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毛泽东--新中国缔造者(组图)

(2009-09-09 13:31:54) 下一个

毛泽东--新中国缔造者仍被崇敬
2009年09月09日 19:54:33  来源:新华网

 

     9月9日,来自各地的群众排队等候瞻仰毛主席遗容。当日是毛泽东同志逝世33周年纪念日。新华社记者唐召明摄 

    新华网湖南韶山9月9日电 题:毛泽东——新中国缔造者仍被崇敬

    新华社记者 袁晔 桂涛 明星

    9月9日,按照每年的惯例,毛桃芝和家人都要来到韶山毛泽东广场,向毛泽东铜像献上花篮,然后向铜像三鞠躬。

    今年的这一天,是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逝世33周年忌日。与平日相比,铜像下的花篮格外多,人流涌动,却没有太大的喧闹,默默的凝视和轻微的唏嘘感慨构成了此刻的庄严。

    远在首都北京,毛主席纪念堂9日接待的瞻仰人数超过2万。早晨7点半,来自全国各地的瞻仰者就开始在纪念堂前排起长长的队伍。

    远眺韶山的村民小楼和田野(9月4日摄)。湖南韶山,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的故里,千百万人向往的革命圣地。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在新中国成立60年和改革开放逾30年之际,毛泽东仍然给无数中国人以激励、智慧和勇气,世世代代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自幼在韶山冲毛泽东故居旁长大的毛桃芝说:“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要在家准备一桌饭菜祭奠主席,今天也是如此。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生活,这一点对我们韶山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

    毛桃芝如今是韶山“毛家饭店”的董事长。就在9日这天,“毛家饭店”被授予“毛泽东成长之路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称号。

    “红色旅游”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迎合了当代中国人探访伟人成长历程、学习继承伟人精神的需求。 

    1927年9月9日,中共中央特派员毛泽东和湖南省委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部队经过“三湾改编”到达江西井冈山,建立起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这是用油画表现的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场景。 新华社发

 

    上图为1950年拍摄的韶山冲毛泽东故居(资料照片);下图为2009年9月4日,中外游客在毛泽东故居瞻仰参观(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专门来韶山祭拜毛泽东的江苏教育学院学生鹏鹏说,当代大学生对毛泽东并不陌生,因为每位大学生在获得学位、踏入激烈竞争的社会之前,都要完成一门必修课——“毛泽东思想概论”。

    他说:“我十分尊敬我们伟大的主席,但我同样相信,毛主席不是万能的。就业市场的萎缩与经济放缓就是他那个年代不曾有过的危机,我猜,主席或许依然需要向巴菲特讨教解决问题之道。”

    前来祭奠的很多群众认为,毛泽东之所以受到崇敬的一个主要原因还在于他的思想和人格魅力。毛桃芝说:“毛主席提倡的为人民服务,平等、廉洁奉公,他不被困难吓倒的勇气,以及他的家人为革命作出的牺牲,一直都深深影响着我们,而且在今天仍有很多现实意义。”

    毛桃芝的母亲汤瑞仁是“毛家饭店”的创始人,1987年3月在毛泽东故居对面开张的“毛家饭店”被认为是韶山人打破旧有观念、“下海”经商的代表,现在正尝试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在全国扩大经营范围,甚至走向海外。

    这些做法,在毛泽东时代是“资本主义尾巴”,是要被割掉的,但毛桃芝说,如今这与对毛主席的敬仰并不矛盾,因为“毛主席也希望人民过上好日子,只要我们文明经商,诚信待客,就是为毛主席增光。”

    矗立在毛泽东广场的毛泽东铜像高6米,是雕塑大师刘开渠等以1949年在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为原型创作的。辽宁省辽阳市私营企业协会负责人殷铁汉在铜像前默立良久,他说,在毛主席的像前,“我更多地还是希望如今的生活能平平安安,我们的私营企业能顺利发展”。

    韶山村党总支书记毛雨时说,这几年,韶山的变化很大,经济发展很快,中国人因崇敬毛泽东而激发的红色旅游热使当地百姓在金融危机中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9月4日,游客在韶山瞻仰毛泽东铜像。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官方统计,作为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圣地,到目前为止,前来韶山参观的游客已经超过6000万人次,每年来此参观的游客已经突破300万人次。预计今年一年,仅旅游就可为当地创造收入5亿元。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唐洲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毛主席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今天每一位中国人都享受着主席的遗产。”

    他说,实践证明,毛主席为中国不断强盛与立足世界打下了基础。他组建了强大的人民解放军,来保卫我们的家园,服务我们的人民。

    唐洲雁说:“作为一个人,毛主席也犯过错。但是我们从他的错误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不失为毛主席为我们留下的又一笔宝贵的财富。”

9月4日,韶山的农民在稻田上收割。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9月4日,湖南祁阳73岁的蒋老人在儿女们的陪伴下参观韶山毛泽东遗物馆。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作为中共的重要智库,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近期正在研究毛泽东思想如何发挥现实作用。这项研究包括毛泽东时代的中美关系以及毛泽东时代医疗卫生工作的经验教训。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李伟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包括民主、法治在内的人类文明的先进东西都能在毛泽东的思想中找到影子。

 

    9月4日,韶山学校的学生课间在教学楼走廊上休息。韶山学校前身是韶山毛氏族校,创建于1921年秋,是毛泽东委派其弟毛泽民回乡创办的。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9月4日,游客在韶山毛泽东铜像前合影。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