

一个是演唱会上崔健和怀旧气氛的冲突。崔健是个爷们,并不愿揪住怀旧的小尾巴,但听众却不,于是他还是在舞台上老迈地嘶吼着《一无所有》。这时候,全场欢腾,万人同歌;但崔健却疲态尽显,十分悲哀。所以我想,这次不多的听众中,又有多少是冲着崔健的音乐来的?这些人,早已没了十八岁时的烈火,有的只是发福的、疲软的中年躯体,在酒足饭饱后,在暗夜偶然惊醒坐起来的时候,于镜中见了一丝失落,便怀念了当年刀子般锋利的笑容,标枪般硬朗的身体;于是来听崔健,让自己再坚硬一次,——崔健不再是摇滚乐,甚至也不再是一种态度,——他成了一剂伟哥。

这无疑是荒谬的。但还有一个更值得关注的地方,就是上座率。崔健并不是原子弹,票房却真的很清淡。第二天的《北京晨报》报道:“昨晚接近7点,首体门前的大街上依旧畅通无阻,有人说,‘连车都不堵,没人看崔健了。’”后来又有记者说:“今天演出的上座率看上去有八成观众,但是这其中有五六成观众是免费凭票入场的。” 这听上去更荒谬。

当然,让崔健显得荒谬的,并不是某些乐评人的树中指和鞠躬。崔健的意义在于,在这个所有人都习惯了疲软的年代,他却永远是一只发情的荒原野兽,强硬无比,无坚不破。这是“阳”的显示,是五千年中国“阳”图腾的最后坚守和身体力行。在强大的崔健面前,这些中指或者鞠躬都是肤浅、做作、多余且可笑的。

崔健一直是一块巨石,横宕在那里。曾经这巨石成为我们精神泥潭的跳板,使我们和我们脚下的土地都感觉到了力量。但现在它却是被搁置在了闹市的中间,显得突兀、无用、不合时宜。所以说,让崔健变得荒谬的,是这个时代。

上一次在北京的个唱是93年,然后他的个唱批文一申请就是12年。12年过去了,申请拿下了,我们却都变了。

12年,种子能长成森林,长成人们需要的火把。但这12年,我们长出了更稠密的胡须,蝇营狗苟的琐事,还长出了全民娱乐。

12年前,感动我们的是崔健,是刀子和寂寞的烈火;12年后的今天,我们关心的是双节棍,芙蓉姐姐,是超女的搞怪和眼泪——我们不再需要两块钱的红布,我们需要的是二十块钱的十面埋伏感情,一百块钱的ktv快感,3000万的莫xx式美腿和在街道上狂奔的疯子身上的红裤衩。

12年以来,我们渐渐不再提到理想、信念和力量;但我们学会追逐并得到了感官上的刺激和赤裸裸的欲望。

不可否认,崔健过时了。这不再是一块红布的年代。那块蒙住双眼的红布,早被掀了下来,做成十三亿条红裤衩,套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然后互相取笑为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影云 回复 悄悄话 "when the public taste in art goes downhill, the "soul" has little space/direction to 'See' and 'Breathe'"

transitional : struggles :
To live or to die : in the long run
z.f. 回复 悄悄话 when the public taste in art goes downhill, the "soul" has little space/direction to "See" and "Breath"....

对,就是无法呼吸的感觉。。。所以在中国听到窦唯的“五鹊六雁”感觉像是空气补给。。。细细地去感觉,“Everything is a lie, a fake”...但是尽管如此,还是需要“Always merry and bright”...每个人似乎都必须“训练有素”,在人与人相互利用的环境里训练出自己生存的一套“哲学”。。。一个北大的学生对他的师姐说他想自杀时,她的师姐取笑他为乐告诉他如果自杀得去前不久有人自杀的那栋楼才不至于会从窗户里爬不出去。。。这个师姐乐呵呵地告诉我这个故事时说他是傻子。。。然后对我说毕业后她就是想挣很多很多的钱。。。而且她的笑容是那么“灿烂”。。。

你说
灵魂正在
麻木中慢慢死去
举国放声
高--歌--
那是
唱给死者的赞歌
让年轻的一代
过早地夭折
作舟诗集 回复 悄悄话 ZF: ...感觉每一个灵魂都是“受害者”

when the public taste in art goes downhill, the "soul" has little space/direction to "See" and "Breath"....i also heard similar comments from people who returned from China....
z.f. 回复 悄悄话 "这不再是一块红布的年代。那块蒙住双眼的红布,早被掀了下来,做成十三亿条红裤衩,套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然后互相取笑为乐。"

噢,
东--方--
那一片
腥--红--啊!

(imaging。。。。。。。)

这次回国,感触颇多。。。感觉每一个灵魂都是“受害者”。。。

一首无言的歌
今天的中国
没人可与言说

“全民娱乐”。。。全民愚乐。。。真的艺术家和具有艺术家精神的人被视为“异端”。。。FIGHT!!!
作舟诗集 回复 悄悄话 i too think this is a 好评!有力度!非常有深度,尽管只短短的几句!

Chinese society/culture is experiencing a transition when the main doctrine is being manipulated by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powers....

artists, by the way, are always fighting on the true frontline, where spirit and souls are becoming victims of that doctrine.....

thanx for responding and support such artists like him!!!!
影云 回复 悄悄话 国人疲软的精神,精神的伟哥只能加速它的疲软与死亡!
影云 回复 悄悄话 好评!有力度!非常有深度,尽管只短短的几句!

“我们渐渐不再提到理想、信念和力量;但我们学会追逐并得到了感官上的刺激和
赤裸裸的欲望。”
中国的极大多数流行音乐只能用娱乐,浮躁来形容,非常傻X - - - 与称之为艺
术的音乐是两回事- - - 与我读到的捷克人们,诗成为他们日常的ACTIVITY是多么
不同!

所以芙蓉系列什么的才能“应运而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