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zt 世界近百年主要经济危机

(2008-10-31 12:04:06) 下一个

北京中期

1、1929 年经济危机

  1929-1933 年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危机。工业生产下降的幅度是之前历次危机所从未有过的,国际贸易额的实际贸易量也出现历史上第一次的下降。不仅生产下降的幅度惊人,而且,其延续时间也异常持久。在以前的危机中,生产下降的延续时间不过几个月,而这次却是几十个月。以美国为例,由危机时的最低点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所需的时间,煤、生铁、钢等都长达四十多个月。因此,1929-1933 年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 年的危机的极度深刻性和其空前持久性结合在一起,使这一次危机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它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幅倒退,使整整几十年生产力的发展成就付之东流。『一战』前的各次危机通常使生产水平倒退一二年,倒退四年或四年以上的情况极少。而1929-1933 年的危机却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水平大约后退到1908-1909 年。其中美国退到1905-1906 年,德国退到1896 年,英国退到1897 年。这次危机不仅限於生产和商业范围,而且也扩展到银行信用系统,以及外汇和债务等领域。生产过剩危机中商品价格下跌,使工业资本家、手工业者、农民等债务人难以支持,从而使许多公司和企业主遭到破产。

  美国、德国和法国有几万个股份公司因此倒闭。不仅资本家破产,而且实际上某些资产阶级国家也破产了。

  1931 年9 月,英国被迫放弃金本位制,宣布英镑贬值,震动了世界各国。英联邦以及许多同英镑联系的欧洲国家的金本位制都跟著垮台了。1933 年3 月间,资本主义世界信用、货币制度崩溃的浪潮袭击了美国。美国银行倒闭之风更加剧烈。到1933 年,美国银行共倒闭11730 家,企业倒闭252000 家。1933 年3 月4 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其就职之日,不得不宣布银行『休假』,随即关闭纽约金融中心,并放弃了金本位制。

  1929-1933 年的危机是空前深刻和空前剧烈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宣告了主张『放任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失灵。危机表明,资本主义单靠本身内在的力量已经不容易从危机中爬出来了。於是,鼓吹通过加强『国家乾预』来刺激经济和保持『充分就业』的凯恩斯主义便应运而生。凯恩斯主义企图利用加强『国家乾预』经济的人为措施来克服危机,消除失业和防止革命。

  总的来看,危机进一步加强贸易保护,调整了各国经济的相对地位。英、德、日等国应对危机的措施及时正确,其国际市场份额提高;美、法两国的应对措施则显得迟缓、乏力,国际市场份额大幅下降。美国的损失特别值得注意。美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从1929年的48.5%下降到1938 年的32.2%,低于1913 年时的36%。美国所拥有的巨额战债化为乌有,外国投资大量抽回,1938 年,美国国外投资存量减少为115 亿美元,比1929 年减少三分之一。美国的国际贸易地位也急剧下降。1929 年至1938 年,美国的进口份额由12.2%降至8.1%,出口由15.6%降至13.4%。英国则依靠其广大的殖民地夺回了世界贸易总额的首席位置。英联邦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等)建立帝国关税特惠制。德国也在其统治区及殖民地(欧洲大陆及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实施贸易封锁。在亚洲市场上,美国的贸易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日本和德国。美国是靠第二次世界大战才重新夺回失去的国际市场份额,并再度称雄世界的。


2、二战后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957 年-1958 年)

  二战决定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地图。战争期间,美国非但没有遭到战争的直接破坏,其生产能力反而有了巨大增长。从1939 年到1942 年,美国工业生产即增加近一倍,1945 年又比1940 年增加116%。1948 年,美国工业生产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54.6%,出口贸易占23.9%,还集中了世界3/4 的黄金。不仅如此,美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十分 明显。1950 年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为英国的3 倍,西德的4 倍,是日本的更多倍。美国制成品的生产为西德的6 倍,为日本的30 倍。美国煤矿的生产率比英国、西德高3-4 倍,是法国的7 倍。因此,战争刚结束时,美国的政策是利用美国统治的全部优势,为美国资本取得最有利的地位,迫使各国开放市场,接受价廉物美的美国货,摧毁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的经济,夺取这些国家对殖民地的统治和影响,从而实现美国独霸西方世界的美梦。为达此目的,美国对盟国援助只用于救急,不是帮助盟国重建生产体系;援助都附有“排除国际商业中的一切歧视待遇的协议”,并且在货币和贸易体系计划中,美国不让各国为平衡支付而限制贸易。最重要的是,美国以防止德、日再次侵略他国为名,制定了拆毁德国、日本军事工业的计划,从根本消灭这两个新兴工业强国的竞争能力。如果这一切都成为现实,则美国将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而欧洲和日本将成为美国的原材料及初级产品加工地,那里的经济需求将无法增长,一个长达二十多年的繁荣期也就不可能出现。

  事实上,美国的这一商业野心并没能实现。随着美国商品大量输入各国,随着拆毁德、日两国军事工业的进程的开始,欧洲和日本国内失业工人大量增加,各国共产党势力迅速壮 大,美国不得不更弦改张。美国统治精英终于发现,他们的头号敌人是苏联社会主义阵营,而不是欧洲和日本,因此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变消灭竞争对手为扶植竞争对手。主要措施有三,一是著名的马歇尔计划;二是停止拆毁德国和日本的军事工业;三是允许日元、英镑、马克等货币贬值,例如日元贬值到1 美元兑360 日元,从而减少美国货对各国市场的冲击,并使各国有能力对美出口。此后,由于朝 鲜战争爆发,日本又成为美国军火的前线供应商,发了一笔战争财。此外,美国以盟国的保护伞自居,军费长期居高不下,也增加了美国产品的出口成本。这些措施从效果来看,可以一言以蔽之,即美国采取了 单方面自由贸易,而允许各国贸易保护的友好态度。此后,欧洲和日本生产能力得以重建,内需扩大,给美国商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场;欧洲和日本产品输出美国的数量不断增长,但却仍不足以平衡来自美国的进口,美国进出口仍然保持大额顺差,世界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这一时期的经济周期呈现出若干新特点。其一是,危机期间物价上涨,即所谓“滞胀”。形成滞胀的原因很多。从微观机制上看,二战以后,工会力量普遍增强,形成所谓名义工资的增长刚性,而雇主对付工资增长的办法便是提高产品价格,从而形成工资与物价螺旋上涨的成本推动型长期通货膨胀趋势。石油涨价也可归于这一大趋势,但情况更复杂一些。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前,由于石油生产国相互竞争,石油价格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而相应的工业品却不断涨价。石油生产国之间加强团结后,就相当于工人加强了团结,石油价格迅速上涨,导致物价上涨。从宏观上看,二战后至七十年代末期,各发达国家都程度不同地实行凯恩斯主义政策,用财政和货币手段扩大需求,需求拉动型的涨价成为通货膨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汇率贬值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工具,从而使通货膨胀带有主动的战略意义。因此,战后至七十年代末期,通货膨胀是发达资本主义各国的长期现象,只是程度有别而已。但是,与二战前相同的是,国内国际的竞争依然十分激烈,尤其是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过多投资追逐过狭市场的矛盾并未解决,因 此世界经济危机还是会不断降临,只是危机更多地表现为企业破产、开工率下降、投资下降、库存增加,而较少地表现为价格下降。

