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慕容青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之写作目的

(2022-10-13 06:55:42) 下一个

戴榕菁

前一阵加入了脸书上的一个华语哲学群组。最近看到他们那里有讨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文章有感就发表了一些评论。前文“小品:听邓大人讲哲学”也是看了那里的文章后有感再结合最近我关于物理学的相关历史事件的分析的即兴之作。

本文下面是我将最近在那里所发表的关于《纯粹理性批判》的一些评论整理扩充而成的讨论:

今天的哲学界人士可以象市井小民一样武断地对相信有灵魂的人说:“根本没有灵魂,灵魂是你们想象出来的。”其实,这就是康德要得出的结论,但他一方面不愿简单地武断,另一方面也不敢那样地武断。他生活在教会的环境中,原本是要做牧师的。遗憾的是,他失去了应有的信仰,也不相信有灵魂的存在。他认为当时人们用灵魂这样的虚幻的概念给形而上学这门高贵的学问打上记号是有损形而上学的名声的,于是决定出来通过否定灵魂的存在而将形而上学与灵魂的概念脱钩,并一劳永逸地将形而上学改造为一门他称之为的科学。

所以他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将灵魂塑造为人们的理性主观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客观存在的,而他的第一步就是指出传统上人们所持有的“人们的知识是对存在的简单反映”的观念是不对的,他指出人们的知识是将外界存在按照人们固有的一些概念进行改造而成的。。。。他对他自己的这一发现非常得意,将之称为是哥白尼式的革命。。。。很显然他的这一步为达到他要将灵魂所造为理性的主观创造奠定了基础。当然,要想用抽象的理论来论证灵魂是理性的创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对人类的认识的基本特征有所论证,于是他便展开了他的讨论而成就了一部名著。

同样是打鱼,有些人做大工程造出巨轮去捕鱼,而有些人则世世代代划着小木舟去捞鱼。这是格局的不同。。。。为了否定灵魂的存在,康德搞了一个大工程创立了一整套哲学著成《纯粹理性批判》,这就是一种格局。而另一方面,康德用整部《纯粹理性批判》来否定灵魂既表现出他这个人思维之缜密也反映出抽象哲学问题之难处在于所涉及的逻辑层面之复杂且既深又广。

申明一点,我不认同康德对于灵魂的否定,因此我不认同《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的很多观点,比如我不认同他所给出的他比柏拉图更了解柏拉图的理由------这也是为什么我敢在很多地方公开说我比康德更了解康德的一个原因。。。。你康德错误理解了柏拉图都还敢说比柏拉图更了解柏拉图,我正确理解了你当然更有资格这么说了。

但是,不论你认同还是不认同《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的任何观点,你需要首先读懂该书才行。而目前那些侃侃而谈著书立说的所谓康学家们,不论是讲哪种语言的,我高度怀疑他们是否真正地从头到尾一字不差地读过《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如果他们曾经一字不差地从头到尾地把该书哪怕读过一遍居然还能做出那些样的评论,那表明他们应该再好好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一下了。

《纯粹理性批判》是人类历史上为数极少的几本具有这样特性的书,甚至可能是唯一一本具有这样特性的书:假如你指着一群人,一群哲学爱好者或哲学专业人员(不论是几个还是几万个人)打赌说:“这群人里没有一个真正从头到尾基本一段不少地读过这本书”,你大概率地会赢得这个赌,因为这实在不是一本容易读下来的书。就连那些肯定已经从头到尾一字不差地读过该书的人(比如翻译),你都可以从他们的文字中找出很多误解来。。。。

其实,黑格尔的书也一样不容易,甚至更不容易读。但是,出于政治的原因,全世界的马列学者们都被迫要读黑格尔的书,因此,即便完全读不懂,他们中还是有很多人会硬着头皮,将其中的书啃一遍。而康德的书既难读又没有政治力的强迫,能硬着头皮从头到尾啃一遍的人就更少了。。。。

几年前(疫情之前)有一阵总有人从academia.com给我email康学家们的关于《纯粹理性批判》的文章包括所谓权威们的文章,我看了之后才知道所谓的康学有多荒唐。。。。后来开始邀我参加academia的康学士们的关于《纯粹理性批判》的文章讨论,我每次都可以象老师教学生般地把他们驳的无言以对。究其原因我发现关键是他们包括所谓的权威在内不但没有一个读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甚至恐怕都没有几个人完整地将那本书读下来。后来他们既不给我寄文章了也不邀我参加康学讨论了。

有趣的是,因为康德写得过于隐讳,在整部《纯粹理性批判》中并没有今天阅读力低下的读客们所期待的那种“灵魂根本不存在”之类的明确指出灵魂是不存在的点题的关键句子,只是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地方含蓄地说人们根本无法证明灵魂的存在之类的话,而他的那本书又极不易读懂,所以他的那几句话完全淹没在他的洋洋洒洒而又晦涩难懂的长篇大论的海洋中了。。。。其结果是他的那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所以起到了反作用。。。。相信在他有生之年都不会想到两百年后的今天会有很多人从两个极端来把他的那本书或是说成是宣讲灵魂的唯心论或是反对形而上学的先锋。而那两种结论都恰是与他那本书的目的完全相悖的。

