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营造弹的世界:中国枪弹景观(超级组图)

(2010-01-05 12:13:38) 下一个



营造弹的世界:中国枪弹景观(上)

《轻兵器》 2008年第16期

游历国产枪弹世界,领略独特风景。本文为您展示了我国兵工厂家生产的主要枪弹,这些枪弹口径丰富,品种齐全。上篇展示的是手枪弹和冲锋枪弹系列,下篇将展示步 ( 机 ) 枪弹、大口径机枪弹。让我们一同畅游,一同欣赏——

  新中国枪弹的发展是一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艰苦创业史。经过几代兵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他们用勤劳双手聪明智慧,攻克了道道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赢得了一项又一项殊荣。

  全国解放前,为了保证人民军队的弹药供给,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我军的兵工厂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枪弹修复工作。解放后,我国的军工企业从初期的修弹工作逐步实现了自主造弹,从单一的仿制枪弹逐步实现了自主研发各种枪弹。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枪弹产品已形成系列化,枪弹生产体系完备,不仅能独立自宅地生产各种口径的枪弹,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手枪弹和冲锋枪弹系列

       51 式 7.62mm 手枪弹


该弹是我国以苏联 7.62mm 托卡列夫手枪弹为基础仿制的,于 1951 年通过生产定型,命名为 1951 年式 7.62mm 手枪弹,简称 51 式 7.62mm 手枪弹,或 7.62 × 25mm 手枪弹。该弹配用 51 式、 54 式、 80 式 7.62mm 手枪时,可杀伤 50m 内的有生目标;配用 50 式、 54 式、 79 式及 85 式 7.62mm 冲锋枪时,可杀伤 200m 内的有生目标;必要时还可用于 64 式 7.62mm 微声冲锋枪。

  该弹弹壳原为黄铜材料, 1964 年改为覆铜钢。弹壳为瓶形,无突缘,采用伯尔丹式无锈蚀底火。将弹头中的铅心换成钢心即为 DAP51B 式 7.62mm 手枪弹。

   51 式 7.62mm 手枪弹全弹质量 9.9 ~ 10.7g ,全弹长 34.4 ~ 34.9mm ,初速 420 ~ 450 m/s ,最大膛压平均值 210MPa 。用 54 式 7.62mm 冲锋枪发射, 100m 处射击密集度 R50 ,不大于 10cm ;用 54 式 7.62mm 手枪发射, 25m 处射击密集度 R50 不大于 5.0cm , R100 不大 15cm 。



  该弹除普通弹、曳光弹、空包弹外, 1982 年还研制了钢珠弹, 1984 年为八一电影制片厂提供了效果弹 ( 供影视剧用的空包弹 ) 等弹种。钢珠弹弹头顶端加装有一钢珠,具有一定的穿甲威力,且弹头顶部类似于空尖弹的顶部,具有空尖弹的杀伤效果。效果弹弹壳口部不加装弹头,采用收口的形式。


 
   51 式 7.62mm 手枪空包弹全弹质量 4.8g ,全弹长 30.9mm ,弹壳质量 4.4g 。该弹不会击穿距枪口 7m 处的纸幕,主要用于射击训练。

   DAP51B 式 7.62mm 手枪弹仓弹质量 10.0 ~ 11.2g ,全弹长 34.8mm ,初速 410 ~ 430m/s ,最大膛压平均值 220.6MPa 。


   DAF91 式 7.62mm 手枪橡皮弹



  该弹是 51 式 7.62mm 手枪弹的低侵彻型。由于 51 式 7.62mm 手枪弹被公安等执法部门采用成力偏大,因而我国兵工企业为执法部门研制了 51 式 7.62mm 橡皮弹这种非致命性弹药。其弹头采用橡皮材料,弹壳为覆铜钢,伯尔丹式底火,全弹长 34.5 ~ 35mm ,全弹质量 7.4 ~ 8.3g ,弹头质量 3.0 ~ 3.2g ,弹壳长 25mm ,最大膛压平均值 205.9MPa ,有效射程 10 ~ 80m ,其威力可穿透 50m 处 0.1mm 厚的牛皮纸,但不会穿透 10m 处 25mm 厚的松木板。