  另一个新特点是危机的同步性下降,即使是同步性危机,其严重程度也相差较大。其原因在于,各国经济竞争力距离较大,各国干预经济的程度增强,因此各国经济的独立性也有所增强。例如,从1950 年到1966 年,美国发生过1953 年到1954 年危机,1957 年到1958年危机,1960 年到1961 年危机,而此期间西德经济却一直没有发生实质性危机,只是每次美国危机时西德的经济增长率都有所下降。1966 年到1967 年,西德经济发生危机,但美国此时却正经历着二战后的一次长期繁荣。但是,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为标志,各国竞争力差距再度接近,各国间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危机的同步性又显著增强。继1973 年到1975年的严重世界经济危机后,西方各国都经历了一段低增长高通胀的滞胀期,接着就是1979到1982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各国失业率都上升到空前水平,然后是1990 年到1991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各国无一例外深陷其中。九十年代后,美国经济表现异常,在欧洲和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的前提下,走出了一波低通胀高增长的所谓“新经济”,其实是巨大的泡沫经济,似乎各国危机的同步性又被打破了。但紧接着就是自2000 年3 月开始的更加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经济泡沫破灭,带动欧洲、日本经济进一步衰落。

  1957 年-1958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在二战结束至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国际经济良性循环阶段发生的。问题在于,良性循环中各方的收益却并不平衡。日本和西德工资低,货币 定值低,随着投资不断扩大,其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贸易顺差不断增长。而英国和美国则相对衰落,经济增长率只有德、日的一半左右。英国存在经常性的贸易逆差,英镑危机频繁;美国的贸易顺差也不断缩小,至1958 年时第一次出现33.5 亿美元的国际收支逆差,导致大量黄金外流。

  危机以前,各发达国家都出现投资高涨,其中以日、德为最。从1955 年到1957 年,美国的投资增长率也超过10%,被认为是战后美国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但是,由于美国的工资和汇率较高,国际竞争力相对下降,美国的投资最容易出现过剩。1957 年3 月起至1958年4 月,美国经济落入危机,商品滞销,库存增长,工业生产下降13.5%,钢铁和汽车等部门的生产量下降一半以上(这两个部门正是日本和西德发展最迅速的部门),1958 年第三季度固定资本投资同比下降15.6%,失业率上升到7.5%,是危机前的一倍。与战前危机不同的是,这次危机并未导致物价下跌,相反,危机期间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了4.2%,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了2.2%。因此,危机并没有增强美国的出口竞争力,相反,出口竞争力进一步削弱。1958 年美国出口总值下降了14.3%,贸易顺差从1957 年的65.1 亿美元减少到35.7 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资本输出和海外军事开支不断增加,国际收支第一次出现33.5亿美元的逆差。这样,美国的危机持续时间延长了。

  危机迅速波及加拿大、日本及西欧各国。由于日本对美出口依赖程度高,日本的危机深 度和持续时间仅次于美国。日本危机持续13 个月,工业生产下降10.4%,批发物价指数下降7.4%。英国(忽略加拿大,因加拿大不是一个独立的工业强国)紧随其后,危机持续13个月,工业生产下降3.7%。而西德的危机持续时间却只有4 个月,工业生产下降仅为1.4%。

  由此可见,虽然美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龙头,也是世界经济危机的震中和首发地,但是美国经济地位已经明显下降,不足以向外转嫁危机,因此不能最先摆脱危机。相反,西德经济却具备了向外转嫁危机的能力,成为摆脱危机的领头羊。

  美国仍然用财政和货币两手对付危机。财政方面主要是增加公路和住房建筑支出(36.5亿美元),增加军费(58 亿美元),从而使1958 年1959 年国债总额增加142 亿美元。在滞胀的前提下,支出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使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加大。提高利率,则通货膨胀可以控制,但危机会加深;反之,则通货膨胀会加剧。无论如何,美国于1959 年2 月工业生产指数超过危机前最高点,进入周期性高涨阶段。但高涨仅持续一年,又落入1960年-1961 年危机中。这次危机一定程度上是1957-1958 年危机的余震,也是美国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下降的体现。危机期间钢铁产量下降48.2%,汽车产量下降43.3%,建筑业下降33.6%。

  失业率最高上升到7.1%,全失业人数达500 多万,半失业人数400 多万,在业工人的工资也有较大下降。危机期间,还爆发了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危机随后即影响了英国、西德、日本等各国,但除英国外,程度都比较轻,因此这次危机没有被认为是同期性世界经济危机。


3、二战后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1973 年到1975 年)

  从1961 年到1969 年,美国经济经历了一个长达8 年的繁荣期。危机使美国工业的工资成本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美国的出口竞争力有所改善,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大力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越南战争不断升级带动军费支出猛增,国内需求不断膨胀,更重要的是,六十年代是美国企业设备更新的高潮,企业现代化投资占全部厂房设备投资的60%-70%,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高达3.4%。这一繁荣期可分为两个阶段,1961 年到1965 年为第一阶段,经济增长迅速,物价比较稳定。此后投资过热,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至1966 年下半年即出现严重的生产过剩。就国际经济而言,1965 年上半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1966 年至1967年西德爆发经济危机,增加了美国进出口的压力。只是由于侵越战争升级,军费开支猛增,才阻止了一场危机的到来。代价是累计财政赤字高达604.5 亿美元,再加上信贷扩张,为70年代的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了祸根。同时,美国贸易顺差不断缩小,到1968 年时已不到10亿美元,国际收支则连年巨额逆差。1969 年至1970 年,由于尼克松采取紧缩性政策,并开始分期从越南撤军,美国经济终于开始新一轮危机。危机从1969 年10 月到1970 年11 月止,工业生产下降8.1%,其中设备和耐用品制造业面临日本和西德的激烈竞争,降幅最大,分别达17.4%和15.6%。失业率上升为6.1%,而且带有长期性和结构性,1972 年经济进入新的高涨阶段后,失业率仍停留在5%的水平上。此次危机还伴随着严重的财政货币危机,通货膨胀加速发展,美元危机频仍。1970 年,美国财政赤字和国债猛增,国际收支逆差进一步扩大,黄金储备急剧减少。

  但是,这次危机对西德和日本的影响仍然较小,虽然德、日两国生产亦一度有所下降,但是它们的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由于德、日两国经济增长的带动,加上美国政府所采取的美元贬值、减税、扩大政府支出、加速折旧等一系列措施,美国的危机亦得以摆脱,从1972 年起,美国工业生产又进入周期性高涨。

  这次高涨持续了23 个月。由于美元贬值,美、日、德之间的竞争进一步激化。为增强各自的竞争优势,除各国货币竞相贬值以外,各国制造企业纷纷开始向海外迁移,世界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因此,全球范围的生产过剩加速到来。终于,1973 年12 月,一场二战后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了。

  触发这场危机的是石油涨价。1973 年10 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石油售价从每桶2.48 美元上涨至11.65 美元。在一个需求螺旋萎缩的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暴涨使需求萎缩突然加剧,生产过剩的危机爆发了。

  在美国,危机从1973 年12 月持续到1975 年5 月,GNP 下降了5.7%,工业生产下降了15.1%,其中建筑、汽车、钢铁三大支柱产业受打击尤为严重。固定资本投资共缩减23.6%,企业的设备投资1975 年比1973 年下降48%。企业和银行倒闭均创下战后的空前纪录。失业率高达9.1%,失业人数达825 万。道?琼斯指数从1973 年1 月到1974 年12 月下跌达41.9%。而与危机相伴的,则是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1974 年美国消费物价上涨11.4%,1975 年上涨11%。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在1973 年12 月爆发经济危机,又在1975 年春或夏走出危机。