其实,我很难想象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读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为了否定灵魂的话怎么可能读懂该书。由于我至今没有看到有谁在谈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为了否定灵魂的存在,所以我很难想象有任何一个人,别说是中文作者,就是西方的康学家们有任何一个人真的读懂了该书。黑格尔应该是理解得最好的了,但似乎也没有点出其写作目的之要点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慕容青草 回复 悄悄话 读过《小品:听邓大人讲哲学》“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8822/202210/9336.html” 一文的人应该能知道我敢说黑格尔对《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解释很好意味着什么。。。当然,至于你是否相信我所夸口的比黑格尔更了解该书那就取决于你自己的判断力了。。。。
慕容青草 回复 悄悄话 虽说从逻辑上没有人能证明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某件事而只能证明这个世界上存在某件事,因此我无法为本文所声称的没有一个康学家曾指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否定灵魂的存在。。。但是,我们可以从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有关该书的讨论中看出这一点:

1) 我没有从黑格尔的评论中看到这一点。如果有谁看到了,欢迎提供出处来证明本文的这一声称不对。之所以把黑格尔拿出来说,是因为黑格尔是迄今为止除了声称比康德更了解康德的本作者之外我所看到的对该书解释得最好的一个人;

2)当今公认的最为权威的哲学网站https://plato.stanford.edu/在对该书的评论中根本没有提到这一点;

3)当今公认的学术信息量最大(不一定都是对的,但一定是信息量最大)的网站wikipedia上也没有提到这一点。

至于我过去读过的康学文章就根本不值得一提了。

其中wikipedia甚至把把该书的写作目的描述为:

【康德的目标是在不依赖经验知识的情况下找到某种方法来推导因果关系。(Kant's goal was to find some way to derive cause and effect without relying on empirical knowledge)】

可见连边都沾不上。

由此我可以基本上肯定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将该书从头到尾读下来的。。。。我敢这么说因为我知道除非你能从头到尾将该书读下来,你是不敢下本文所做的结论的。。。。。。当然,从头到尾读下来只是必须条件而并非充分条件。。。。这是因为康德在这一点上实在是写得太隐晦(这应该是与他所处的教会环境有关。。。。他有反叛之心,却值得庆幸的是并没有反叛的勇气),因此即便你能从头到尾读下来也不等于你能看得出他的那个写作目的。。。。。比如,我相信黑格尔肯定是从头到尾读过不知几遍。。。。。。这不仅因为黑格尔熟悉德文,更因为黑格尔的超常的阅读力。。。。。我甚至相信他懂中文而且读过《老子》原文,尽管没有文献记载这一点。。。。但是,他并没有指出这一点(至少我没看到)。。。。。

慕容青草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viBravo5' 的评论 : 我曾说过:网军的最大特点是不要脸。。。。你再次帮我印证了我的这个判断的正确。。。。
慕容青草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viBravo5' 的评论 : 你这种已经表明说谎一遍了网军垃圾信也罢不信也罢又说明什么了?只能表明你是一个只会捣乱的垃圾而已。。。。你对社会有什么正面贡献呢?

你连这篇文章都读不懂,还有脸来捣乱显眼,可见你们网军这群社会败类的存在对于人类文明意味着什么。。。。。

这个世界确实需要来一次大扫除清理垃圾了!!!!!
viBravo5 回复 悄悄话 priori, posteriori,这个你说的对,漏了个a.

800 多页的《Critique of Pure Reason》我没有从头至尾地读过. 我也不信你会从头至尾地读过.
慕容青草 回复 悄悄话 这么说吧。。。就按照本文的逻辑,我可以说全世界躲在阴暗角落叫唤的网军,不论是哪种语言的,没有一个从头到尾读过《纯粹理性批判》的、、、、
慕容青草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viBravo5' 的评论 : 你好象少说了一个a。我可以肯定你没有读过英文版的。。。不用装。。。。要不要考考你?
viBravo5 回复 悄悄话 中文版《纯粹理性批判》一页都看不下去,
英文版《Critique of Pure Reason》能看下去,并不难懂。
这本书是康德要解决人的知识是通过理性(reason)获得还是通过经验获得。
康德把人的知识分两类:priori,posteriori. 这两词是康德自创的。
慕容青草 回复 悄悄话 特别说明:本文中的下面这段话针对的是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力的哲学传世名著而说:
【《纯粹理性批判》是人类历史上为数极少的几本具有这样特性的书,甚至可能是唯一一本具有这样特性的书:假如你指着一群人,一群哲学爱好者或哲学专业人员(不论是几个还是几万个人)打赌说:“这群人里没有一个真正从头到尾基本一段不少地读过这本书”,你大概率地会赢得这个赌,因为这实在不是一本容易读下来的书。就连那些肯定已经从头到尾一字不差地读过该书的人(比如翻译),你都可以从他们的文字中找出很多误解来。。。。】

至于一般没人知道的书(比如我小说《红帽子》https://www.royalroad.com/fiction/46021/the-red-hat/chapter/739375/one-the-republic-of-new-people)即便你指着全世界的哲学爱好者说:“这群人里没人读过这本书”你都一定会赢。。。。呵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