   59 式 9mm 手枪弹



  该弹仿照苏联 9mm 马卡洛夫手枪弹研制而成,又称 9 × 18mm 手枪弹,配用于 59 式 9mm 手枪。该弹外形与巴拉贝鲁姆 9mm 手枪弹相似(9 × 19mm),弹头为圆头、卵形、铅心、覆铜钢被甲结构,底火为伯尔丹式。弹壳采用覆铜钢材料。

  其全弹质量 9.5 ~ 10.1g ,全弹长 24.4 ~ 25mm ,初速 290 ~ 315m/s ,最大膛压平均值 120MPa 。

  此外,为增大停止作用,我国还研制了 9 × 18mm 警用空尖手枪弹。“空尖”即弹头顶部为空腔之意,空尖弹命中目标时弹头膨胀变形,可提高创伤效果。



   9 × 18mm 空尖弹弹头采用铅心、覆铜钢被甲结构,底火为伯尔丹式。全弹长 24mm ,全弹质量 9.7g ,弹头质量 6.0g ,初速 298 ~ 322m/s ,最大膛压平均值 118.6MPa 。击中 25m 处湿砂介质的开花率不小于 80 %。 25m 处射击密集度 R50 不大于 4.0cm ; 50m 处 R50 不大于 8.0cm 。

   64 式 7.62mm 手枪弹



  该弹也称 7.62 × 17mm 手枪弹,是建国后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枪弹,于 1964 年设计定型, 1980 年完成生产定型。配用 64 式、 77 式 7.62mm 手枪和 67 式 7.62mm 微声手枪时,用以杀伤 50m 内有生目标,主要供部队指挥员和公安人员自卫用。

  该弹弹头采用圆头、铅心、黄铜被甲结构,被甲较厚,底部为一半径 5.3mm 的半球面状凹底。弹壳为筒形,无突缘,采用伯尔丹式无锈蚀底火。

  该弹全弹质量 7.2 ~ 7.7g ,全弹长 24.4 ~ 25mm ,弹头长 12.5mm ,初速 290 ~ 310m/s ,最大膛压平均值 123MPa 。 25m 处射击密集度 R50 不大于 3cm , R100 不大于 7cm 。

   64 式 7.62mm 手枪弹还有一种空包弹形式。该弹全弹质量 3.1g ,全弹长 20.6mm ,弹壳质量 2.7g 。该弹不会击穿距枪口 7m 处的纸幕。

   64 式 7.62mm 微声冲锋枪弹



  该弹是在 64 式 7.62mm 手枪弹的基础上对弹头弧形部稍作修改,于 1964 年设计成功。

   64 式 7.62mm 微声冲锋枪弹是一种装药量小、初速低的小威力枪弹,主要配用在 64 式 7.62mm 微声冲锋枪或 85 式 7.62mm 微声冲锋枪上。弹头为尖头、锥底、钢心结构,弹头圆柱部有一滚沟。为了达到消焰和消烟效果,首次采用速燃双基药,发射药也减至 0.23g ,使初速降低,从而降低了弹头飞行噪声。弹壳与 51 式 7.62mm 手枪弹相同,为无突缘、瓶形弹壳。

  该弹全弹质量 12.1 ~ 13g ,全弹长 37mm ,初速 285 ~ 305m/s ,最大膛压平均值 240MPa 。 100m 处射击密集度 R50 不大于 5.5cm 。其对厚 2.5mm 、倾斜 30 °的钢板穿透率不小于 80 %。

  仿美 M27.62mm 卡宾枪弹



   1963 年,根据援外任务需要,我国开始试制仿美 M27.62mm 卡宾枪弹, 1965 年正式投产。
  该弹又称 7.62 × 33mm 枪弹或 0.30 英寸卡宾枪弹,其弹头采用圆头、平底、铅心、被甲结构。弹壳为无突缘、筒形,用钢或黄铜制成。全弹长 42.5mm ,全 弹质量 12.6g ,弹头质量 7.1g ,弹壳长 32.8mm ,初速 606m /s ,最大膛压平均值 230MPa 。

   67 式 7.62mm 微声手枪弹



  该弹是在 64 式 7.62mm 手枪弹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配用于 67 式 7.62mm 微声手枪。
  其装药量减至 0.2g ,初速降为 230 ~ 250m /s 。装药量的减少降低了初速,从而也降低了弹头飞行噪声。该弹最大膛压平均值 215.7MPa ,其余诸元与 64 式 7.62mm 手枪弹相同。