  日本受危机的打击更严重。因为日本的石油几乎全部依靠进口,石油价格暴涨后,不但国内需求萎缩,而且国际收支出现困难。日本工矿业生产指数下降了20.6%,超过其他主要工业国。纺织、造船、汽车、钢铁、建筑等主要工业部门生产均大幅下降。1974 年,日本企业倒闭数创战后最高记录,达11738 家,倒闭企业的负债总额比1973 年高88%。1975 年倒闭企业超过1.3 万家,刷新了记录。这一规模较大的企业也在这一轮倒闭风潮中倒下,如阪本纺织公司,东京钟表公司,“兴人”公司等。其中仅“兴人”公司一家即负债2100 亿日元。官方公布的完全失业人数高达112 万,也创战后最高记录。

  英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1%,其中粗钢产量跌到12 年来的最低水平,小汽车产量下降了12%。大批企业倒闭,565 的企业开工不足。危机中最高失业月份的失业人数达125 万。

  企业纯利率从1973 年的7.8%下降到1974 年的4.9%和1975 年的3.6%。英国股市崩溃,1974年12 月股价比1972 年8 月的最高点跌落了76.2%。由于英国工业国际竞争力低下,危机期间贸易逆差上升到123 亿美元,比1973 年增加了115%。在生产下降的同时,1974 年消费者物价上涨率却高达15.9%,1975 年又增加到24.3%。批发物价指数更高,1974 年达48.9%。

  西德的工业生产下降10.9%,首次达到两位数;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8.6%,失业人数增至119.4万,失业率从1972 年的1.1%迅速上升到1975 年的4.7%。但总的来看,西德受影响的程度比美、日、英等国轻。

  为摆脱危机,美国的对策是赤字财政。1975 年财政赤字高达532 亿美元,是二战后赤字最高年份1968 年(当时正值越战高峰)的两倍多,而且此后财政赤字基本上是有增无减。

  西德三级政府的财政赤字从27.8 亿马克增至585.5 亿马克,而1966 年到1967 年危机时财政赤字最多仅为70 亿马克。英国着重控制通货膨胀,通胀率从1976 年的16.5%下降到1978年的8.3%,而代价则是经济增长缓慢,工业生产直到1978 年才恢复到危机前的最高点,失业率也一直保持在高水平上。

  日本的应对措施看来最得力。在萧条期间,日本企业减量经营,抑制企业规模的扩大,同时加强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生产能力数量扩大的投资占设备投资的比重1965 年占57.5%,1971 年为49%,1975 年下降为24.3%,1978 年更降为15.3%。经过技术改造,日本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其中人事费下降27.8%,金融费节约27%,库存费用节省8.9%,营业所和工厂关闭节减费用9.5%,其他费用23.9%。以钢铁工业为例,连铸比从1973 年的21.2%提高到1980 年的60.7%。日本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下降到0.35-0.4 之间,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为0.76。这样,日本既有效地抑制了生产过剩,同时又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顺利渡过1980 年-1982 年世界经济危机奠定了基础。


4、二战后第三次世界经济危机(1980 年-1982 年)

  战后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后,各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经济回升、增长乏力,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却居高不下。美国经济从1977 年1 月到1980 年1 月为高涨阶段,但37 个月时间里工业生产仅增长15.4%,折合年均约4.8%,比以往各次高涨都低。英国则直到1978 年才恢复到危机前最高点。连德国、日本经济都落入滞胀,无法自拔。

  然而,旧账未清,新账又至。1979 年下半年起,各主要工业国再次陷入危机,而且危机程度超过上一次。在美国,危机历时三年左右,几经起伏,工业生产指数呈现下降-回升-下降的W 型曲线。1979 年下半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从每桶13.77 美元涨到37.29美元。油价上涨使成本上升,市场需求萎缩,从而触发了经济危机。公司纳税后利润在1982年仅为556 亿美元,比1979 年下降43%。企业倒闭数急剧增加,相当于1933 年的水平。

  失业人口从1979 年611 万增至1200 万,失业率高达10.8%,刷新上一次的记录。危机期间,物价普遍大幅度上涨,1980 年美国通货膨胀率高达13.4%。对外贸易逆差也创下364 亿美元的新记录,出口值从1981 年第二季度到1983 年第二季度下降19.8%。

  英国于1979 年7 月陷入危机,于1981 年5 月达到最低点。工矿业生产指数降幅为12.1%,刷新上一次危机的记录。其中纺织、冶金、和建筑业下降最大,1981 年第二季度与1979 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29.3%,29%和18.6%。如果不是北海油田的开发,1980 年英国工业生产还要下降8.2%,GDP 还要下降3%。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猛增。1980 年8 月失业率达8.3%,失业人数突破200 万大关,仅次于30 年代的大萧条。和美国同样的是,物价上涨率达两位数,1979 年、1980 年、1981 年的消费者物价上涨率分别为13.3%,18%,11.9%,只是由于撒切尔政府采取以抑制通货膨胀优先的政策,1982 年通货膨胀率才降到8。6%。

  其代价是经济进一步衰退,1979 年,1980 年,1981 年GDP 增长率分别为1。8%,-2。4%,-2。4%。

  由于西德马克不断升值,工资成本提高迅速,国际竞争力下降较快,西德的危机更严重。

  从1980 年3 月到1982 年12 月,西德的危机持续了34 个月,时间之长远在其他各国之上。

  危机期间,工业生产下降了11.7%,固定资本投资下降25.4%,失业率从3.7%上升至8.6%,失业人数从81.8 万猛增到203.2 万,同时,则是物价年平均上涨率高达35%。为了应对危机,三年里政府的财政赤字分别达到574 亿、761 亿和700 亿马克,并出现巨额国际收支赤字,1980 年时逆差高达286 亿马克。

  日本受危机的影响最轻。危机持续时间最短,没有出现连续6 个月的生产下降,而且生产下降幅度很小.以年率计算,1980 年,1981 年,1982 年的实际GDP 增长率分别为3.5%,3.4%,3.4%;工矿业的年增长率分别为4.7%,0.95%,0.35%。同时,物价上涨幅度比其他国家小。只所以如此,是由于日本企业将上一次危机变成了技术更新的强大动力,重新赢得了国际竞争优势。这一轮世界经济危机结束后,日本节能型的家电、汽车涌向世界各国,国 际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1985 年起,日本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5、1987 黑色星期一

  黑色星期一是指1987 年10 月19 日(星期一)的股灾。当日全球股市在纽约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带头暴跌下全面下泻, 引发金融市场恐慌, 及随之而来1980 年代末的经济衰退。

  1987 年10 月16 日 (星期五)

  纽约股市经过夏季连创新高后, 在当日下跌逾 91 点 (约 5%)。但因时差, 美国东岸时间较其他各主要金融市场迟开市, 当纽约股市暴跌时, 其他市场己休市, 并未被波及, 甚至与纽约股市同步的多伦多股市也未受影响。

  1987 年10 月19 日 (星期一)

  当日悉尼股市首先开市未见异动。

  香港时间早上10 时, 香港股市准时开市, 惟恒生指数一开市即受纽约影响恐慌性下泻120 点,中午收市下跌235 点,全日收市共下跌420.81 点,收市报3362.39 (超过 10%),各月份期指均下跌超过300 点跌停板。

