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给liu3,国内的房产权

(2008-10-31 18:48:09) 下一个
我也有和你类似的经历,国内单位(尤其是北京)分的房子,即使你交清了全部的购房款,也不给你产权证。个人觉得你找律师啊、公证啊之类的没什么用。

原因:

国内单位分你的房子的时候(应该是99年前,极少部分也有2000年的),是按照一种福利价格给的。比如,同样地段的新房子,市场价是5000/平米,但单位给你的价格是1800/平米,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按照你的职务、工龄、军龄。。。来折价。有些人甚至可以拿到几百块/平米。这样比市场价格要便宜好多,等于送了你一套房子。

尽管从法律意义上说,如果你还清了贷款,就应该马上拿到产权,可以自由交易。但各单位机关是不会直接给你的。因为单位一般都有规定:在本单位服务不满10年的不给产权,如果要交易,首先要卖还给本单位,价格按照单位给你订的协议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格,只是比你的买价高一点点而已)。

这样做的目的是:

1,防止人才流失。

一般拿了房子就要走人的都是年轻人,有学历、有能力、年轻,很容易跳槽拿到更高的工资。年轻人在单位里都是干活的主力军,级别普遍不高,不太甘心于机关里的论资排辈和无端的欺压,所以都要走。而中年以上的机关干部,学历上能力上都已经走下坡路了,单位不太想留,但是他们也都不想走。在这个人员流动很普遍的时代,机关单位唯一能用来卡年轻人的就是房子了。

2,国家政策。其实说穿了,就是为了稳定当地的房地产市场。

试想一下:各单位分的房子价格比市场价要低很多很多。在北京各级机关(包括国家机关,党的机关,北京市的党政机关,各个部委及其事业单位。。。。。。)的参加过分房子的公务员类,至少有400万人,其中有部分(大概30%以上)分了两套房以上。如果大家拿了公产权的房子,就算有50%的人要卖,对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冲击会有多大?我敢说,公房大批上市的那天,就是北京房地产市场崩盘的一天。

这也是为什么国家高层即使知道这事不合理不合法,但也睁只眼闭只眼的原因。

那是不是说,你就没有办法拿到你应得的产权了呢?也不尽然!

方法就是,你可以试试走偏门。各个单位都应该在办公厅下面有个房管处之类的小机构,级别不高,但是权力却很大。如果把房管处长搞定,他会把早已准备好的房产证给你的。就看你的能力了。

走法律渠道很不可取,原因就是在中国要和政策打官司根本没戏,这道理不用我讲。即使你个外国人也没用,澳洲政府不会为了你的P大点的个案而出面跟中国政府交涉的。

写得匆忙,很多地方没有解释,可能这坛子里的大部分同学看不懂。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会在后面慢慢解释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