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李克强主抓“大部制”改革 集团利益重新分配 (图)

(2007-11-22 11:15:40) 下一个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一项重大行政体制改革,中央政府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有望在明年“两会”拉开序幕。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央高层对于“大部制”机构改革的共识已趋高度一致。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在十七大晋身政治局常委、并有望在明年3月成为温家宝总理重要助手的李克强,已经实际主抓“大部制”改革。而国务院早前就成立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联系会议,一些体制内专家还承担了由国务院委托的关于“大部制”改革的研究课题。综合各方面权威人士的观点,之所以将“大部制”改革称为“拉开序幕”,其原因在于,“大部制”改革的触觉直入体制内的深层次问题,涉及诸多部门利益,乃至公务员队伍的稳定等问题,所以推行“大部制”不能一蹴而就,应坚持渐进式的改革思路,把握改革时机,成熟一项推出一项。故明年3月启动之后,“大部制”改革还将不断深化。可简化处理公务手续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表述的“大部门体制”,就是学界已热议数年的“大部制”。行政体制研究者为“大部制”所下定义是,它意味著把性质类同的部门进行合并,把密切相关的职能集中在一个大的部门统一行使,这样可以减少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和权限冲突,简化处理公务的手续和环节,有利于建立统一、精简、高效的服务政府和责任政府。以交通运输方面的部门为例,目前设有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迟福林等专家建议,建立交通运输部的时机相对成熟,就可以先行推出。专家指出,2003年机构改革将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职能和机构进行整合,组建商务部,可以视作对“大部制”改革的一个有益尝试。拟考虑拓宽部委职能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的高小平和沈荣华在去年初就撰文称,政府机构改革要探索新模式,逐步向“宽职能、少机构”的方向发展。国务院所属机构可考虑进一步整合,拓宽部委的职能,逐步向“大部制”过渡,例如向大交通、大文化、大农业、大环保过渡。专家指出,中国政府机构设置过多过细,管理对象与管理事务重叠,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协调困难的情况十分普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现象十分突出,成为中国政府职能与机构改革配套改革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政出多门不利于管理目前,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共有组成部门28个(见附表),特设机构1个、直属机构18个、办事机构4个、部委管理的国家局10个、直属事业单位14个,另外还有100多个议事协调机构、数量多、类型多,分工过细。不少部门职能相近或相似,既造成部门之间的职责交叉、推诿扯皮,又导致职能分散、政出多门,削弱了政府的决策职能,也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综观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政府机构设置的惯例均是实行“大部制”,美国总统内阁为13个部门,日本内阁设1府12省厅,德国为15个部门,英国为18个部门。而高小平和沈荣华的文章就指出,参考现代政府管理的一般规律和经验,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有很大的空间。就组织结构而言,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由10至15个政府部门组成较为适当,政府组成部门有合理的决策与执行组织结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