  受香港暴跌影响, 各亚太地区股市全面下泻, 效应并如骨牌般随各时区陆续开市扩展至欧洲市场, 并最终绕地球一圈回到纽约: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10 月19 日大幅下跌508 点(逾 20%)。

  10 月整体跌幅

  整个1987 年10 月下来:

   香港: 10 月20 日清晨,香港联交所宣布10 月20 日至10 月23 日历史性地把股市及期市停市四天,以便清理大量未完成交收。10 月26 日,恒生指数重新开市后全日下跌1120.7点,跌幅达 33.3%,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单日跌幅。全月下跌 45.8%。

   悉尼: 全月下跌 41.8%

   伦敦: 全月下跌 26.4%

   纽约: 全月下跌 22.6%。10 月19 日的跌幅是纽约股市历史上第二大单日跌幅 (最大单日跌幅是1914 年12 月12 日: 单日跌 24.4%; 最大单日下跌点数是2001 年9 月17 日: 单日跌 684.81 点)

   多伦多: 全月下跌 22.5%

  股灾起因

  很多人在股灾后感到奇怪, 因当日根本没有任何不利股市的消息或新闻, 因此下跌看似并无实在的原因, 令当时很多人怀疑是羊群心理、市场失败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或经济失衡引致股灾, 至今仍在争论。

  1986 年,美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发展变为缓慢发展。直接导致经济放缓爆涨停止的“软着陆”。1987 年缓慢地过去了,似乎经济衰退的恐惧并没有马上爆发。股票市场在1987 年8月到达了顶峰。接着连续数日,市场大面积下滑。8 月,观察员警告,技术分析表明,市场此时处在一个循环,然而这种说法没有被广泛认同。

  股灾后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理论, 主要认为股灾成因包括: 程式交易、股价过高、市场上流动资金不足 (illiquidity)和羊群心理。

  最多人认同的理论是股灾由程式交易(program trading)引起。程式交易用电脑程式实时计算股价变动和买卖策略, 在1970 年代末渐在华尔街盛行, 程式交易令大宗的股票交易和期指交易可同时买和卖。股灾后很多人说电脑程式看到股价下挫, 便按早就在程式中设定的机制加入抛售股票, 形成恶性循环, 令股价加速下挫, 而下挫的股价又令程式更大量地抛售股票。也有人认为股灾前的股市暴涨是由程式交易引起 (上升原理相同, 股价方向相反而已),而因此造成的股价过高现象引致股灾。

  投资组合保险(Portfolio insurance)也是原因之一。所谓投资组合保险,就是当市场下滑时,为止住损失,就卖掉股票。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得有潜在的接盘者。但在那一天,所有的接盘者都消失了,投资组合保险的操作方式将股价快速往下推。而且,投资组合保险依靠的是几乎没有限制的资金流动性,但流动性并不总是存在的,资金的流动性有时会干涸。在每个人都想卖出时,这样的投资策略是不可行的。

  经济学家 Richard Roll 认为市场全球化是主因, 因程式交易只在美国盛行, 但没有太多程式交易的香港和澳洲股市却在10 月19 日当天带头下挫, 因此是因为市场全球化令在一个主要股市的大幅波动在一天内漫延全球股市。

  有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冲突是原因: 当时美国当局希望让美元升值来压抑通胀, 因此货币政策的紧缩来得比欧洲货币政策的调整快, 结果令市场对与美元挂钩的港元信心下降, 令香港股市首先崩挫, 再漫延其他市场。

  Jude Wanniski 认为在股灾前七大工业国组织中止 Louvre Accord, 令美元兑日元和西德马克的汇价不再有保持稳定的保证, 也是令市场失去信心而从股市撤资的原因。

  另一理论认为1987 年英国风灾是股灾原因之一: 1987 年的风灾发生在10 月16 日 (股灾前的星期五), 期间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伦敦严重受灾, 很多伦敦的经纪和金融业人士当天无法上班, 而当时并无网际网路交易, 导致大量未平仓的交易无法在周末前交割, 令有关未平仓交易要渡周末, 这令市场人士不安。

  是股灾还是市场调整?

  1987 年的股灾并没有像1927 年的股灾般导致大萧条 (Depression), 因此现在也有意见认为1987 年的并非股灾, 而只是自1980 年至2000 年的一次连续 20 年的牛市中的一次较大幅的市场调整。


6、日本经济危机:

  日本经济危机(20 世纪90 年代)

  战后,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经过民主化改革,在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冷战格局对日本的有利条件实施了一整套政策措施:制订和平宪法;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经营管理等,使日本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腾飞,在20 世 纪80 年代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是,冷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金融危机的暴发导致了全面经济萧条,其持续时间之久,下降幅度之大,为战后之最,使日本经济发展步入极为艰难的阶段。为此,日本政府从20世纪90 年代中期便开始对本国经济体制和模式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改革。

  一、日本经济危机的特点

  日本在20 世纪90 年代暴发的经济危机,被称为是日本“失去的十年”。此次危机以1991年初四大证券公司舞弊丑闻被曝光为暴发点,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从泡沫景气转为衰退和萧条。与以往经济危机相比,其发生和发展有许多不同点。

  (一)经济增长持续低靡

  日本经济自1992 年以来持续低靡,平均增长率仅为0.9%,有7 年时间经济增长率低于1%。在1995 和1996 年虽然有短暂的恢复(实际GDP 增速分别达2.5%和3.4%),但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在1997 年GDP 增速又跌落到0.2%,1998 年跌落为-0.6%。1999 年和2000年虽又有所回升,但GDP 的增速也仅为1.4%和0.9%。

  (二)企业大量倒闭,负债规模空前,失业率攀升

  从1991 年开始,资产负债额在1000 万日元以上的倒闭企业每年都达1 万家以上。1995年达到1.51 万家,1996 年虽有所减少,也为1.48 万家,但到1997 年又比1996 年增高12.5%,达到1.64 万家。1998 年再创新的记录,又有1.92 万家企业破产,比上一年高出17.1%。与此同时,倒闭企业的负债规模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从战后到1990 年的45 年间,倒闭企业负债规模超过4 万亿日元的仅有一次,即1985 年的4.2 万亿日元。然而,在1991~1996 年的6 年间,年倒闭企业的负债规模少则5.6 万亿日元,多则9.2 万亿日元,到1998 年则进一步达到14.38 万亿日元。企业大量倒闭,加之企业实行重建所采取的裁员措施,使日本的失业人员大幅度增加,在2000 年为4.9%,2001 年9 月为5.3%。

  (三)金融机构相继倒闭,不良债权规模急剧增加,金融系统信用等级评估普遍下降

  金融机构的破产和倒闭是以往经济危机没有的,在政府的全面干预和保护下,战后日本的金融机构超乎寻常地稳定,以致形成了日本金融机构不会破产的神话。然而在这次经济危机的冲击下,1994 年12 月,东京协和和安全两家信用社首先倒闭,到1997 年金融机构倒闭达到了高峰,就连山一证券和北海道拓殖银行也难逃破产的厄运。这样,日本金融机构不会倒闭的神话破灭了,不良债权增加了,信用等级评估下降了,严重地危及着企业的生存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

