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印度不甘被航母大国勒住脖子

(2009-05-15 09:55:21) 下一个

印度不甘被航母大国勒住脖子
2009年05月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专稿:印度的海军强国梦可谓由来已久。在1947年独立后仅仅6个月,印度政府就请求英国皇家海军帮助印度规划海军建设,当时印度就认为,南亚次大陆两侧的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各需一轻型航母舰队,另需一艘用于替换。时至今日,印度“三航母”规划仍然没有改变。

    今年2月,印度自造3.75万吨航母的龙骨铺设完成,印度媒体一片欢呼,认为这标志着印度加入了“航母大国俱乐部”,具备了像美、俄、英、法等国一样的航母制造能力。

    购买改装受制于人

    早在1957年,印度就从英国皇家海军获得一艘未完工的“尊严”级轻型航母,并在贝尔法斯特完工。4年后,这艘航母进入印度海军服役,改名为“维克兰特”号。

    1985年,英国皇家海军决定向印度出售当时已经服役25年的28000吨的“半人马座”级航母“竞技神”号。印度欣然接受,并经过改装后将其命名为“维兰特”号。这样,此前的“维克兰特”号航母得以在1997年退役,此后“维兰特”号航母成为印度仅有的一艘航母。

    2004年1月,印度与俄罗斯签订协议,购买改装过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和16架舰载米格29K战机。

    印度原本希望俄罗斯的航母2008年到2009年交付使用后,就让已服役50年的世界最老航母“维兰特”号退休。但俄工程师似乎低估了改装航母所需要的时间,改装进程一再拖延,最后使交接工作要等到2012年才完成。

    更麻烦的是,“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的改造费用不断上涨,2004年签订协议时的价格是9.7 4亿美元,到2007年11月时已攀升到22亿美元。为尽快达成航母价格协议,印度于2009年1月派代表团去俄罗斯谈判。但俄罗斯的答复又给了新德里当头一棒,要求将航母改造费用再增加7亿美元。印度可算是尝到了“被大国勒住脖子”的苦头。

    好在1999年到2001年时,“维兰特”号进行过一次大的整修,升级了动力系统、雷达、通讯系统和武器系统,使其寿命延长了10年。但2008年,印度唯一的这艘航母不得不躺在孟买和科钦的船厂进行整修,一直到2009年7月。这意味着,目前印度没有一艘正在运行的航母为这个新兴大国保护海上利益。

    印度媒体将航母青黄不接的这种潜在危险状态归咎于政府,认为几届政府未能进行与国家地缘政治目标相吻合的长期国防规划。报道称,完全是因为印度政府没有能力做出及时的决定,才导致自造航母的计划推迟了好几年启动,以至于首艘自造航母可能要等到2014年才能下水。

    自造之路历经曲折

    其实,印度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产生了自行建造航母的想法。据印度海军参谋长阿伦·普拉卡什上将介绍,当时由于担心“维克兰特”号航母老化、难以购买另一艘航母以及印度培养出来的海上航空人才无用武之地,印度海军开始考虑自行研制本地舰船。印度海军的设计人员曾考虑过多种航母设计方案,包括将客船船体改造成航母,但并未得到有关方面的支持。

    1987年,印度海军说服政府同意让法国舰艇建造局为印度海军进行25000吨、可以搭载15吨战机的海上控制舰的概念研究。但因资金紧张,1989年出炉的研究结果只能被束之高阁,但这仍然给印度自行研制带来了启发。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印度的飞机型号受到政治考虑的限制,因为冷战期间印度与苏联亲近、与美国疏远,因此无法购得市场上最先进的美国战机和飞机弹射器,而印度已有的海鹞战机比当时苏联的舰载战机更为先进,因此在设计上陷入僵局。

    直到80年代末开始,苏联也开始建造更先进的航母,研制出短场起飞、拦截索降落的技术,这带给印度设计人员新的希望,设计出了第一个自建20000吨航母方案,并将其命名为“空防舰”,可搭载海鹞和印度正在研制的轻型舰载战机。但应用短场起飞、拦截索降落技术对舰载飞机起落速度要求更高,也需将飞行甲板加长15米,对应24000吨的排水量。

    此时,印度海军已经开始认真考虑购买俄制“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以及能与其配套的米格29K战机,并打算将航母重命名为“维克拉马迪亚”号。

    为了能起降米格29K战机,印度重新设计自行建造的航母方案出现了37500吨的舰船,能搭载30架飞机以及1600余名官兵。

    这一方案2003年1月获得印度政府的资金支持,并获得意大利和俄罗斯的技术支持。2004年11月底,印度政府拨款300亿卢比(约合6.6亿美元)开始在科钦造船厂自主建造航母。航母被命名为“蓝天卫士”号,国内代号“71号工程”,与国产核潜艇(即“75号工程”)同被视为未来印度海军发展的核心项目。至此,印度国产航母建造方案历经波折后终于尘埃落定。

“航母战略”难题丛生

    印度自己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原计划是在2012年启用,但这艘在印度西海岸科钦造船厂建造的航母现在似乎也要等到2014年才能完工。这艘252米长的航母将有两条跑道、一条有3个飞机制动索(用于飞机减速)的着陆跑道,约1万平方米的飞行甲板。它将承载160名军官、1400名水手、12架米格29K战机、8架特杰斯轻型战斗机和10架直升机。

    印度独立记者苏达·拉马钱德兰报道称,一旦这艘自造航母开始服役,将成为印度海军“帽子上的翎毛”。但现在这个项目给印度造船工程师和海军带来的却是无数不眠之夜。印度媒体2007年曾报道称,自造航母项目“几乎所有方面”都比原计划有所推迟。

    从一开始,建造计划就遇到了诸多难题。这艘自造航母在2003年获得政府许可,2005年4月象征性的切钢标志着工程正式开始,但是直到19个月后才真正开始建造。

    该工程还面临着采购困难。一个困难是采购2万吨高质量的钢材,直到印度最大的钢铁制造企业———印度钢铁管理局有限公司介入才得以解决。之后又出现了采购船用球扁钢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稍后都得到解决,但新问题不断涌现,导致工程建设一再延期。

    航母的龙骨原计划2007年10月完成铺设,但实际上2009年2月才取得这一标志性进展。媒体报道这一延期将“极大”提高项目成本。一位海军西部司令部官员表示,“延期交货已经使印度的计划出现一些混乱”。

    而在建造首艘航母的同时,印度打造第二艘国产航母的计划也浮出水面。有报道说,印度第二艘航母吨位将达到6.4万吨,比第一艘“蓝天卫士”号要高近一倍。

    一些印度军事学者认为,尽管印度的“三航母战略”成功在即,但印度的“航母战略”还是存在致命的软肋,就是航母缺乏配套舰艇。为弥补这一缺陷,在建造国产航母的同时,印度还在建造3艘雷达难以监测到的隐形护卫舰,据称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掌握了这一技术。此外,印度海军还在建造27艘其他战舰,其中包括2500吨级反潜轻型巡洋舰、6640吨级隐形驱逐舰以及一些巡逻艇等。

    军事专家认为,如果印度打造出一支以3艘航母为骨干、外加约200艘战舰的超级舰队,届时印度海军的规模将是亚洲第一,在全球范围内也仅次于美俄,将成为真正的海军大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