   DAP92 式 9mm 手枪弹



  该弹于 1998 年研制成功并通过设计定型, 2001 年生产定型,适用于 92 式 9mm 自动手枪和其他采用 9mm 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手枪。先期装备驻港、澳部队,随后陆续装备其他部队,也是我国公安、武警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枪弹。

  其由硬质钢心加铅柱弹心、铜被甲、黄铜弹壳、伯尔丹式底火、发射药组成。全弹质量 12.6g ,弹头质量 7.8 ~ 8g ,全弹长 30mm ,初速 350 ~ 370m /s ,最大膛压平均值 215.8MPa 。 25m 处射击密集度 R50 不大于 2.5cm , R100 不大于 6.5cm 。在 50m 处可穿透 232 头盔钢板加 25mm 厚的松木板。

   DAP92A 式 9mm 手枪弹



  该弹是将 92 式 9mm 手枪弹的硬质钢心加铅柱弹心改为铅弹心而成的,主要用于外贸出口。其外形和其他结构与 92 式 9mm 手枪弹相同,于 2004 年设计定型。
 
  该弹主要诸元与 92 式手枪弹相同。 25m 处射击密集度 R50 不大于 2.2cm , R100 不大于 5.5cm 。可见其射击精度略优于 92 式 9mm 手枪弹,但穿甲性能逊于 DAP92 式 9mm 手枪弹,在 50m 处可穿透 50mm 厚的松木板。

   DAP92 式 5.8mm 手枪弹



  该弹于 2001 年设计定型,简称 5.8mm 手枪弹。全弹长 33.5mm ,全弹质量为 6g ,弹头初速 (V5) 为 470 ~ 490m /s ,最大膛压平均值 220MPa 。在 25m 处的射击密集度 R50 不大于 2.2cm , R100 不大于 5.5cm 。在 50m 处穿透 1.3m 厚的 232 头盔钢板后,仍能穿透 50mm 厚松木板。

  从外形上看, 92 式 5.8mm 手枪弹与人们传统概念中的手枪弹相去甚远,而十分类似于步枪弹——瓶形、无突缘弹壳,尖头、弧形弹头。之所以采用这样的设计,完全是因为要满足其小口径手枪弹初速高、杀伤力大的特性。只有采用瓶形弹壳 ( 覆铜钢 ) ,才能实现更多装药,保证发射出去的弹头有较高的初速。

  当然,要实现上述性能仅靠合理的外形是不够的,弹头的结构也要进行合理的设计。该弹弹头内部设计成平头钢铅复合弹心,平头加长的钢弹心在前,后面是一个体积相对小一些的铅柱型弹心。由于铅的密度比钢大,因此这个铅柱弹心的质量和比重都较大,利用其较大的惯性推力,可进一步增强钢心的侵彻、杀伤威力。

  该弹尺寸较小,全弹质量 ( 仅为 6g ) 比 9mm 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弹头质量 (8g) 还轻,比 51 式 7.62mm 手枪弹轻 44 %,比 64 式 7.62mm 手枪弹轻 22 %,比 DAP92 式 9mm 手枪弹轻 50 %。这样轻的质量和小巧的体积对于用其自卫的士兵而言,意味着更多的携弹量,而这一点在战斗中相当重要。

  尺寸和质量的小型化并未使 5.8mm 手枪弹威力丧失,其侵彻性能比 9mm 手枪弹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美国人曾经向中国推销一种美国产防弹衣,宣称其可抵御住世界上所有的手枪弹。经试验,该防弹衣确实抵御住了众多型号的手枪弹,然而 5.8mm 手枪弹却顺利地射穿了这种防弹衣。当然,正如设计的初衷和侵彻肥皂试验效果所表明的那样,由于口径小、质量轻、长径比大,弹头释放能量的速度很快,余能很小,不会造成贯穿伤,伤及无辜。

