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闻横生,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个人资料
雕塑佛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老照片:与美国宇航精英同列的中国科学家(图)

(2009-04-23 13:05:01) 下一个

这张拍摄于60年前的照片,是美国国家航空顾问委员会在1947年2月3日的合影。在以美国航空事业奠基人冯·卡门博士(第一排左起第7位)为核心的美国宇航精英中,共有3位中国学者:第一排左起第3位是钱学森,第二排左起第一位是林家翘,第三位左起第2位是郭永怀。

  这张照片是郭永怀1956年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回国时带回来的,存放在他位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办公室内。郭永怀于1968年12月5日在北京逝世。20世纪70年代初,力学所一位研究员在所里的一个垃圾筒中发现这张照片,并将它送还给郭永怀的夫人李佩教授。李佩将照片送给钱学森夫人蒋英,蒋英立即复制了一份,并将原件退还李佩,但李佩目前找不到这张照片的原件。现在的这张照片,是摄影师候艺兵提供的翻拍件。

  仔细分辨,照片背景上有“NACA”字样,这是美国国家航空顾问委员会的简称。NACA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前身,成立于1915年3月3日,1958年被NASA代替。虽然美国人赖特兄弟在1903年发明了第一架飞机,但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美国的飞机技术仍然落后于欧洲。为赶上欧洲的步伐,美国国会于1915年3月15日创建了NACA。NACA存在期间,出版了大量的珍贵文献,这些文献主要包括科学和技术报告、技术备忘录以及技术笔记等。

二战期间,很多报告都被控制使用,战后均得到解密,被称作“NACA战时报告”。



与美国宇航精英同列的中国科学家


钱学森简介:

  钱学森(1911.12.11~今)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浙江杭州人,生于上海,汉族,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今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前身的一部分),1934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学习。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并从事火箭研究。

  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一位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因此钱学森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

  1955年10月冲破种种阻力回国后,在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职。现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钱学森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林家翘简介:

  林家翘(1916~ ),1916年7月7日生于北京,原籍福建省福州市。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随即留校担任助教。1939年林家翘与郭永怀,钱伟长等共21人同期考取庚子赔款留英公费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突发,船运中断,改派加拿大。本来,轮船将途经神户,日本在护照上签证准许登岸游览。公费生一致认为,抗日战争期间,有失国体,故全体愤然离船,返回昆明。直到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深造,1941年获多伦多大学硕士学位,1944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从1947年起,历任麻省理工学院副教授、数学教授、学院教授、荣誉退休教授。自1951年起成为美国国家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62年起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7年清华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和名誉教授,2001年11月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

  林家翘教授是国际公认的力学和应用数学权威。从40年代开始,他在流体力学的流动稳定性和湍流理论方面的工作带动了一代人的研究和探索。他用渐近方法求解了Orr-Sommerfeld 方程,发展了平行流动稳定性理论,确认流动失稳是引发湍流的机理,所得结果为实验所证实。他和冯•卡门一起提出了各向同性湍流的湍谱理论,发展了冯•卡门的相似性理论,成为早期湍流统计理论的主要学派。从60年代起,他进入天体物理的研究领域,创立了星系螺旋结构的密度波理论,成功地解释了盘状星系螺旋结构的主要特征,确认所观察到的旋臂是波而不是物质臂,克服了困扰天文界数十年的“缠卷疑难”,并进而发展了星系旋臂长期维持的动力学理论。在应用数学方面,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数学理论方面,他也有些贡献,其中最突出的是他证明了一类微分方程中的存在定理,用来彻底解决海森伯格论文中所引起的长期争议(参看科学花絮)。他是当代应用数学学派的领路人。

  林家翘教授对中国科技事业十分关心。他本人自1972年以来曾多次回国作学术访问,邀请众多美国知名专家来华讲学,接受多位学者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为国内培养了一批有造诣的学者,推动了应用数学与流体力学的许多新领域在中国的发展,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林家翘教授曾担任美国数学会应用数学委员会主席、工业和应用数学协会主席。他曾获得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Timoshenko奖,美国国家科学院应用数学和数值分析奖,美国物理学会流体力学奖。


郭永怀简介:

  郭永怀(1909.04--1968.12) ,男,山东省荣成市人,中共党员,著名力学家 应用数学家 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1年考入南开大学物理系,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留学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研究员,1946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在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中领导和组织爆轰力学、高压物态方程、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和武器环境实验科学等研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历史年表
  1909年4月4日生于今山东省荣成市。
  1931~1933年南开大学物理系学习。
  1933~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助教。
  1938~1939年西南联合大学半工半读。
  1940~1941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1941~1945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跨声速流,1945年获博士学位。
  1946~1955年创办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院,历任副教授、教授。
  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化学部学部委员。
  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力学学报》主任编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
  1960年兼任二机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
  1964年任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
  1967年任国防科委空气动力学研究院筹备组副组长。
  1968年12月5日逝世于北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