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中国提高航母建设速度的捷径:领先美印航母一代

(2007-03-22 04:46:24) 下一个
中国发展航母 舰队,是目前中国外贸遍全球、商业利益遍全球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捍卫输油航线的需要。问题是:目前发展航母舰队,采用了解剖瓦良格、修复瓦良格、建设新瓦良格、以及引进俄罗斯Su33的“曲折”道路。这一思路,从1990年代开始实施,导致了人力物力的过多消耗、导致了时间的过多流失、还将导致未来中国第一、第二艘航母战力的薄弱。中国对于自己的航母舰队的建设思路,需要及早重新审视、需要及早参考英、日、韩发展航母的思路。现在及时反思、及时创新,还来得及。

第一、“修复瓦良格、建设新‘瓦良格’及引进Su33”思路的三大缺陷目前中国发展航母的思路,就是“修复瓦良格、建设新‘瓦良格’及引进Su33”,这个思路有部分现实的原因,但是更有不足,不足主要有:
(一)修复了的瓦良格,没有蒸汽弹射等装置,将落后于日本未来的、F35战机垂直起降的大隅级航母
由于是滑跃式起飞,缺少蒸汽弹射,日起降数量明显少于美国航母的200架次/天,仅仅只有60架次每天。战力只有美国航母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一旦出现中美航母交战的情况,起降能力如此的薄弱,将导致中国航母明显处于严重弱势。更不论由于缺少蒸汽弹射、在预警机起降等等方面的弱势。更不论美国F35垂直起降战机上舰之后,劣势更加明显。
也就是:现有瓦良格模式的航母,其快速反应能力、每日战机起降能力,将落后于日本的、F35战机垂直起降的大隅级航母。
(二)载机数量少。
由于Su33机体大,导致航母载机数量明显少于美国航母。一艘瓦良格,能够容纳的Su33不过25架左右,其他都是预警、反潜等其他机种,这样,载机数量远远少于美国中型以上航母。
(三)耗费时间太长。建设周期太长
从1997年开始引进,到2001年瓦良格航母到大连港、到2005年开始整修、到2006年度开始洽谈引进Su33、到最快2008年形成战力,期间花费的时间太长。几乎是十年。
(四)战时无法以
此快速补充航母数量
较之于美国F35服役之后的英日韩航母发展速度,要实现“航母舰队的规模化发展”,明显太慢,明显有难度。日本的航母路线,是先设计制造大隅级准航母、一旦垂直起降的F35到货,则可以迅速形成航母战力,并且,引进F35多少,可以建成相应比例的航母多少,也即:届时改装油轮等大型船即可发展相应数量的航母,发展速度极快。而引进和建设Su33的路子,根本达不到这一速度。战时要迅速补充航母数量,靠引进和建设Su33的路子根本达不到。

上述几点决定了:中国的原有航母思路的缺点导致:中国航母面对美国航母、劣势明显;面对台湾问题、速度太慢周期太长;面对规模化发展的要求,无法满足。笔者叶剑认为原有航母建设思路最多用于第一第二艘航母建设,第三艘以上的航母需要采用新思路。

第二、论“提高航母建设速度十倍的捷径和突破口,在于发展中国的垂直起降战机”,而不在于“瓦良格模式”
中国在1990年代,就应该像发展J10一样、立项发展中国的垂直起降战机。发展中国的垂直起降战机的好处是:
(一)避开蒸汽弹射的瓶颈、确保中国航母载机的快速起降能力。甚至一台大型航母同时起降4~8架战机。这样可以保证中国航母的快速反应能力。
(二)实现“中国航母领先美国现有航母一代”的目标
垂直起降战机可以在高速航行的“大型气垫航母”、“大型飞行航母”上起降。只有垂直起降战机,可以实现中国的“飞行航母”梦想。从而导致中国航母领先美国现有航母一代。也领先印度航母一代。
(三)解决垂直起降战机的瓶颈的话,笔者叶剑认为:航母舰体的建设效率可以提高十倍。
航母数量可以由中国垂直起降战机的生产量来决定。战时可以一边生产垂直起降战机、一边改装大型油轮、货轮的方式来解决,其生产周期可以由几年大大缩短为几个月。也即:航母舰体的建设效率可以提高十倍。则这一方法之下,较之于“修复瓦良格、建设新‘瓦良格’及引进Su33”的思路,中国航母舰队的数量和建设速度,也将有极大的弹性。极大方便中国战时快速形成“规模化”的航母舰队数量。
(四)实现中国航母数量的规模化发展
即:建多少垂直起降战机,就可以相应快速发展多少航母。

由上分析可见,不论航母的快速起降和反应能力、不论是否能够领先美国航母一代、不论是否能够实现快速的规模化航母建设,突破口都在于载机。在于有无发展垂直起降战机。如果1990年代、就有先见之明、就高度重视垂直起降战机的立项、发展,则现在发展航母的格局完全不同。可惜当时没有。这是中国航母计划起步伊始的失误。航母舰队的发展可以说失误在起点上。如果中国从1990年代起步发展中国的垂直起降战机、及其发动机,历时十年,应该有成。

第三、中国现在如何5年左右发展垂直起降战机及领先美、印、日现有航母、准航母一代的飞行航母?
中国现在应该在太行的基础上、在研发矢量喷口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的垂直起降战机用发动机。发动机突破之后、战机设计和突破、按照中国航空工业的能力就相对容易。由于发动机是改型、而垂直起降战机有美国F35、英国鹞式、俄罗斯雅克等成品战机可以借鉴,由于雷达、火控、机载武器等已经相对成熟,则只要国家下决心,未来5~8年可以实现中国垂直起降战机的零的突破,从而使中国航母舰队,迈向“领先美国一代、随时规模化建设”的中期目标。届时,中国的“飞行航母”出现在美国老式航母面前的时候,美国人才会惊呼“太平洋变天了”。

在中国的集权体制下、以及在中国的集权领域,任何事情要顺利解决,领导重视、高层重视都是第一位的。希望高层早日意识到垂直起降战机、对于新型飞行航母的重要意义,对于战时快速补充航母的重要意义,对于规模化发展航母舰队的重要意义。笔者叶剑坚信:一个高度先进发到的海空军,才是台独份子、日本军国主义份子、印度沙文主义份子胆寒的必要条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