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相較於愛沙尼亞 台灣溫和又理性

(2008-01-16 13:20:38) 下一个
愛沙尼亞與台灣兩國的近代歷史,是如此的相近,加害者與被害者對歷史的詮釋,又是如此貼切。對國民黨而言,蔣中正是讓台灣光復,避免被赤化的偉人。對民進黨而言,卻如同愛沙尼亞之於俄國一樣,不過是另一個佔領者。而這個佔領者又是讓台灣歷經二二八、白色恐怖的元凶。台灣遍地蔣家行館、銅像,中正紀念堂就如同東歐各地的共產銅像 ,代表著一段血色的歷史。

但相較愛沙尼亞設下重重條款避免俄裔拿到國籍,造成如今有十%的俄裔沒有國籍身分,台灣則始終是保持相對溫和理性的路線,沒有像愛沙尼亞藉機報復俄裔,相對的僅僅是取消過往的外省族群特權,讓大家都站在同一個相同的立足點罷了。

因此,如果說修正過往意識形態會引起反彈,絕對不是像愛沙尼亞的俄裔被視為二等公民所引起的暴動,而是放不掉對過往意識形態者的堅持。

擷取一段國外社論的句子:「對於修正過往意識形態最力的反對者,往往就是過往意識形態的創造者。」的確,俄國遍地的列寧、馬克思、軍人銅像,跟國民黨每年的慈湖謁陵及馬英九先生每入國民黨大樓必對孫中山銅像鞠躬,都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廉價行銷。如今要修正這種意識形態,反對最力的,當然也是創造出這段意識形態的他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