  (四)设备投资乏力,工业生产下降

  在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设备投资特别是民间企业的设备投资在经济增长中一直起着“引擎”的作用。然而,泡沫经济期间形成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过剩,以及泡沫经济崩溃后出现的需求不足,使企业原有的设备开工率大幅度下降,以致工业生产也呈下降的趋势。

  (五)居民消费水平下降

  日本官方的有关统计数字表明,泡沫经济崩溃后,工薪阶层的实际月收入逐年下降,1998年比1997 年下降了1.8%。居民收入的减少势必对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60%的个人消费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消费不足又影响了生产的扩大和经济的复苏,这也是日本迟迟未能摆脱此次经济萧条的重要原因。

  (六)经济形势恶化导致政局不稳

  在经济形势恶化的同时,日本政局也进入了战后最为动荡不安的时期。在1993 年以后短短的几年里,日本内阁六易其主,各届内阁对国内经济的改革措施或是偏离实际,或是不能持续,致使日本的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二、日本经济危机暴发的原因

  (一)国际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化

  国际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化是日本此次经济危机暴发的直接原因,也是促使日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直接动力。

  冷战格局下,为了共同对抗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日本成为西方国家的军事同盟,美国对日本采取了特殊的扶植政策,日本充分利用美国在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乃至安全保障等方面对其的援助潜心发展经济。冷战结束后,这些有利条件不仅逐渐消失,而且在多

  极格局的趋势下,美日两国在科技领域,特别是高新技术和双边贸易领域已成为竞争的对手,甚至在地区经济的主导权上也存在着相互争夺的状况,使日本的贸易体制、生产体制、金融体制以及流通体制等方面都面临着改革的压力。改革现行经济体制,进一步开放市场,增强竞争力,已成为日本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局限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局限,是造成此次经济危机的诱因。

  日本1996 年出版的《任务白皮书》中指出:“日本式经济模式曾在战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相当有效的作用,但在近期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中,??这一体制却正在总体上丧失其有效功能。”因此,旧的模式急需进行改革。

  1.改革现行的金融体制。现行的日本金融体制是在战后初期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着眼于向产业界稳定地提供低息贷款,增强企业出口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而设计的。其基本特征是: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以阻止资金流向海外;实行人为的低利率政策,以鼓励企业贷款。其实行的是资金吸收和分配的一元化金融管理体制,即具有日本特色的“官银一体化”体制。在这种体制下,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淡化,使其自有资金比率不清,经营能力低下,缺乏国际竞争力。由于日本金融监管机构权力过度集中,使官商勾结,产生了一系列腐败问题。因此,取消或改革有关规则,加速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已成为日本金融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2.政府行政的质量和效率有待改进和提高。日本金权政治和腐败问题是影响日本政府行政质量和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经济改革的失误也是造成政府行政质量和效率下降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日本企业管理与经营模式的落后导致了此次经济危机

  日本企业管理与经营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经营者主导型企业制度、发展目标优先、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内工会制。日本这种传统的企业制度正在失去其往日的功效。

  随着企业竞争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日本企业制度将在保留其一部分有价值特色的同时,逐渐向市场导向型的模式转变,企业间的人员流动将增加,“能力主义”在工资制度和晋升制度中所占的比例将逐渐增大,企业间相互持股关系逐渐削弱,证券市场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企业间的关系将日趋松散,企业活动范围也将扩大,走向跨国经营等。但其经营模式没能随企业变化的形势而及时进行调整,这也是造成此次经济危机的机制性原因。

  (四)主导产业选择失误是导致此次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日本的主导产业选择失误,将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及相关产业,不但产生了泡沫经济,而且影响了产业升级,使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同美国的竞争步步失利,不得不进行一系列调整。日本原有的主导产业出现衰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饱和需求下降,如家电行业和汽车行业;二是产业竞争力相对变弱。此次调整必须重新寻找新的主导产业,并通过新的主导产业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合理组合,使其重上一个新的台阶。


7、1994 年墨西哥泡沫经济危机

  1994 年12 月20 日,墨西哥财政部长塞拉在与工商界和劳工组织的领导人紧急磋商以后,突然宣布:比索对美元汇率的浮动范围将被扩大到15%。这意味着比索将被贬值。尽管财政部长塞拉表示,比索汇率浮动幅度的这一变动是为了使货币当局在管理比索的币值时拥有更多的灵活性,但是这一不大的贬值幅度导致人们纷纷抢购美元,因为他们深信,这一贬值意味着盯住汇率制难以为继。墨西哥中央银行进行了有力的干预,但在“羊群行为”的刺激下,外国金融投机者和本国投资者依然担心1982 年的债务危机会重演。仅在短短的2天时间内,墨西哥就损失了50 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只剩下30 亿美元的储备。

  12 月22 日,即在宣布贬值2 天后,墨西哥政府被迫允许比索自由浮动。这使得事态进一步恶化,因为自由浮动后比索又贬值了15%,更多的外资纷纷逃离墨西哥。与此同时,股市也大幅度下跌。一场震惊全球的金融危机终于成为现实。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是比索贬值,无怪乎国外学术界亦将这一金融危机称作“比索危机”。但是,贬值并非必然会诱发危机,因为墨西哥在1954 年和1976 年实施的两次贬值并没有带来危机。可见,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一系列经济和政治问题在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下发生质的变化的必然结果,不是墨西哥政府所说的“运气不好”。

  金融危机使墨西哥受害匪浅。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危机使墨西哥损失了450 亿美元,相当于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的16%。1995 年,墨西哥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6.9%,是本世纪初墨西哥革命爆发以来经济增长率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通货膨胀率超过50%,而实际工资则降低了20%。消费者无法偿还住房贷款和其他贷款,大量企业倒闭。与危机前相比,失业人口增加了200 万。仅在1995 年1 月和2 月,倒闭的企业就达19,300 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3%,25 万人因此而失业。

  1995 年1 月31 日,克林顿总统终利用其行政命令,前所未有地从美国汇率稳定基金 (ESF)中动用了一大笔资金。这笔资金加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和一些商业银行的援助,共计530 亿美元。这一援助有效地稳定了墨西哥的金融形势。从1995 年第四季度开始,墨西哥经济开始逐步走出危机。

  墨西哥货币危机爆发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从1990 年起,其经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首先是高利率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涌入,每年流入量达250 至300 亿美元;其次是实际汇率逐步持续上升,损害了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造成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赤字增加到每年约230 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7%);再次是国内储蓄率急剧下降,上1990 年的19%降到1994 年的14%左右,同时,国内投资和生产率停滞,经济成长率仅为2%。第二是墨政府推行控制通货膨胀措施之一的稳定汇率政策时间过长,使外国投资者觉得这是一种隐含的“汇率保障”,为他们减少了风险,因而吸引了外资证券投资的涌入。然而大部分外资被用来增加消费,投资和外贸出口并未显著增长,这就使整个经济过份依赖外资。一旦外资流入减缓,外汇储备就大量减少。外国投资者一旦察觉,便开始把投资于股票证券的资金回撤回本国,由此触发了危机。


8、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7 年6 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 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 年6 月至12 月;1998 年1 月至1998 年7 月;1998 年7 月到年底。

  第一阶段:1997 年7 月2 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 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 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0 月23 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 点;28日,下跌1621.80 点,跌破9 000 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接着,11 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 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 008∶1。21 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 月13 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 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 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 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能取得预期效果。2 月11 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2月16 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 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 月8 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1997 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 年6 月底的115 日元兑1 美元跌至 1998 年4 月初的133 日元兑1 美元;5、6 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 日元兑1 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1998 年8 月初,乘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 金融危机600 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 美元的水平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8 月17 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交易。9 月2 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如果说在此之前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区域性的,那么,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则说明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到 1998 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 年,金融危机结束。

