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潭飘雪

一点点的闲暇,一点点的优雅。一点点的品尝,一点点的成长。生活的味道,不需太浓,一点点,就够了。
正文

边城

(2007-05-11 14:03:03) 下一个

下午看边城。

第一次看这文,是在九年前。一本薄薄的书,翻了,看了,浮光掠影。那时候的自己,太小,太浮躁。读书,是用眼睛一目十行的瞟,翻到最后的一页,然后就是完成任务一般的松气。

而过了这样多年后,重新看边城,却看明白了,看懂了,入戏了。

心只有在经历了,才会体会。

沈从文的文笔,是柔美的,细腻的,如一团白云般的幽淡。你读他,如同在品一幅工笔画,各色的人,带着表情说着方言跃然眼前。各色的物,江边的吊脚楼,挤满赶场人的窄街,碧绿江水,麻花纹的镯子,是高高低低,有型有色的真切。真切中带着梦境般的和谐。

而文中真正玩味的是他对这段情的描写。翠翠和两个兄弟间的情。

你说真的有过这段情,深刻而缠绵的,文中找不出。喜欢,兄弟俩同时喜欢上这个女孩。因为的是漂亮,被吸引。而翠翠对两兄弟,显然,她中意的人是岳云。可是却几乎没有过正面的描写,她对岳云的欢喜。她是喜欢,可是喜欢中带着这样多少女的羞涩,无知,天真。没有大段的对白,只是情节的起伏。天保的求婚,天保和岳云的约定,天保的死,爷爷对翠翠婚事的担忧,岳云和爷爷间的间隔,岳云的远游,爷爷的死,没有结局的结尾。
没有任何正面的翠翠和两个男人间有关情的对话。可是,越是这样,越觉得他们的爱,是这样的不寻常,真实而厚重。

那些边城里的人,带着最朴质的气质。体现一种自然而豁达的态度。一个死了,一个走了。留下的,只是空白的将来。回来的,不会回来的。死去的,继续活着的。无论生命中有过什么,将有什么,都不紧要。只是结实的活在现在接受曾经。

突然想起三毛说过的一段话:在台湾时是一种生命。在西班牙是一种生命。荷西在是一种生命,荷西后又是一种生命。

其实,抽出生命中的任何一段,那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有着独立的意义。

文字只有现在时,一个小城,一份情,几个人,花花绿绿的道具。散场时,心上的涟漪,阵阵荡漾。没有寒风,却觉忧伤。情,终究是恼人的,害人的,欢喜人的,折磨人的。哪怕是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小城,也不能避开。

翠翠的将来,是否能够再见岳云,还是独守终生,都不要再想了。

(沈从文传:http://www.my285.com/zj/zgxd/scwz/index.html
    沈从文小说集:http://www.tianyabook.com/shencongwen/index.ht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