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以阿治阿”:美国的战略设想能实现吗?

(2010-02-26 08:45:26) 下一个

“以阿治阿”:美国的战略设想能实现吗?
2010年02月   来源:新华网

    2月25日,在阿富汗南部赫尔曼德省马尔贾城,阿富汗官方举行升旗仪式。新华社/法新

    2月13日,北约和阿富汗投入约1.5万名兵力打响"共同行动",旨在消灭栖身马尔贾地区的塔利班武装人员,在当地恢复政府管治,建立正常社会经济秩序,铲除恐怖主义滋生土壤。外界认为,美国是想通过这次"共同行动",打击塔利班激进派,推动阿政府与塔利班温和派进行谈判,争取达成和解,进而实现"以阿治阿"、最终全面撤军的目的。那么,美国的战略设想能实现吗?

    美对阿新战略"试金石"

    近几年来,塔利班武装的兵力增加了近30%,并有能力组织精确复杂的战术打击。而阿富汗当局经过近8年的打拼,目前仅控制阿20%-25%的地区,离开美军的支持就无法生存。以至于有人戏称,以实际控制区域来看,被"困"在喀布尔城中的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其实只相当于喀布尔市的"市长"。这种情况下,令美军在短期内无法摆脱阿富汗。

    北约和阿富汗军队这次发动的"共同行动"是2001年阿富汗战争开始以来,美军在阿富汗发动的最大规模攻势。马尔贾之战及其善后,将成为检验美国对阿富汗新战略的"试金石",美军想把马尔贾打造成新战略下"以阿治阿"的"样板"。

    为此,美军主导的"共同行动"筹划数月,侧重善后。美国媒体报道,一旦马尔贾枪声停息,事先筹备的庞大行政管理队伍将在1900多名阿富汗警察护卫下进驻,着手在马尔贾建立对喀布尔中央政府负责的有力政权。

    这并非轻松任务。塔利班在这些南部重镇经营多年,建立"影子政权"与喀布尔当局管辖的地方政府争夺资源和民心,且屡屡占据上风。阿富汗国防军副总参谋长穆罕默德·卡里米说,必须要让当地居民相信,阿富汗政府有能力带来警察、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因此,联军希望利用军事行动驱逐塔利班之后,在当地迅速建立起"阿人治阿"的管理体系,提供医疗、教育等服务,赢得民心,防止塔利班卷土重来。

    "共同行动"并不顺利

    这次美国和北约发动"共同行动"的目标,是占领塔利班重要据点马尔贾城,并在这一地区恢复阿富汗政府管治、开展经济建设、终止毒品种植与生产,从而断绝塔利班在这一地区的财政基础,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要实现这一目标,却并非易事。

    "共同行动"要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就必须做到在战斗中避免误伤百姓。然而战斗几天来,遭联军误伤致死的平民不少。面对平民伤亡,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不得不向北约驻阿部队和阿富汗政府军传话,希望在行动中"顾及无辜者"。

    针对美军这次采取的"共同行动",塔利班武装"化整为零",以小股武装力量反复袭击联军,使联军的清剿行动困难重重。由于塔利班武装人员往往与当地居民"兵民"不分,又对地形非常熟悉,再加上又有很多居民留在当地,所以一些塔利班人员藏身于普通民众家庭,伺机发动狙击手袭击,采取"打了就跑"战术,使联军无法锁定目标实施打击。

    另外,当地民众收入水平很低,塔利班开出的薪水对一些人也颇具吸引力。美国《纽约时报》2月19日就报道,阿富汗瓦尔达克省大约25名阿富汗警察可能携带机关枪等重武器加入了塔利班,警察薪水低可能是他们投敌的主要原因。为此,今年阿富汗警察薪水将大幅度增长,有的甚至增长一倍。

    到目前为止,赫尔曼德省的军事行动并不很顺利。一名英军指挥官表示:"马尔贾整体战事将持续一个月左右。"按照美军的设想,以马尔贾为先导,接下来数月将控制沿赫尔德曼河数百公里长的马蹄型城镇带,直至南部人口最大的坎大哈市。这一地带人口约占坎大哈省和赫尔德曼省人口总数的80%。而这两个南部省份是塔利班最主要势力范围,如能把这一地区完全控制,那才是马尔贾战役取得了胜利。

    苏联曾有前车之鉴

    阿富汗长期以来因社会发展水平、宗教以及地理原因,与外界处于相对隔绝状态。全国99%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民族主义情绪。这种情况将使美国推行"以阿治阿"政策面临挑战。30年前,苏联发动第一次阿富汗战争时,便是奉行"以阿治阿"政策,可最终事与愿违,落得个"鸡飞蛋打"的局面。

    1979年12月,苏联发动第一次阿富汗战争,派遣8万多人的现代化军队,大举侵入阿富汗,占领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及其他大城市,处死了阿明,扶植卡尔迈勒亲苏政权。

    苏联满以为它的优势兵力能迫使阿富汗抵抗力量放下武器,听命于卡尔迈勒傀儡政权。可是事与愿违,阿富汗人民掀起了反苏浪潮,民族抗战热情高涨,男女老少齐上阵,各种抵抗组织纷纷出现,武装抵抗力量不断扩大,颇有点打人民战争的样子。他们同苏联占领军展开了长期的游击战。到1986年,阿富汗游击队逐步发展到20万人,游击队组织达90多个,游击队的活动遍布全国28个省。

    战争中,大批阿政府军投奔反政府游击队,卡尔迈勒的统治无法达到基层。苏联想使侵阿战争变成"阿富汗人打阿富汗人"的战争的企图落空了。

    在国际上,阿富汗穆斯林的抵抗运动得到了大多数伊斯兰国家的同情和支持。入侵后不久,有36国参加的伊斯兰外长会议通过决议,要求苏军立即全部撤出阿富汗,并呼吁伊斯兰国家共同抵制在莫斯科举行的奥运会。

    在此情况下,苏联被迫接受1988年4月14日达成的日内瓦协议,并最终撤出全部军队。

    苏联"以阿治阿"政策的失败,为美国提供了前车之鉴。目前,尽管美国有意对阿富汗战略进行较大的调整,但是舆论普遍认为,虽然这会对塔利班武装等反美势力形成一定的压力,但美国要想完全清除"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武装,稳定阿富汗局势,恐怕还需时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