  1997 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可以分为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等几个方面。

  直接触发因素包括:

  (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 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2)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泰国就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1992 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

  (3)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

  (4)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内在基础性因素包括:

  (1)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当高速增长的条件变得不够充足时,为了继续保持速度,这些国家转向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顺利,到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亚洲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国家,房地产吹起的泡沫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至于韩国,由于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过于容易,造成一旦企业状况不佳,不良资产立即膨胀的状况。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2)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干预过度,特别是干预金融系统的贷款投向和项目;另一个是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不完善。

  (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亚洲不少国家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成本会提高,出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是当这一出口导向战略成为众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时,会形成它们之间的相互挤压;三是产品的阶梯性进步是继续实行出口替代的必备条件,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是无法保持竞争力的。亚洲这些国家在实现了高速增长之后,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世界经济因素主要包括: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由此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民族国家间利益冲撞加剧,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等。

  (2)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体制,对第三世界国家不利。在生产领域,仍然是发达国家生产高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本身,产品的技术含量逐级向欠发达、不发达国家下降,最不发达国家只能做装配工作和生产初级产品。在交换领域,发达国家能用低价购买初级产品和垄断高价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国际金融和货币领域,整个全球金融体系和制度也有利于金融大国。

  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极其深远,它暴露了一些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仅是坏事,也是好事,这为推动亚洲发展中国家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宏观管理提供了一个契机。由于改革与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些国家的经济全面复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成长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经过克服内外困难,亚洲经济形势的好转和进一步发展是大有希望的。

  发生在1997、1998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继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对世界经济有深远影响的又一重大事件。这次金融危机反映了世界和各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包括许多被人们认为是经过历史发展选择的比较成熟的金融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都暴露出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提出了要建立新的金融法则和组织形式的问题。本书试图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本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如何解脱本世纪初货币制度改革以后在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条件下各国形成的货币供应体制和企业之间在新形势下形成的债务衍生机制带来的几个世纪性的经济难题。

  原因 :

  1997 年7 月2 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

  那么,亚洲金融风暴爆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在观看了关于亚洲金融风暴的一系列报道和自己的研究之后,我找到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个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

  2.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

  3.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

  一: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个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

  “金融大鳄”“一只假寐的老狼”是对这个金融怪才的称谓。他曾说过,“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 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要负责任。从亚洲金融风暴这个事情来讲,我是否炒作对金融事件的发生不会起任何作用。我不炒作它照样会发生。我并不觉得炒外币、投机有什么不道德。另一方面我遵守运作规则。我尊重那些规则,关心这些规则。作为一个有道德和关心它们的人,我希望确保这些规则,是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的,所以我主张改变某些规则。我认为一些规则需要改进。如果改进和改良影响到我自己的利益,我还是会支持它,因为需要改良的这个规则也许正是事件发生的原因。”众所周知,索罗斯对泰铢的炒作是亚洲金融风暴的导火线。他是一个绝对有实力,有能力的金融家,然而通过玩弄亚洲国家政权,来达到他获得巨额资本的目的显然是卑劣的。

  二: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

  1949 年,新中国成立预示者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有了危机感。他通过强大的经济后盾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一个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韩国,日本,台湾直至东南亚,都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这给亚洲一些国家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支持。七十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迅猛发展。

  但是,1991 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美国当然不允许亚洲经济继续如此发展,于是,他开始收回他的经济损失。对于索罗斯的行为,他是纵容的。

  三: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

  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他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

  启示

  (1)一个国家经济的开放程度,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政权基础上的,只有经济实力雄厚,政权稳固才能谈及真正的发展经济。

  (2)一个经济学家,只有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否则,他将不是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并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3)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使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林。

  编辑本段严重情况

  全球面临60 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住宅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 年至10 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然而,在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当前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机则是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 多年。

  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贷状况循环出现,同时始终会涉及到一种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reflexive)、循环的关系。如果容易获得信贷,就带来了需求,而这种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值;反过来,这种情况又增加了可获得信贷的数量。当人们购买房产,并期待能够从抵押贷款再融资中获利,泡沫便由此产生。近年来,美国住宅市场繁荣就是一个佐证。而持续60 年的超级繁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


9、1998 年俄罗斯的经济危机

  1998 年俄罗斯经济陷入多重危机。在3 月23 日叶利钦总统突然解散切尔诺梅尔金政府以后,在俄罗斯的经济领域中,爆发了金融危机、生产危机、预算危机和债务危机;而在全社会范围中,则出现了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交织并发的局面。与前几年的经济危机相比,这场危机冲击之大,危害之深,都是俄罗斯实行经济改革以来所罕见的。9 月普里马科夫新政府的成立,避免了一场政权危机。但是,它难以在短期内扭转经济领域出现的多重危机并存的局面。1998 年将以“经济下降年”而载入俄罗斯的史册。经济危机的基本状况如下:

  一、生产大幅度滑坡

  据俄官方的数字,1998 年第1 季度俄罗斯经济有所增长。但从4 月份起整个经济停止增长,并且逐月下降。国内生产总值上半年下降0.5%;1-7 月下降1.1%,其中,7 月份下降4.5%;1-8 月下降2.1%;1-9 月下降3%,其中,9 月份下降9.9%。据俄政府、中央银行及有关机构预测,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5-9%。

  1.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创近几年来“最高记录”

  工业产值1-7 月下降1.3%,其中,7 月份下降9.4%;1-8 月下降2.6%,其中8 月份下降11.5%;1-9 月下降3.9%,其中,9 月份下降14.5%。其下降幅度创1994 年12 月以来的“最高记录”。

  原来保持增长并支撑着经济的原材料生产部门出现颓势,难以继续支持经济。上半年,煤炭工业产值下降0.3%,石油工业产值下降0.4%,石油加工工业产值下降7.4%,汽车制造业产值下降1/3 以上。下半年,这些部门继续呈大幅度下降趋势。

  在生产下降的同时,企业的处境更加困难。1997 年亏损企业约占全部的46%,而1998 年8 月,亏损的比重,在工业中已占70%,在农工综合体系统中已占90%。

  2.农业遇到罕见的灾年

  1998 年是俄罗斯少有的农业歉收年。农业产值上半年下降16%;1-9 月下降9.4%,其中,9 月份下降15%。据俄《消息报》10 月7 日援引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预计,全年谷物产量为6546 万吨,比1993-1997 年年均产量减少18%,比上年(8600 万吨)减少2000多万吨。而到10 月初,全国才总共收打了4720 万吨谷物,比上年同期减少46.9%。

  3.固定资产投资状况更加严峻

  自1992 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连年下降:1992 年下降40%,1993 年下降12%,1994 年下降26%,1995 年下降23%,1996 年下降18%,1997 年下降5%。也就是说,到1997 年底,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总共下降75%,即3/4。而进入1998 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继上年下降后继续下降:第1 季度下降7%,上半年下降6.3%,9 月固定资产投资额估计为298 亿卢布,比去年同期下降14.3%,其中,9 月份下降14.3%。