  在停止作用方面, 5.8mm 手枪弹更是毫不逊色。侵彻肥皂试验表明,弹头在进入目标约 110mm 处开始翻滚,产生最大空腔。以后随着能量的释放,空腔迅速减小。

  改进型 5.8mm 手枪弹

  该弹于 2003 年通过设计定型,主要供外贸出口。其由硬质钢心弹头、覆铜钢弹壳、发射药、底火组成,配用于 92 式 5.8mm 手枪和 5.8mm 微声冲锋枪。主要用于杀伤 50m 以内有防护的单个有生目标。

  该弹较 92 式 5.8mm 普通弹的初速降低约 90m /s ,枪口动能降低,但穿甲性能并没有降低,射击密集度略有提高,弹头不含铅,是一种“绿色弹药”。

  全弹质量 7.5g ,弹头质量 3.1g ,全弹长 34mm ,弹壳长 16.3mm ,初速 390m /s ,最大平均膛压 180MPa 。 25m 处射击密集度 R50 不大于 2.2cm , R100 不大于 5.5cm 。 50m 处可击穿 232 头盔钢板后再击穿 50mm 厚松木板。

   9mm 大威力低侵彻弹



  该弹主要用于处置劫机、劫持人质等暴力事件,对软目标可实施低侵彻,对硬目标可实现穿甲。适用于 92 式 9mm 手枪和采用 9mm 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手枪。

  其弹头由塑料帽、开槽被甲和若干配重铅丸组成,弹壳由黄铜材料制成。全弹质量 12.6g ,弹头质量 8g ,全弹长 30mm ,初速 360m /s ,最大膛压平均值 215.8MPa 。 25m 处射击密集度 R50 不大于 2.0cm , R100 不大于 5.0cm 。在 50m 处可穿透 232 头盔钢板加 25mm 厚的松木板; 25m 处对人体模拟靶标 ( 肥皂 ) 射击后的空腔直径为 80mm ,深度小于 400mm 。

   9 × 19mm 手枪弹

  该弹即是我国生产的 9mm 巴拉贝鲁姆手枪弹,主要供外贸或试验用。

  其弹头采用铅心、黄铜被甲结构,弹壳采用黄铜材料,博克赛式无锈蚀底火。全弹长 30mm ,弹壳长 19mm ,全弹质量 12.2g ,弹头质量 8g ,初速 375m /s ,最大膛压平均值 195MPa 。

   9mm 警用转轮手枪弹


普通弹和橡皮弹

国产9mm警用转轮手枪弹舱特写
国产9mm警用转轮手枪弹舱特写

国产9mm警用转轮手枪定型枪
国产9mm警用转轮手枪定型枪以及枪弹

  该弹于 2003 年开始研制, 2006 年通设计定型。其弹种包括 9mm 警用转轮手枪橡皮弹、 9mm 平头弹,配用于 9mm 警用转轮手枪。

  平头弹由复合弹心铜被甲平头弹头、突缘式黄铜弹壳、发射药、底火组成。弹头初速 220m /s , 50m 距离上可垂直击穿 25mm 厚松木板。对 50m 内无防护有生目标具有杀伤作用,但不会对其他人员及设备产生连带伤害。 25m 处射击密集度 R50 不大于 2.0cm , R100 不大于 5.0cm 。

  由于弹头质心后移可改善弹头出枪口瞬间的姿态,因此采用减短弹头长度的平头弹。
 
  橡皮弹是为了满足执法部门的非致命需求而研制的一种弹药。该弹采用橡皮弹头、突缘式铜弹壳,全弹质量 7.2g ,弹头质量 2.9g ,全弹长 28.5mm ,初速 100m /s ,最大膛压平均值 10.9MPa 。

   0.40 英寸手枪弹

  该弹是我国 1999 年仿研成功的外贸产品,在比利时、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民间广泛使用。该弹有平头、空尖两种型式,适用武器有史密斯 - 韦森 22 型 0.40 英寸手枪、史密斯 - 韦森 23 型 0.40 英寸手枪和 MPS/10 冲锋枪等等。



  该弹弹头为铅心、黄铜被甲结构。弹壳由黄铜材料制成,采用博克赛式无锈蚀底火。全弹长 28.3 ~ 28.8mm ,弹壳长 21.6mm ,全弹质量 16.5g ,弹头质量 11.7g ,初速 296m /s ,最大膛压平均值 190MPa 。

