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再和达奇的《“魔鬼”的逃离》冰花我是一个溺水的女子你用呼吸和体温救活了奄奄一息的我当我睁开眼睛看见了你如天边的彩虹..."> 魔爪---再和达奇的《“魔鬼”的逃离》冰花我是一个溺水的女子你用呼吸和体温救活了奄奄一息的我当我睁开眼睛看见了你如天边的彩虹..." /> 魔爪---再和著名影星达奇的《“魔鬼”的逃离》 - 博客 | 文学城

February’s Rose

惟有在诗文中可以勇敢表达
个人资料
正文

魔爪---再和著名影星达奇的《“魔鬼”的逃离》

(2007-08-11 06:00:06) 下一个



魔爪

---再和达奇的《“魔鬼”的逃离》

冰花


我是一个溺水的女子
你用呼吸和体温
救活了奄奄一息的我

当我睁开眼睛
看见了你
如天边的彩虹

为追随你
我化为一朵白云
飘浮在你的周围
你的热吻
活了我死去的心

不曾想
原来爱一次
就要伤一回

你是魔王
为何又遇到
我这个魔鬼

魔鬼遇到魔王
想逃亡
已太晚

当泪水湿枕
已是满身伤痕

爱太伤
忘太难
不知道如何才能逃脱
爱的魔爪

08/10/2007



“魔鬼”的逃離
达奇

妳曾說
我是妳的 “魔鬼”,
給妳帶 来生命之泉 。
於是 ,

我傾注所有,
用我的體溫 ,

我的雙唇,
化解妳冰凍的心,
想換來寒冬裏,

貧瘠的土地上,

奄奄一息的妳的復蘇。
當妳的血液重新開始湧動,
當妳的嘴角再次綻放笑容,
卻不曾想起:
愛是相互慰籍,

相互取暖,
縱是 “魔鬼”,
也在人間。
我用我的生命去呵守著一個靈魂,
卻被 .
刺得遍體鱗傷,

血淚斑斑,
在無數個守著孤燈:
淚灑枕巾的夜晚,
終於明白。
愛太傷。

愛太難,
縱使我撥開荊棘,
也終究跨越不了,
那一條橫越在彼此之間的:
永遠的鎖鏈!
於是 .
受了傷的,

妳的 “魔鬼”,
帶著一身的疲倦,
還有那支離破碎的情感,

逃離這傷痛的愛之迷網,
流浪在即繁華又浮躁的人世間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冰花文轩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林贝卡的评论:林贝卡好! 见到你来, 不知为何特开心! 好象有点心灵感应? .....?

哈哈, 您也叫我诗人啊?
林贝卡 回复 悄悄话 又认识了一个诗人。
冰花文轩 回复 悄悄话 回复jingjinguanshan的评论:很高兴看到您的留言.我很喜欢达奇的这首诗, 再读就再有了新的感受, 就又和一首.您和达奇先生的爱情观都是相当豁达,和无私, 都很令我钦佩.祝您生活中幸福,获得珍贵的爱情.

您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写诗是一口气和情绪, 这口气到哪里就把情绪定位到哪里. 写完了,不同的读者对同一句话会有不同的解读是很正常的. 您如何想,我都高兴和心存感念. 因为您认真读了, 分享了我的诗情.
谈到黑之花,我转贴点介绍:

黑之花介绍:

  法国伟大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是一部表现西方精神病态和社会病态的诗歌艺术作品。然而病态未必不是一种美。波德莱尔的天才,恰恰表现在他能在恶的世界中发现美,也能在美的体验中感受到恶的存在,并通过诗歌化腐朽为神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恶之花》是“恶”的艺术,而不是恶的颂歌。
   《恶之花》公开发表之初,作者被指控“亵渎宗教”、“伤风败俗”,被判罚款;后来该诗集又成了文坛争论不休的话题;如今,人们对它却好评如潮,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不断攀升,不仅被编进文学教科书,而且还被纷纷列入大学必修课程。同一个人,同一部诗,其命运何以有天壤之别?——波德莱尔和他的《恶之花》的历史命运就是社会病态的表现,因为社会本身就是一朵“恶之花”。


与您共赏!
jingjinguanshan 回复 悄悄话 黑之花, 或者恶之花,是该正的理解还是反的理解呢?
比方说,当诗人说想逃离,是真的想逃离么?
俺不是诗人,问的也许是傻之又傻的问题,请诗人多包涵.

非常欣赏达奇这句:愛是相互慰籍.
当自己痛苦的时候,想到对方也必是同样的,因此舍命陪君子的相伴.
只有相互慰籍,只有你爱的人的安慰,才是最好的减轻痛苦的良药.
同时,也是爱的至乐.有了这个,再苦也值得.
这是我所理解的爱,也是我对爱的态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