  4.外贸出现颓势

  1998 年以来,外贸的形势也十分严峻:外贸总额第1 季度下降4.6%,之后逐月继续呈下降的趋势,上半年下降7.6%。其中进口下降3.6%,出口下降13%,其中,天然气出口下降18.4%。下半年外贸形势继续恶化:9 月份外贸总额为115 亿美元,同比下降16.1%,其中,出口额为59 亿美元,同比下降20%,进口额为56 亿美元,同比下降11.4%。据俄经济部10 月初预测,到年底,出口额将下降13%,进口额将下降20-30%。俄报刊透露,尽管进口减少,1998 年俄外贸顺差将比1997 年减少3/4-4/5。1998 年1-10 月中俄两国的贸易额为44.7 亿美元,其中俄从中国的进口额为15.1 亿美元。全年预计两国的贸易额将低于上年61.2 亿美元的水平。

  1998 年1-9 月俄罗斯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约15 亿美元。到10 月1 日,外国在俄累计的直接投资总额为140 亿美元。1998 年新建的外资企业2000 家。到10 月初,全俄共有3万家外资企业。

  二、金融市场剧烈动荡

  1998 年以来,俄罗斯金融危机不断加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股市债市走跌

  1997 年俄罗斯股市的走势见好。上半年证券市场的行情攀升,50 种股票“莫斯科时报”指数上升了140%,超过世界主要上升股票的最好成绩。但是,从第4 季度起,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股市债市走跌。11 月份外国撤走资金约100 亿美元。据俄罗斯专家估计从10 月22 日到年底,俄罗斯公司有价证券市场的资本估值大约减少40%。进入1998年,股市继续下跌。继3 月下旬、5 月下旬的“黑色星期天”两次动荡之后,股市已下跌50%。

  7、8 月份金融市场连续剧烈动荡。在5 月的金融危机中,外资在很短的时间里撤走了140亿美元。银行的融资利率在大起大落中攀升:由2 月初的42%跃升到5 月底的150%,6 月初在短暂回落(60%)后,7 月初再次攀升到110-120%。在5 月27 日,即“黑色星期天”这一天,国债收益率暴涨60-80%,而股票指数却暴跌了10.5%。到7 月初,短期国债的收益率回涨到115-120%。

  8 月以后,俄罗斯金融市场再次振荡。由于政府决定延期3 个月偿还到期的外债(估计为150 亿美元),转换内债的偿还期(将1999 年12 月31 日到期的国债转换为3、4、5 年期 限的中期债券),在转换结束前,暂停国债市场交易,俄罗斯股票市场陷入崩溃状态。8 月28 日俄国际文传电讯社综合指标所包含的100 种股票的市价下跌85%。

  2.卢布贬值

  1998 年以来,俄罗斯总统和总理多次许愿,保证卢布不贬值。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7-8 月俄央行出售了90 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是,8 月17 日,即叶利钦最后一次作出卢布不贬值的承诺后3 天,俄罗斯政府和银行坚持不住了,不得不宣布卢布对美元的汇率在1美元兑换6-9.5 卢布之间浮动。8 月26 日从莫斯科到远东地区的各地兑换站都突破了1 美元兑换9 卢布大关,有的已经超过9.5 卢布。9 月2 日在卢布贬值风潮的冲击下,俄罗斯央行又宣布取消外汇走郎上限,从9 月3 日起将卢布兑换美元的官方汇率由10.88 比1,定为12.82 比1。9 月4 日俄罗斯央行又宣布取消外汇走郎卢布兑换美元的官方汇率达到了16.9比1。据俄报刊透露,8 月17 日以后的一个月内,美元对卢布的官方汇率提高了98%,而卢布则贬值了48%,成为一年来世界最贬值的货币之一。自8 月份以来,一些大的银行合并,不少银行破产,许多地区重新出现了用卢布挤兑美元的排长队现象。据俄财长10 月初说,到年底卢布还将继续贬值,有可能17-18 卢布兑换1 美元。还有的俄学者预计,年底可能达到1 美元兑换20-30 卢布。

  3.通货膨胀率大幅度上升

  按照俄政府原定计划,1998 年俄罗斯将把通货膨胀率压低到10%以内。与原定的计划相反,通货膨胀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大大地上升了。8 月通货膨胀率达到15%,9 月上升到40%。考虑到10 月份以后,政府要通过发行货币(据说要发行200-250 亿卢布)解决危机问题,通货膨胀率将继续上涨。俄中央银行预计,如果汇率保持在1 美元兑换20 卢布的水平上,到年底通货膨胀率将上涨240-290%(1998 年12 月与1997 年12 月相比)。有的经济学家,如先恰科夫院士估计,1998 年全年通货膨胀率将为30-40%左右。

  4.外汇储备大量减少

  从1997 年10 月份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在俄的外资大量撤走、证券市场连续动荡。为了稳定股市,防止卢布贬值,俄政府不得不动用外汇储备,收购国家有价证券。1997年上半年俄罗斯拥有238 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到1997 年11 月,俄罗斯的外汇储备还有225亿美元,到年底已下降到150 亿美元。1998 年6 月1 日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已下降到140 亿美元(其中45 亿美元黄金储备),而到7 月中旬进一步下降到136 亿美元,大大少于外商所控制的俄国债券的数额(190 亿美元)。

  三、财政危机加剧,债台高筑

  在金融危机不断加深的同时,俄罗斯财政危机加剧,内外债债台高筑。构成危机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税收严重不足。1998 年1-5 月税收计划完成54%。下半年的完税率也没有提高。另据俄报刊透露,目前在俄有4 万家企业,大约有5000 家股份公司都有国家的股份,在其中半数的股份公司中国家的股份超过25%,而国家预算实际上并没有从参股中收到分文。1997 年年底俄罗斯的外债总额为1225 亿美元。1998 年上半年,俄罗斯向国外发售了250 亿美元的外汇债券。到6 月底,其外债总额已近1500 亿美元,加上3700 亿卢布(约合580 亿美元)的国内债券,俄罗斯共欠内外债2000 亿美元以上。据计算,1998 年要偿还100 亿美元外债(相当于国爱开支的30%),6-9 月份还要偿还120 亿美元内债。此外,据官方透露,1998 年国家开支超过国家预算收入的1 倍。就是说一半的国家开支迄今还没有找到资金来源。为了缓解债务危机,政府于8 月17 日决定通过重新办理手续转换新的有价 证券的办法,推迟支付1998 年、1999 年到期的国家有价证券;停止短期债券的发行和流通。同时,计划在第4 季度发行250 亿卢布的货币。

  四、物价上涨,消费品短缺

  1998 年以来,受金融危机以及大量进口商品的减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俄罗斯市场的商品供应量明显减少:据俄报刊透露,第4 季度全年的商品流转额要下降6-7%。与此同时,商品价格不断大幅度上涨。上半年物价指数同比上涨4.1%。8 月份物价指数上涨15%,9 月份物价指数上涨到40%,1-9 月消费品价格上涨49.6%。这是自1992 年1 月全面放开物价之后,物价指数上涨幅度最大的时期。9 月份以来,由于卢布贬值,进口的商品减少5/6,按卢布计算的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了1.5-2 倍;大城市的蔬菜、水果和肉类的价格贵15-20%。由25 种基本食品组成的一套食品的价格平均增长22.6%。据有关部门估计,为解决市场上食品短缺的问题,最近半年内俄罗斯必须购买100 万吨肉、40 万吨植物油和许多其他食品。