   0.45 英寸手枪弹

  该弹是我国 1991 年仿研成功的外贸产品,被欧美等国家的民间广泛使用,适用于所有发射 0.45 英寸 ACP 枪弹的手枪,如柯尔特 M1911 手枪等。



  其弹头采用铅心、黄铜被甲结构,弹壳由黄铜材料制成,博克赛式无锈蚀底火。全弹质量 21g ,弹头质量 14.8g ,全弹长 32.3mm ,弹壳长 22.8mm ,初速 250 ~ 270 m /s ,最大膛压平均值 132MPa 。

   0.380 英寸自动手枪弹



  该弹也是世界上比较流行的一种手枪弹,于 1997 年仿制成功。该弹又称 0.380 英寸柯尔特自动手枪弹或 9 × 17mm 手枪弹,主要用于外贸出口,配用意大利伯莱塔 0.380 英寸手枪、西班牙星牌 0.380 英寸手枪等等。其弹头为铅心、黄铜被甲结构,弹壳采用黄铜材料,博克赛式无锈蚀底火。
 
  该弹全弹质量 9.5g ,全弹长 25mm ,初速 270 ~ 290m /s ,最大膛压平均值 147MPa , 25m 处射击密集度 R100 不大于 12.5cm 。 ( 待续 )

作者: 赵汝明

编辑:曾振宇



营造弹的世界:中国枪弹景观(中)

本文上篇介绍了我国仿制、研制的各种手枪弹和冲锋枪弹,中篇继续展示我国仿研的各种步 ( 机 ) 枪弹,大口径机枪弹将在下篇介绍,敬请品读。

步 ( 机 ) 枪弹系列

普通口径步枪弹一般都适用于同口径机枪,因此,步枪弹也被称为步 ( 机 ) 枪弹。

5.8mm 步 / 机枪弹

我国 5.8mm 枪弹有步枪弹、机枪弹、曳光弹等弹种。

   1979 年,我国开始研制小口径步枪,首先设计定型了 DBP87 式 5.8mm 步枪弹 ( 也称普通弹 ) ,并与 95 式 5.8mm 枪族一起装备部队,随后开发出 DVP88 式 5.8mm 机枪弹 ( 因该弹弹头质量比普通弹重,故又称重弹 ) 、 5.8mm 曳光弹等品种。普通枪弹配用 95 式 5.8mm 步枪、 03 式 5.8mm 折叠托步枪,紧急情况下也可用于 88 式 5.8mm 通用机枪、 88 式 5.8mm 狙击步枪等。




这是国产5种小口径步枪弹对比,从左自右为:

5.56普通弹/5.8涂漆钢弹壳覆铜钢被甲的DBP87式5.8毫米普通弹/5.8覆铜钢弹壳覆铜钢被甲的DBP87式5.8毫米普通弹涂漆钢弹壳/覆铜钢被甲的DVP88式5.8毫米重弹/覆铜钢弹壳黄铜被甲的DVP88式5.8毫米重弹

   5.8mm 机枪弹适配于 88 式 5.8mm 通用机枪及狙击步枪。其弹头长 28mm ,比 5.8mm 普通弹弹头长 4mm ,但由于其装入弹壳的深度大,因此两种弹的全弹长相同。由于 5.8mm 机枪弹的弹头较重,因此有效射程比较远,侵彻威力也比较大。在 85m 处可穿透 16mm 厚中碳钢板,在 1000m 处可穿透 3.5mm 厚 A3 钢板。虽然发射 5.8mm 普通弹的自动步枪在紧急时也可发射机枪弹,但会加速枪膛磨损,从而缩短寿命。
 

弹头与弹壳的交界处有一个绿圈,表示它是机枪弹,没有绿圈的是普通弹

   5.8mm 曳光弹外形与 5.8mm 普通弹基本相同,但弹头带有绿色标记。弹头采用铅心、铜被甲结构,弹壳为铜壳或覆铜钢壳,底火为伯尔丹式。全弹长 57.6mm ,全弹质量 12.8 ~ 13.8g ,弹壳长 42mm ,弹头质量 4.4 ~ 4.7g ,最大膛压平均值 284MPa ,初速 885 ~ 905m/s ,曳光距离 850m ,曳光剂点火距离 30 ~ 100m300m 处射击密集度 R5018.3cm

5.56 × 45mm 步枪弹

该弹为北约制式枪弹,因其使用广泛,我国也进行了仿制。该弹可配用于美国 M16A2 自动步枪和 M249 轻机枪,比利时 FNC 5.56mm 自动步枪和米尼米轻机枪等。



   5.56 × 45mm 普通弹弹头采用钢、铅复合弹心,其上半部为钢锥体,下半部填铅。这种弹心结构的优点是加工、装配过程比钢心 / 铅套结构简单;质心后移,有利于提高飞行稳定性;命中目标时,由于钢锥体受下部铅块的作用力而加速,所以比仅为铅心结构的弹头侵彻效果好。该弹具有杀伤和侵彻目标的双重作用。

   5.56 × 45mm 曳光弹采用曳光管装药结构,以保证其压药的质量,且弹头装配的一致性、密闭性较好。仿制过程中,根据其药剂燃烧过程中的氧平衡理论计算结果,确定了药剂中各组份的合理配比,从而使曳光率、曳光距离和射击密集度均较好地满足了战术技术指标要求。该弹主要用于指示弹道,可杀伤有生目标,点燃草堆、油桶等易燃目标。

普通弹全弹长 57.6mm ,全弹质量 12.3g ,初速 V25 为 903 ~ 927m/s ,最大膛压平均值 380MPa 。距枪口 600m 处可穿透厚 3.4mm 的 20 号钢板。曳光弹全弹长 57.3-56.8mm ,全弹质量 12.3g ,平均初速 V25 为 863 ~ 887m/s ,最大膛压平均值 380MPa 。距枪口 140 ~ 180m 处曳光率不小于 85 %, 15m 处微光率不小于 85 %。

  此外,我国还仿制有 5.56mm 空包弹、橡皮弹和软尖枪弹。空包弹全弹长 57.4mm ,全弹质量 6.5g 。该弹在距枪口 4.57m 处不能击穿纸幕。橡皮弹全弹长 56.8 ~ 57.3mm ,全弹质量 9.8 ~ 10.1g ,弹头质量 0.8 ~ 1.1g ,弹壳长 44.7mm ,初速 903 ~ 927m/s ,最大膛压平均值 380MPa 。

56 式 7.62mm 步枪弹



该弹又称 7.62 × 39mm 步枪弹,于 1956 年仿照苏联 1943 式 7.62mm 步枪弹研制而成,后经改进形成系列弹种,包括普通弹 ( 铅心或钢心 ) 、穿甲燃烧弹、燃烧曳光弹、曳光弹和防侦曳光弹,此外还有空包弹、橡皮弹、软尖弹、教练弹、强装药弹等。该系列弹种配用于 56 式 7.62mm 半自动步枪、 56 式 7.62mm 冲锋枪、 56 式 7.62mm 班用轻机枪, 81 式 7.62mm 步枪和 8l7.62mm 轻机枪等。



  该系列弹种的弹壳均为涂漆钢或覆铜钢无突缘式瓶形弹壳,底火均为伯尔丹式 ( 教练弹采用橡胶假底火 ) 。

  普通弹的弹头结构为尖头、锥底、钢心、铅套、覆铜钢被甲。弹头也有采用铅心的,称为 56 式 7.62mm 铅心弹。

  穿甲燃烧弹的弹头为尖头、锥底,由穿甲钢心、铅套、铅碗、燃烧剂、弹头帽和被甲组成。
 
  燃烧曳光弹的弹头为尖头、平底,由钢心、燃烧剂、铅套、曳光管和被甲组成。

  普通弹全弹质量 15.9 ~ 16.9g ,全弹长 55 ~ 56mm ,初速 710 ~ 725m/s ,最大膛压平均值 280MPa 。采用 56 式半自动步枪发射,在 100m 靶距的射击密集度 R503.2cm200m 靶距的射击密集度 R506.4cm300m 靶距的散布射击密集度 R509.6cm

  外贸型 7.62 × 39mm 曳光弹 ( 枪口微光 ) 于 1980 年定型,命名为 56 式 7.62mm 防侦曳光弹。其无论昼夜,在规定的曳光距离上均有清晰可见的弹道轨迹;曳光弹道及飞行时间与主用弹弹道一致。该曳光弹在距枪口 100m 处才开始曳光,以避免暴露发射位置,并在 100m 外实现强曳光,曳光距离达 800m