  五、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1998 年再次发生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使社会危机不断加深,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明显下降。首先,由于卢布贬值,居民的银行存款蒙受严重的损失。到8 月初,俄居民的月储蓄存款为1500 亿卢布(其中,在储蓄银行的存款为1200 亿卢布,在商业银行的存款为300 亿卢布),按当时的汇率(6 卢布兑换1 美元)计算,约合250 亿美元。然而,由于卢布对美元的汇率大幅度下降,加之从9 月3 日起银行停止支付到期的存款,并且承诺到11 月中旬按9 月1 日的汇率(9.33 卢布兑换1 美元)支付到期的存款,相当大一部分居民的存款实际上已化为乌有。据俄报刊透露,到10 月初,81%的居民已经没有储蓄存款(4年以前这一比重为75%)。其次,拖欠的工资和退休金数额增加,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到8 月初,涉及全国职工总数1/4 的10 个主要经济部门拖欠的工资总额758 亿卢布。此外,拖欠的退休金总额160 亿卢布、拖欠的儿童和切尔诺贝利事故受害者的补助金170 亿卢布。

  普里马科夫政府9 月主政后,虽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力争发放当月的工资和退休金,但仍未阻止局的恶化,仅9 月份拖欠的工九额又增加了40 亿卢布,10 月1 日达到880 亿卢布。到10 月初,国家拖欠的工资、退休金和军饷总额高达1200 亿卢布(其中,退休金300 亿卢布、军人的工资100 多亿卢布)。

  总之,由于上述因素,1998 年头6 个月,居民实际收入下降8.9%,1-8 月居民实际收入下降11.1%。9 月居民实际货币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29.7%。预计全年居民实际收入将下降13-24%。据俄报刊透露,9 月份生活在贫困线(低于最低生活费标准)以下的居民人数增加到4430 万人,与1997 年同比增加40.2%,约占居民总数的30.1%;失业人数为840 万人,比1997 年同期增加50%。


10、百年来经济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和特点

  经济危机指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自1825 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采取了宏观调节措施,试图“熨平”周期,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特征已不明显。金融危机是指某国或地区的全部或部分金融指标(如利率、汇率、证券、地价、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又可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但现在越来越呈现出混合形式的危机。如果金融危机蔓延到其他经济领域,引发企业大量倒闭、失业增多和经济萧条,则会转化为经济危机甚至社会危机。

  1552~1920 年,欧洲大陆每十年左右爆发一次经济危机。20 世纪以来,世界上大的经金融危机有20 多次,比较著名的有1929 年大危机、两次石油危机、1994-1995 拉美债务 危机、1997-1998 东南亚金融危机、1990 日本、1987 黑色星期一、俄罗斯金融危机等,其原因除了两次世界大战、苏东体制转轨等特殊情况外,主要有两类:一是股市和楼市泡沫经

  济形成及破灭,为10 次,占40%;二是外部冲击,包括国际收支严重失衡、资本大量进出、汇率大幅波动和债务危机等,共15 次,占60%。许多发展中国家发生危机时外部冲击与泡沫经济因素交织在一起,加剧了经济的不稳定与风险。

  经济金融危机的全面总结

  综合考察一个世纪以来的经济金融危机,我们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危机大多发生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经济较快增长容易出现信心十足、盲目乐观,放松危机警惕。如日本泡沫破灭前的1987~1990 经济年均增长5% 以上,比20 世纪80 年代初高近2 个百分点;拉美债务危机前的1974~1980 年,拉美经济年均增长5.1%,其中墨西哥、巴西分别达到6.3%和6.1%;东南亚金融危机前8 年,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平均经济增长率都高达8%~9%。而欧洲的法、德、意、英等国很少发生经济危机,即便发生,也是局部的,不会引发全局性的混乱和社会动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经济增长平稳;早就经历过大危机的洗礼,国民心态较为成熟,投机气氛不浓厚;监管能力强,经济实力雄厚,具备抵御危机的能力;有悠久的市场经济历史,财金和外汇制度健全,风险隐患较少。

  第二,泡沫经济都经过“疯狂—恐慌—崩溃”三个发展阶段。危机前一般都呈现经济景气,人们对经济前景乐观,因此出现投资膨胀和信贷扩张。乐观者都会振振有词,认为经济自然有泡沫,泡沫是正常的。然而历史在不断重复着一条简单的规律:危机之前群体狂热,不相信危险;一旦到了临界则信心动摇,产生强烈恐惧;之后危机爆发,泡沫破灭,破产、萧条、失业、贫困紧随。

  第三,汇制和币值是否合理成为外部冲击大小的重要因素。僵化的汇率制度往往成为国际资本攻击的目标,1999 年、2002 年巴西、阿根廷金融危机前正在推行美元化,分别将雷亚尔、比索兑美元汇率锁定在1∶1;东南亚1997 年前实行盯住汇率制度,出现本币高估。本币高估或低估都将加剧外部不平衡,危及经济安全。本币高估后出现贸易、经常项目逆差,靠大量外资流入来弥补,由于贬值预期,出现资本外逃、货币或债务危机,发展中国家的危机基本上属于这种情况。本币低估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日本式的升值过快,产生财富效应,扩大流动性和内需,刺激泡沫经济增长;另一种是升值慢但升值预期强,投机资本进入,外汇储备上涨,国内资产价格膨胀,加大经济风险。

  第四,国际游资往往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与祸首。数万亿美元国际游资可以将任何发展中国家的股市冲垮。无论是债务危机还是货币危机,都与利用外国资本的方式不当有关,特别是证券投资、短期外债等间接投资或游资往往是祸首。如拉美在债务危机前对外借款超过3000 亿美元、俄罗斯在1998 年10 月前后有200 亿美元流入,泰国、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危机前的外债分别达到近1000 亿美元、1500 亿美元、1100 亿美元,债务率很高。资本市场的开放也为国际热钱进出提供了通道,正如斯蒂格利茨对东南亚金融危机总结的那样:“资本账户自由化是导致危机的惟一最重要因素”,一旦出现资本加速外流,就会引发支付危机。

  第五,“金融不稳定”决定了政府调节的必要。实践与理论都已说明,金融天生具有“不稳定性”。日本、拉美、东南亚等地的股价危机前都会翻几番,危机后都下降了70%~90%,美国、日本等很快都回到几年前开始上涨的水平。因此,股市是容易发生“市场失灵”的地方,有必要进行合理的调节。

  第六,摆脱泡沫经济危害的道路是漫长的。拉美与日本都有“失去的十年”甚至十多年,平均经济增长率都只有1%左右。到2007 年5 月下旬,日经指数才 17500 点,不到18 年前的一半;道琼斯指数 13500 点,NASDAQ 指数2500 多点,也不到7 年前的一半。

  第七,有效的应对可防止风险蔓延。1974 年的英国金融危机、1987 年的美国 “黑色星期一”、1992 年的欧洲货币危机、1994 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影响都较短暂,一两年后经济全面恢复,没有造成经济危机,这与上述国家或地区应对及时、有力是分不开的。

  第八,建立适合国情的自主应对机制尤其重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达国家的政策建议往往对发展中国家造成损害,根本原因在于国际金融组织或有关发达国家没有顾及当事国的国情。如拉美债务危机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16 个拉美国家签订贷款协议,要求这些家实行经济调整、减少赤字等政策,但结果却反而加剧了经济衰退;东南亚金融危机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出了同样的经济紧缩药方,也使得东南亚危机加重并蔓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