美国市场上销售的国内不同厂家和年份生产的7.62×39mm步枪弹

   56 式 7.62mm 橡皮弹采用橡皮弹头,覆铜钢弹壳、伯尔丹式底火。全弹长 56mm ,全弹质量 9.9g ,弹头质量 1.3g ,初速 V25340m/s ,最大膛压平均值约 300MPa 。

7.62 × 51mm 步枪弹


1-7.62×51mm NATO;2-7.62×39mm;3-5.56×45mm NATO

我国仿制有 7.62 × 51mm 普通弹、曳光弹、软尖弹、空包弹等品种。该系列弹种适用国内外 7.62mm NATO 口径的步枪或机枪。

  普通弹弹头采用铅心、铜或覆铜钢被甲结构,弹壳采用黄铜材料,底火为伯尔丹式或博克赛式。全弹长 71mm ,全弹质量 23.9g ,弹头质量 9.3g ,弹壳长 51mm ,初速 V25837m/s ,最大膛压平均值 325MPa 。

  其曳光弹由普通弹弹头内加装曳光

  软尖弹弹头采用铅心、铜被甲结构,弹壳采用黄铜材料,底火为伯尔丹式。其技术诸元与普通弹相同。该弹主要出口到国外,配用于同口径的民用单发步枪。

53 式 7.62mm 步枪弹


53式:这是不同时期的教练弹,中间那枚是白铜被甲弹头,黄铜弹壳,教练弹的弹头和弹壳是从苏联进口的次品,在国内组装包装,是早期产品,收藏价值较高。

左边那枚是黄铜被甲弹头,黄铜弹壳,教练弹的弹头和弹壳是国内生产子弹时的次品,在弹壳上有一个直径3mm的孔,用以与实弹识别,他是中期产品,现已不多见。

右边的是覆铜钢被甲弹头,覆铜钢弹壳,也是次品生产的。弹壳上有3个压痕,用以与实弹识别。

教练弹的底火都改成橡胶的了,以缓冲击针。

53 式 7.62mm 步枪弹又称 7.62 × 54mm 步枪弹,是我国根据苏联 1908 式 7.62mm 步枪弹的图纸资料加以改进而成的,于 1953 年开始生产。除普通弹外,我国又研制出穿甲燃烧弹、空包弹、橡皮弹、曳光弹等系列弹种。该系列弹种配用于 53 式 7.62mm 步骑枪、 53 式 7.62mm 轻机枪、 67 式 7.62mm 轻重两用机枪、 53 式 7.62mm 重机枪、 59 式 7.62mm 坦克机枪、 58 式 7.62mm 连用机枪等。

  该系列弹种的弹壳为覆铜钢有凸缘瓶形弹壳,底火为伯尔丹式。

  普通弹的弹头结构为尖头、锥底,由覆铜钢被甲、铅套、钢心组成。

  穿甲燃烧弹的弹头为尖头、锥底,由覆铜钢被甲、铅套、钢心、燃烧剂组成。

  曳光弹的弹头为尖头、平底,由覆铜钢被甲、铅心、曳光剂、曳光管组成。

  全弹质量为 21.7 ~ 23.2g( 普通弹 )/22.4 ~ 24.2g( 穿甲燃烧弹 )/21.6-23.4g( 曳光弹 ) ,全弹长均为 77mm ,初速 820835m/s( 普通弹 ) 、 800 ~ 815m/s( 穿甲燃烧弹、曳光弹 ) ,最大膛压平均值均为 300MPa 。 200m 靶距的射击密集度:普通弹 R506.4cm 、穿甲燃烧弹 R5012.4cm 、曳光弹 R5010.6cm

   1987 年,我国生产定型了枪口微光型 53 式 7.62mm 曳光弹,主要供外贸出口,该弹命名为 53 式 7.62mm 防侦曳光弹。其显著特点是:在距枪口一定距离 ( 约 100m) 开始曳光,以免暴露射击位置,并在 100m 外实现强曳光,曳光距离达 800m 。 ( 待续 )
  

作者:赵汝明 李更云

编辑:曾振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Panzerfaust 回复 悄悄话 不错,内容翔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